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3月17号 06点 阅读 10311 评论0 点赞7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50 |
——侦破纪实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上海市郊某化肥厂职工家属宿舍突发离奇命案。市公安局XX县局刑警队长杨斌接到报告后,火速与助手张军、法医老董等人赶赴现场。
保卫科乔同志在现场向杨斌介绍情况:死者黄圆圆是临时工,新婚不久。丈夫陈啸在厂校任教,案发当日早上去市图书馆借书。小叔子陈敬是厂里的锅炉工,最先发现嫂子死在屋内,引得左邻右舍纷纷围观。然而邻居们对陈敬评价不佳,传言他昨夜赌钱输光,早上还撬哥哥家门,行为十分可疑。
警方迅速展开现场勘查。法医老董仔细检查尸体,判断死者胸部被连刺两刀,死亡时间约在两小时前。勘查中发现:床边的床头柜上放着一瓶安眠药,还有半截旧锯条和一块玻璃杯碎片。张军则专注于采集指纹和痕迹,现场脚印繁杂,除了死者和家属的拖鞋印,还有25厘米硬底皮鞋印和28厘米沾煤屑大号平底鞋印,十分可疑。房门有撬痕,厨房窗户开着,纱窗被撕裂,屋内柜子、抽屉被翻得一片狼藉。杨斌在床边地毯旁捡到一块方泥块,张军发现地毯上有28厘米、鞋底带凹凸纹路的塑料鞋印,泥块应该是从这鞋底脱落的。
勘查初步结束后,老董回县局安排进一步验尸,杨斌让警员封锁现场,禁止人员出入。之后,他与张军带着陈敬前往市图书馆寻找陈啸。路上,陈敬哭诉声辩自己没杀人,称撬门时嫂子已死。行车途中陈敬喊胃疼,杨斌见他脸色惨白、大汗淋漓,不像是装病,便停车买饮料给他送药。办案人员的举动让陈敬深受触动,表示一定如实相告。
在市图书馆附近街心花园找到陈啸后,杨斌告知他家出事,妻子死亡。陈啸是个“书呆子”,且是再婚,没有表现异常情绪。他起初以为是心脏病发作,得知是非正常死亡后,答应协助调查。看到弟弟在警车上,陈啸很惊讶,杨斌解释陈敬因出现在现场且无正当理由,有重大嫌疑,有必要进行审查,但陈啸并不认同。
回到警局,杨斌安排陈啸住招待所,张军将陈敬留下的饮料空盒送去指纹查验。陈敬接受讯问时承认,自己昨夜赌输钱,今早9点3刻左右想去哥哥家借钱,见没人就撬了门,进屋发现嫂子已死,惊慌失措之下大喊起来。他还提到最近一阶段忽然发现哥哥心情很差,也不知什么原因,曾流露出大不了再离婚;还透露哥哥第一段婚姻因妻子跟港客跑了而破裂,差点自杀,现在的妻子是自己介绍的,家境不错,夫妻般配。
杨斌注意到陈敬穿的翻皮大头工作鞋很大,还沾着煤屑,推测现场门口的黑脚印是他的。
中午,指纹报告显示,门上和锯条上是陈敬的手印,柜子上除了死者和陈啸的指纹,还有一个陌生人的。厂保卫科乔同志提供线索,邻居管大妈早上看到一个贼眉鼠眼的瘦子在路口晃悠,自家蓝白格子床单随后失踪;司机小孙也说清晨搭载过一个带格子床单包袱的瘦子,对方给了20元搭车费。
杨斌和张军立刻找到小孙,得知瘦子烟瘾极大,手指发黄,爱吹嘘自己做大买卖很赚钱,还抱怨住房不好,门前有垃圾箱,在旱桥下了车。他们赶到旱桥,让小孙通过公用电话间老妈妈打听。小孙询问后,根据体貌特征,老妈妈对一个“阿六”的家伙认为可疑很大,决定将计就计,杨斌让老妈妈以打公用电话为由把阿六引出来,成功将其抓获,判断正确,并在阿六家搜出用格子床单包着的红皮箱,里面全是陈啸的书。
阿六交代,早上8点半左右,他见陈家厨房窗户开着就跳了进去,拿走门边的红皮箱,怕引人注意就用床单包起来,因箱子重以为有贵重物品,便搭便车离开。张军确认,厨房里磨损后跟的皮鞋印是阿六的,房间里没有他的脚印,柜子上指纹也不是他的。
杨斌分析,陈家8点半左右遭窃时房间还整齐,陈敬9点3刻撬门进去时已凌乱且发现死者,根据判断:8点半到9点3刻之间有第三人作案,错踪复杂,案中有案,此人可能就是柜子上留下指纹、穿28厘米塑料鞋、鞋底有凹凸格子的人。
杨斌和张军与董法医交流,董法医根据伤口处汗衫上的细葱和油渍,判断凶器是菜刀,且凶手是临时起意,行凶后带走了菜刀。杨斌不认同刀砍致死的观点,因为现场没有大量血迹,董法医从血液颜色和凝固度支持杨斌,推测可能是死后被砍。对于死者是否服毒自杀,老董通过药瓶分析,100片装安眠药剩84片,若服16片致死不太符合常理,且药瓶标签陈旧,死者若自杀一般会全部服下。张军提议解剖消化器官来判定。
当晚,杨斌和张军找陈啸谈话,得知案发前陈家抽屉有近2000元现金和首饰,黄圆圆母亲住在西郊林家湾51号,设法进一步了解其女儿有关情况。张军询问死者是否有仇人,陈啸得知是刀捅后大哭,起初不愿说,在杨斌劝说下,他终于吐露:昨天下午下课很晚,走近家门时,听见屋里有男人恶狠狠地骂人,妻子在哭着求饶……
(未完待续)
|
50 |
信纸作者:晓风残月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