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6月29号 04点 阅读 9128 评论6 点赞4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寻访儿时语文课本上的赵州桥
——石家庄自由行随笔之十
我对赵州桥的初始记忆,源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文。
课文上说,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次我到石家庄自由行,寻访位于赵县的赵州桥是我主要的行程之一。看看儿时语文课本上的赵州桥到底是什么样的。
清晨,我从住宿的酒店步行到不远处的石家庄火车站。在那里的公交枢纽站,乘坐去赵州桥的1101路公交车。头班车六点半发车,票价六元。一路上,都有乘客上下。从市区到郊区,车窗外的景色不断地在变幻着,我感到乘坐公交车也是在旅游。上午八点,公交车到达了没有站牌的终点站。
下车后,碰巧遇到一位同行者。他说他只是来看看赵州桥,马上要乘车回石家庄,再去游览正定古城。我是打算下午去参观赵县的柏林禅寺和赵州博物馆。
我俩结伴走向赵州桥。不远处有一座牌楼上面写着“赵州桥古镇”,我们从牌楼下走过,沿途的右侧是一组又一组相关历史的雕塑群。
前面就是赵州桥景区的大门了。这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面积近九万平方米,隋唐风格建筑错落有致,风景秀丽。
“中国赵州桥”的门匾透着厚重历史感。门前石狮威严,仿佛守护着千年古桥的秘密。
因为我们来得早,没有其他游客,还没到开门的时间,工作人员看我俩是老年人,就让先进去了。
踏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李春雕像。这位隋代工匠大师,以卓越智慧造就了赵州桥的传奇。晨光洒在金色雕像上,仿佛在诉说当年建桥的艰辛与辉煌。
前面就是赵州桥,终于横跨在我的眼前。它采用单孔圆弧敞肩石拱桥结构,像一道凌空飞架的长虹。桥身由二十八道独立拱券纵向并列砌筑而成,每道拱券都能独立承重,即便一道损坏,也不影响整体,这在古代建桥技艺中堪称创举。确实,在桥的两侧设四个小拱,既减轻桥身自重、增加泄洪能力,又让桥型更显灵动美观,这种“敞肩拱”设计,比西方同类桥梁早了千年有余。
我站在桥上,俯瞰桥下河水悠悠流淌,河畔绿树成行,古今交融的画面,让人沉醉。桥栏上的雕刻栩栩如生,蛟龙、兽面等图案,不仅展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更赋予桥梁灵动的生命力。
不久来了很多游客。他们有的静静伫立,凝视着古桥;有的相互交流,感叹历史的神奇;还有的像我一样,用手机定格这难忘瞬间。
不远处,静静安放着乾隆御碑。碑上字迹虽历经风雨,仍可辨当年帝王题咏,为赵州桥增添了一抹皇家文化色彩,也见证着古桥历来受到的重视与敬仰。
在桥的另一侧,“赵州桥一千四百年华诞记” 的石碑矗立着。碑文讲述了赵州桥的历史变迁。从隋代建成至今,历经洪水、地震仍然屹立不倒。它见证了朝代更迭、世事沧桑,却始终坚守,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
这座桥不仅是建筑的奇迹,更是历史的载体。它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民族的传承。每一块石头都蕴含着故事,每一道雕刻都诉说着过往。
这次寻访游览赵州桥,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它让我触摸到了千年前的大石拱桥,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伟大创造力。
赵州桥不仅是一座桥梁建筑,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激励着我们传承智慧、守护文化,让古老的文明在新时代继续闪耀光芒。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