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一路向北之五:我们找到北了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8月05号 07点 阅读 4666 评论0 点赞4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们从根河前往漠河,走的是内蒙的204省道接黑龙江的219省道。根河属于内蒙古,而漠河属于黑龙江,两地之间是近400公里茂密的大兴安岭森林。公路的两侧,都是绵延不绝的森林,天空只在公路上空这一线,不得不说,从根河到漠河这段路,真是该修修了,太颠了。视觉疲劳和身体疲劳让人昏昏欲睡。


 

下午3点,我们抵达了漠河市区。
漠河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市,境内有国家一类口岸—漠河口岸和洛古河临时过货通道,中俄原油管道首站在兴安镇,旅游资源富集独特,是全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体验“极昼、极夜”的地方。

 

 

 

漠河市区有两个著名的网红打卡点:一个是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一个是漠河舞厅。
1987年5月6日,漠河、塔河两县突发特大森林大火,于5月7日迅猛成灾,在五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大火相继吞噬了九个林场。致使5万余人无家可归,死伤近5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五个多亿。“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封存着这座城市至今为止最惨痛的黑色记忆。
那场大火,也带走了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爱跳舞的妻子,因为太过怀念妻子,小伙子时常一个人到他们常去的漠河舞厅,他从不邀请其它舞伴,而是一个人在舞池中默默地独舞,仿佛他的面前还站着他美丽的妻子。这一跳就跳了数十年,小伙子跳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这位老人名叫张德全,老人与妻子凄美的爱情故事,成了漠河的一道既凄美又温暖的风景线。这一幕太过令人动容,也感动了曾在此采风的网络歌手柳爽,柳爽据此创作了一首《漠河舞厅》,让这个触动心灵的故事和漠河这个名字一起传遍了大江南北。因此“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和“漠河舞厅”就成为来此经过人们必去的地方。

可是,让人惊异的是漠河的接地导游直接忽略了这两个地方,连个打卡的时间都不给,急匆匆的把我们带到了漠河市区的北极星广场,让我们与之擦肩而过。
 


 

 

站在北极星广场的制高点俯瞰,漠河的城市风貌尽收眼底。

北极星广场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宏伟壮观的雕塑。雕塑名为“腾飞”的雕塑犹如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这个雕塑位于153个台阶之上,左面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右面是一只引吭高歌的金鸡,意为漠河是“金鸡之冠、天鹅之首”,最顶端的星为北极星,意为漠河是祖国北陲的一颗璀璨明星。
很快我们就离开市区,前往漠河镇的北极村。一路上看着茂密的森林,呼吸着湿润清新的空气,看到被毁的森林已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修复,感受到漠河已走出了那场阴霾,再次生机盎然。

 

 

 

我们终于来到了中国地图上鸡冠的位置---北极村。
北极村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北麓的七星山脚下,黑龙江上游南岸,与俄罗斯依格那思依诺村隔江相望。它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每年都有很多从各地到这里的游客,来体会那份最北的感觉。

 

 

踏入北极村,那古朴而神秘的氛围立刻将我包围。眼前的入口是一排整齐的木刻楞房屋,散发着浓郁的北国风情。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这里的故事。
尽管现代化设施已经进驻,但北极村依旧保持着它的纯朴和自然,
民风纯朴,静溢清新,乡土气息浓郁,植被和生态环境保存完好,仿佛是大自然亲自守护的一片净土。

 

 

 

路过七星广场,我们的车停在最北邮局旁边后,开始在北极大街上打卡。


 

这里是中国最北端的邮政服务机构,邮局建筑风格独特,充满浓郁的俄罗斯风情,这是进村下车的第一站。本应该是北极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此时正在修建,邮局被木板围住,周围乱糟糟的,无法拍照打卡,更别说寄卡片回家了,失望。     
 

 

紧邻邮局左侧,是中国最北客运站。这里虽无繁忙的乘车人群,亦无发车的客车,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留念。


 

 

 

漠河供销社是中国最北的供销社,原名北极村供销社,始建于 1956 年,原为木刻楞建筑,是北极乡唯一的国企单位,1977 年因地势低洼、年久失修坍塌,于原房址复建了一栋砖房。  
走进漠河供销社,仿佛穿越回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墙上的宣传画、木框上的裂纹、柜台里的商品,都让人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气息。那个从货架后走过来的售货员,让我想起小时候买东西的情形,仿佛他不是在卖东西,只是为了摆在这里供人怀旧。 


 

这家农商银行是最北金融机构。不少人在门前“我在神州北极很想你的”牌子下留影。 

 

 

再往北,便是“中国最北一家”。这户人家以独特的“木揢楞”式小木屋示人,屋前是整齐的菜园与芬芳的花圃,书法家杨墨纯挥毫题写的“中国最北一家”六个红色大字,苍劲有力,引人驻足。
 

 

 

 

还有最北医院、最北学校、工商所、最北.......

 

 

 

 

 

吃过晚饭后,我们一行42人被分别安排在3家民宿里住下。
映入眼帘的这片低矮错落的村落,没有了迟子建笔下的宁静,人为打造的痕迹随处可见。村里的民居改建成民宿,因缺乏整体规划而显得稍显杂乱,部分区域还在施工建设中,推开窗便能够看见散落的建筑垃圾在无声诉说着蜕变的阵痛,让人不禁忆起儿时乡村的旧时光。

 

 

 


 

一应齐全手续的家庭旅馆,不提供任何一次性洗漱用品,但很干净整洁,有标间,有大炕,东北大花布的被子暖暖的,闻得到棉花的清香。当湖北暑气正浓的时候,这边却凉风习习,晚上还盖棉被,屋里没有空调,真是避暑度假的天堂。
 

 

 

安顿住下来后,我们便坐着景区的电瓶车潇洒地行驶在北极村的路上。
街面比较宽阔,路灯与霓虹灯交相辉映,流光溢彩。各式木板房与小高层分布在街道两旁。来自各地的游客们络绎不绝,有的骑着电动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享受着北极的夜色风光;有的则乘坐四轮电动车,带着家人悠然自得地游览。


 

 

电瓶车把我们送到了七星广场。这里是北极村的中心,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广场北面的一座巨型型指南针北雕塑,红色指针指向最顶的北方,中间镶嵌着超长温度计,据介绍有12.22米,象征北极村东经122°20’位置,“中国漠河”四字赫赫生辉。抬头仰望天空,繁星点点,与地上的灯火辉煌交相辉映。

 

 

 

广场上震耳欲聋的音乐早已点燃了现场,据说演唱的有不少专业歌手,他们的歌声极具穿透力,音浪几乎要掀翻整个广场。
两堆熊熊燃烧的篝火照亮了夜空,游人们自发地跳着欢快的舞蹈,尽情释放心情。有些游客还买来烟花燃放,火星四溅,烟雾缭绕,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神秘的仙境。
我们本来以为能看到传说中的极光,但是导游说,看极光是可遇不可求的,北极村的人们也很少能够看见。虽然未能和极光相遇,但能来到中国最北的地方,感受不一样的风景和文化,也很令人难忘。   


 

第二天早晨6:30,我们从北极沙洲开始,走木栈道游览。在这里,我看到了此生见到的最多的“北”。

走过色彩斑斓的二吊桥,玄武广场正中,龟蛇形雕塑栩栩如生,玄武作为五行中的北方灵兽,以龟蛇之姿镇守此地,仿佛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再往前走,便是金鸡广场。广场中央的雕塑气势恢宏,四棱柱斜撑着青铜玺,玺文阳刻“金鸡之冠”,据说在这里能看到神奇的北极光。
“金鸡之冠”以玺为创作元素,下面是一个三角架支撑,上面雕刻的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屹立在祖国的最北方,代表着中华大地,显得格外巍峨壮观。


 

第138中俄界碑静静地矗立,它是中国与俄罗斯国界的重要标志,也是历史的见证者。界碑上,鲜红的“中国”二字格外醒目,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着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爱情广场上的雕塑。是否极地特有的昼长夜短能让浪漫无限延续?

      

 

草甸边,一位红衣大叔牵着一头驯鹿。那鹿如同雕塑般沉静:驴子似的脑袋,顶着粗壮、繁复的犄角。它温顺地在吃草,成了这片草甸最独特的风景。


 

北字广场的雕塑别具一格,呈三面合体造型,远看既像遒劲的鹿角,又似奔放的激流。它的设计灵感源自古书法家邓石如的小篆体“北”字。造型象征着北方凝重厚沉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与民俗文化,暗示着全力托起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一块块石头散落其间,每一块石头上都镌刻着不同字体的“北”字,真正是“满地皆北”啊。这些字迹中不乏书法名家的墨宝。乾隆皇帝的“北”字和欧阳询的“北”字也在此处,更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厚重与历史。
 

 

 

雨滴还在飘落,栈木很滑,我们打着伞,穿行于松林间,感受着北极的雨水和清新的空气。树木无言,见证着历史沧桑,年轮渐增,累积着岁月年华。
 

 

一声惊呼传来:“我找到北了!”我们急忙走过去,抚摸着一块巨石上的五个大字,心中百感交集。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一句很诗意的话,能够表达此刻的心情和站在这里的特殊意义:“如果你站在北纬53度半的边境线上,面南背北,呈现在你面前的,便是整个中国”。

 

 

黑龙江边,矗立着一块巨大石碑,天然花岗岩修饰,有一种豪气粗狂之美。“神州北极”四个红色大字,浑厚有力,大气恢宏,据说是雍正第九代孙爱新觉罗启骧所题,这是人们抵达祖国最北端点的重要见证与标志,与海南的“天涯海角”遥相呼应,一南一北相距5000多公里,也是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的重要见证。

 


 

 

“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口号,彰显着这片土地的忠诚与信仰,我们也举起了右手,那一刻,热血沸腾。
 

 

黑龙江从北极村边流过。江对面就是俄罗斯, 这种边境风情真的很特别。
登上北极观光塔,
极目远眺,黑龙江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静静地流淌在两国之间。江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对岸的俄罗斯村庄错落有致,绿树苍翠,显得格外宁静而祥和。江面上,偶尔有船只缓缓驶过,泛起层层涟漪。

 

 

我们乘游轮沿黑龙江主航道分界线,欣赏两岸的自然风光和中俄边境独特的风情。滚滚的黑龙江水从眼前流过,水流湍急,打着旋涡,欢快向前。

五星红旗鲜艳夺目,人们纷纷在国旗下留影,感受那份骄傲和自豪。

 

 

 

 

左岸就是俄罗斯,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山上苍翠的树木,高耸的哨所和安静的村庄。牛羊在吃草,人们在忙碌,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画卷。虽然是一江之隔,但两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却有着各自的独特魅力。望着对岸的村庄,心中充满了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也更加珍惜两国之间的和平共处,更深深的为自己生活在国运昌盛的和平祖国而感到幸福。
 

 

我们经过了最北哨所,致敬最美子弟兵,感受“北方第一哨”的威严与神圣。

 

 

在北极村的一角,有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大兴安岭知青陈列馆。这里曾经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地方,他们在这里挥洒着青春的汗水,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经过重新修缮,这里成为了一个展示知青文化的场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走进知青陈列馆,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院子里,摆放着一些老式的农具和生活用品,如锄头、镰刀、水桶、缝纫机等,它们都是当年知青们生活的见证。走进屋内,墙上挂满了知青们当年的照片和老物件,有毛主席像章、家书、奖状等,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珍贵的回忆。

看着那些似曾相识的面容,熟悉的物件,触摸那些泛黄的照片、锈蚀的农具,用具,我的眼睛潮湿了,其实,历史从未远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北极村还有个老人自己开的熊园,熊园很简陋,里面有11头比城市动物园里更活泼可爱的黑熊。见到这些憨态可掬的“北极”熊,一下子回到了童年。
有的熊在慢悠悠地踱步,不时用爪子拨弄地上的小树枝;有的则慵懒地趴在圆木上,眯缝着眼,一幅处事不惊的样子;不远处,三个伙伴相互依偎,分享着属于彼此的秘密私语,还有几只小熊在水中嬉闹,定格成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


 

 

瞧,那只壮硕的黑熊,此刻正端坐在地,两只前爪优雅交叠,仿佛陷入了深沉思考。它微微昂首,懵懂又好奇的眼神仿佛在问:“来者何人,竟入我领地?”


 

 

那只熊正在对我们展示着那对厚厚的熊掌,它还会原地转圈呢,真的太可爱了。看着它们在这片寒冷而神奇的家园里悠然自得,更深刻感受到自然的博大包容与神奇魅力。
 

 

旅行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间我们的北极村之旅就结束了。在离开的那一刻,心中还是充满了不舍。深深地吸了一口北极的清新空气,我知道,北极村的景色与人文已深深印刻在我们心中。

望祖国山河繁荣富饶,愿这片土地永远美丽、安宁!

 

 

 

                                   谢谢海上夕阳老师的信纸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海上夕阳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41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41人点赞

本文作者

阿敏

最美夕阳红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博主关闭了此篇讲述留言功能。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