【原创】泰州行(三)

字体调整: | |

 天太热了,又碰上一点家事,加上老小孩网页又“歇夏”了,《泰州行》就搁着了。

 可严师傅23日却从泰州回沪了。掐指算算,严师傅这趟回泰州赶孙女的百日宴也有十二三天了。严师傅是搭乘顺风车,从常州绕道回沪的,据说比我乘坐沿海高铁的路途短,车程快。其实也要花费五六个小时呢。我前两天刷短视频,说常泰长江大桥公路铁路8月份即将通车(见下图),那时从上海到泰州就只要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比乘坐沿海高铁要快近两个小时呢。

       

 严师傅早上10点上的车,到上海住处已经下午3点。他又修了自己的电动车,换了两只轮胎,到我们约好的广州路65号买活鸡的摊点已经4点半了。这次回沪,严师傅为我带了两大盒新鸡生的鸡蛋,还拎了一只十多斤的鲜活大鹅。我知道原来跟着严师傅在我家装修贴瓷砖的他的二姐夫,在村里包了二百亩地,又弄了一个养鸡(鹅)的场地。但是,鹅是严师傅向他的堂兄定的。因为我到泰州严师傅家的那天,严师傅似乎向他堂兄预定鹅。因为听不很明白快速泰州话在说什么,但从他们讲话的神态中我听得出严师傅要我回去时带上鹅。当然,这个鹅字我是听得明明白白的。当时我就说,我不带鹅的,你不要帮我弄!

 后来我明白,严师傅搭乘顺风车回沪,只有顺风车才能带活禽。严师傅再三关照,杀鹅的地方不能用甩毛的滚筒杀鹅脱毛,滚筒摔打过,这家禽的肉质就松了,不紧实,不好吃了。还有,严师傅再三关照,要用器皿把鹅血盛起来,这鹅血可是好东西。我不知道泰州人怎么看鹅血的。但我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就知道,有偏方说,青菜炖鹅血是可以治疗肠胃癌症的。总之,鹅是一件好食材。在泰州的三天,中晚餐桌面上顿顿都有红烧老鹅这道菜肴。严师傅如此隆重送一份大礼过来,可见他对我这次去泰州是很高兴的。同样,也显示了我们的友谊是很深厚的。

 话儿一绕就又长了。还是倒叙回到前面吧。也就是8月15日,12点20分我准时到达泰州火车站。列车进站前5分钟,就接到严师傅发来的微信,是一张严师傅儿子的视频。告诉我,他和他儿子在出口处接站。

     

 看到严师傅儿子的照片,我都傻了。18年我儿子结婚的时候他与他父母一起来喝喜酒,一件新衬衣包裹着身体,有点胖。那时他刚参加工作,在南京上班。从09年他暑假跟随父母来装修我为二姐买的房,每天冒酷暑,在灰天灰地的屋子里做功课,没有空调风扇,没有电视手机,没有好吃好睡。几次我提出带他去我家住,严师傅都不肯。这孩子(下称小严)也是从小跟着父母苦惯了,所以后来小严告诉我,他非常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所以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长大了好好地孝敬父母。

 泰州火车站不大,出站就看到严师傅父子俩站在站台出口,赶紧招呼。小严先引导我去上个洗手间,可见其心细之处。然后又引导我们七拐八拐地到了停车场。原来他几乎每周都要南京泰州的一个来回,对泰州火车站各条通道都非常的熟悉。

 小严座驾是一辆黑色的马自达。上车他告诉我们,先去泰州市里吃个午饭。我赶紧说吃碗面就可以了,饱腹即可,不用铺张。

 十来分钟,车子停在一排小吃店的门口。小严带我们走进一家面馆,面馆很干净,原木色的装潢,木格窗棂透出古色古香的味道。但是这装修的木匠活儿一看就比严师傅差得多了去了。小严说这是他经常来用餐的一家面馆。小严问我要长鱼(鳝丝)面?他说,这家的鱼汤面最好吃。我怕腥,也不愿一顿午餐多花钱,说我就要一碗咸菜面就可。可小严似乎不愿意。僵持不下,我就点了一碗大肠面,小严自己点了鱼汤面,为他父亲点了长鱼面。待上桌,还有泰州有名的烫干丝,蟹粉包子,还有两款菜,我已经记不起来了,似乎是泰州酱菜,腌生姜、花生果什么的。面条汤碗很大,面汤也宽,大肠香酥,没有异味,洗得很干净。特别是那盆烫干丝(这里的煮干丝与烫干丝是不同的烹饪手艺),干丝细如火柴棍,白皙软糯,酱汁鲜甜,入口滑爽,没有荤腥相伴,少了煮干丝里面的虾仁,素食素味,别具一格。这也是我在泰州三天里吃过的、印象最深刻、最好吃的干丝了(我是一直不喜欢吃豆制品的,家里也很少买)。

 吃完面条已经2点多了。小严告诉我,在市里下午就去梅兰芳故居看看。其实那儿不是梅兰芳的故居,而是泰州市梅兰芳纪念馆。因为梅兰芳祖籍泰州,泰州籍的文人雅士也出了不少,如施耐庵、郑板桥、范仲淹(在泰州任职),还有HU JINTAO。

 驱车不过十分钟,就来到凤城河畔的梅兰芳纪念馆。

 梅兰芳纪念馆位于江苏泰州迎春东路90号,俗称梅苑,是一个建筑在泰州环城河风景区凤凰墩上,三面环水,绿树成荫,风景雅致的梅兰芳先生故乡的纪念馆建筑群,占地26000平方米,分梅亭区、史料陈列区、兰圃区等三个景区。下图上:梅兰芳纪念馆正门。下二、三图为站在梅兰芳纪念馆水榭上看泰州护城河----凤城河南北远望。

        

 

        

 

       

 梅亭由著名古典园林专家陈从周指导设计,梁枋上雕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五出梅派名剧图案,栩栩如生。梅兰芳大型全身汉白玉塑像,为全国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晚年之作。史料陈列馆由明、清建筑移建而成,既有园林风貌,又保留了泰州梅兰芳纪念馆的整体古建筑群落的风格特色。

        

 纪念馆陈列了梅兰芳生前的大量活动照片和实物,集中介绍了梅兰芳先生的生平史迹,设有“梅兰芳生活实物展”、“桃李厅”和多功能音像厅等七个展厅。同时,本馆还收藏了梅兰芳先生子女捐赠的大量珍贵文物资料,以及国内外知名人士赠送的字画、礼品和纪念品。下图为梅兰芳先生七位祖父辈的京剧大师,以及他们搭档的戏服照片。这时我第一次看到的。其中一位是梅兰芳先生的祖父。具体哪一位我没有记住。读者不妨猜猜。

       

 

       

 下图为梅兰芳先生的拜师照片。以及少年时的梅兰芳。

       

 

             

 下图为梅兰芳先生一生最华丽的八大京剧代表人物戏剧照片,以及下下图梅兰芳先生塑造的舞台女性形象。

       

 

        

 下图为梅兰芳先生的合家照。以及梅兰芳先生拒绝为日本人演习的蓄须明志照片。其实,我一直留意向寻一幅梅兰芳先生与冬皇的合影,可惜,没有看到。

       

 梅兰芳纪念馆馆名由李先念同志亲笔题写(见下图)。赵朴初先生还作了“梅园”的题字。纪念馆先后被列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学校教育德育基地,江苏省创建文明旅游景区示范点和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明单位等。

       

 

       

 1992年1月,江泽民总书记亲临视察,并用笔写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京剧艺术”的题词(见下图左)。馆内还刻藏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为新立的巨幅词碑所作的《踏莎行》词一首:“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名城名宦交相重......郎润明珠,翩仙彩凤,梅郎合受千秋供”,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纪念馆还建有梅兰芳纪念亭(见下图),由著名古典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指导设计,五角攒尖,反翘举折同生,整个亭似斗雪绽开的梅花。托坊上雕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洛神》等五处名剧,栩栩如生,亭上匾阁由赵朴初先生题写,此为泰州梅苑的第一绝。

        

 纪念馆有梅兰芳大师的大型汉白玉全身塑像坐落其间,乃出自全国著名雕塑艺术大师刘开渠之手,美不胜收,可谓二绝。

     

 赵朴初先生为纪念馆题写了“梅园”两字。馆内广栽兰类花草,假山水池点缀其间,长廊曲折迂回,兰亭花厅可供游客品茗,票友戏迷常聚唱于此,琴声悠悠,京味无穷。亦可谓移步易景,加上馆内不时飘来《贵妃醉酒》的梅先生的莺莺唱段,袅袅婷婷,千娇百媚,屡屡不绝,这一派江南细腻的湖光石色,哪有半点苏北的豪放粗犷。不由得让人心生喜欢,不顾高阳,流连忘返。

 下图为馆内景致。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0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0人点赞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香雪儿2025-08-31 13:29:30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感受到了严师傅一家的盛情,跟着老师的图文欣赏了泰州梅园的风景和历史文化,谢谢分享!

    举报

    黄新 谢谢友友看博!泰州市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人稀安静,慢慢悠闲游逛,品味美食,一个度假的地方。不必要倒人挤人的地方去,才好! 举报

  • 常来学习2025-08-30 10:49:15

    8月26日和27日二天上网,都无法进入《老小孩》网页,又问了两位网友没有消息,不知所措,幸亏28日网站恢复。

    举报

    黄新 老年人自己的网站,常常关注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真的不希望有人给网站添麻烦。 举报

  • 碧水小舟2025-08-30 04:54:37

    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举报

  • 霜木2025-08-29 22:23:25

    深情一线牵,黄严亲又亲,不是亲人胜亲人,真情赛黄金!赞黄新!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 未定义0条内容
  • 你没有登录

收藏夹名称

×
×
评论
点赞
分享
导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