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情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炊烟散尽的山村--我的故乡 卅一、宁波的水磨年糕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3月18号 14点 阅读 10495 评论9 点赞4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炊烟散尽的山村--我的故乡

卅一、宁波的水磨年糕

 

 

吃过阿嬷的蒸芦稷后,阿拉有时会在厨房的火(灰)坑内煨年糕、煨山芋,煨山芋味道与烘山芋一样的,不谈。煨年糕的口感与炒年糕、汤年糕完全不同。

煨出的年糕,表面焦黄、内里软糯,打记耳光也不肯放的那种感觉。不过小辰光也没有煨过几次,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啊。迁居上海后,想着那个煨年糕,姆妈允许阿拉兄妹在煤球炉上烘。把铁夹子放在炉口,年糕放置在夹子上,年糕慢慢烘软了,不过年糕表面容易烧成黑色的炭。这是烘,不是煨,口感自然不能与故乡的煨年糕相比,但总算能解解馋。

煨是将年糕埋在火热忒忒滚的炉灰内,烘是放在炉子火口烤,完全不一样烹饪方式。

六十多年没有品尝过故乡的煨年糕喽。我的煨年糕!

那时候,家住浦东,记得杨家渡与其昌栈各有一家年糕加工工场的,是前店后工场的那种。姆妈想吃了,阿拉会去买点的,上海生产的年糕糯性不足,有点硬,是米的比例不对。1963年阿拉到邮电学校读书后,我在南翔买回来的年糕,姆妈讲很糯,就是样子太差,不像年糕倒像鞋底。去南翔镇白相时,发现有得这种年糕供应,阿拉总是买点带回家。

最近发现宁波慈城年糕,口感还不错,我会网购一点尝尝。但与记忆中的宁波水磨年糕差别还有不少。

约是1953的春节前,上屋道地阿庆、阿䊨、阿袍三兄弟全部在家,他们三家人家商量着做年糕,阿嬷知晓后委托他们带着做一点。经同意,阿嬷将淘好的米送到阿袍公公家中。

翻阅了不少做(打)年糕的资料,文章都说,米先要磨成粉,然后蒸煮,米粉熟后再做。与我记忆中的完全不符。

那天,阿袍公公将米倒进蒸桶内放在大灶上蒸煮,米蒸熟后倒在石臼内捣成粉状。我虽小,捣米的力气也有点,干得很欢,其实对小孩而已这也是一种玩耍。

捣熟的米粉不能先做年糕的,根据乡下的习俗先要做成年糕团,挨家挨户送上一团,以求平安,和谐。年糕团有大人拳头大小,放在箩筐内,我和小伙伴高叫着“年糕团来喽”送进乡亲们的家。这也是乡下孩子们的玩耍。

上海的年糕团也有,扁塌塌、小悠悠的,这哪是“团”。只比饼的一面凸出一点,我从来没有出过手。

年糕是放在道地上做的,长条桌子,放着各种花式的木质印版,熟米粉掿一掿,搓成长条,再扚成一团一团。印版称一副,上下两块,花样大多是山水、草木、花鸟、仕女。米粉团放进印版内,用力一揿,年糕即成。年糕两头是圆形的,这就是宁波水磨年糕的真容。现在的年糕两头侪是方形的,没有花纹,大不同。原因当然现在是机做的,产量提高,特色消失。

白色的年糕,暗红色的芦稷糕、黄色的小黍糕,三种颜色。把它们一起浸在水缸内保存。过年时端上来应该蛮好看的,馋得流口水。

20237月份在秀山,聊起宁波年糕的印版。大侄女话她家还保存着两副木质印版,侬要就送你一副。传家宝之类的东西,怎么好意思开口要呢!

网上查到的年糕龙凤两头方形印版。老式的花纹两头圆形实在找不到。

2024-12-16 2025-1-21109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大海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46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46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常来学习2025-03-21 17:14:40

    我们在上海市区,没有灶头,只好在煤炉上烘烤年糕。香糯好吃,抹一点辣胡酱或洒点胡椒粉,味道很好。还可以将年糕片晒干,让“爆炒米花”的“爆年糕片”也可以吃一段时间。

    举报

    岁月无情 爆年糕片廿年前,新渔东路的芙蓉江路上还见到过。现在地摊都被消灭了。乌呼! 举报

  • 四味2025-03-19 16:57:42

    炒年糕呀现在阿拉上海市区里相当少,只有汤年糕多,估计炒的年糕,吃客人比较少,而汤年糕呢,北方来客就人多些,店家就算“点的人多,我们就多做”,毕竟生意是按哪盘子能进入的钞票多,就多供应些,反正炉子一样亮着!

    举报

    岁月无情 上海店家炒年糕还是有的,不过少而已。在家里一般我还是吃炒年糕的。或者将年糕切成段与米一起煮。这样的年糕蛮配我胃口,虽没有煨年糕好吃,但能让我想起煨年糕的场景和滋味。谢谢老师! 举报

  • 快乐不老翁2025-03-19 08:44:23

    过去年糕只有在过年才有买,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最喜欢的还是宁波年糕。

    举报

    岁月无情 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谢谢老师,问好! 举报

  • 四味2025-03-18 20:22:08

    宁波宁糕在上海很畅快、销路,也是比较好,估计因为居民里的许多户口,祖籍都是从浙江迁移而定居。

    举报

    岁月无情 上海城市海纳百川。以宁波与江苏人氏移民为多。问好老师! 举报

  • 长欣2025-03-18 20:01:39

    我在乡下吃过煨红薯,一年的农村生活,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俗话说启蒙了……

    举报

    岁月无情 老师也在农村生活一年。城市与农村习惯,习俗不一样。问好老师! 举报

  • 童心2025-03-18 19:21:42

    最喜欢吃宁波年糕。

    举报

    岁月无情 童老师籍惯也是宁波吧,至少你文章中的姆妈是宁波籍。欢喜故乡食品,正常。谢谢老师! 举报

  • 华龙2025-03-18 16:43:10

    同样年糕不同地方就有不同口味与特点!

    举报

    岁月无情 是的,各地方的年糕各有特色。有地方将过年前后做的糕也叫做年糕。但不是宁波年糕。问好老师! 举报

  • 顶呱呱2025-03-18 15:08:42

    你讲的煨年糕,我从来没吃过。看你写的栩栩如生的又香又糯的年糕,真正馋煞人!你讲的年糕一定要正宗的年糕,而且要放在烧稻草的那种灶头里煨的,那么,现在肯定吃不到了!写得好!!

    举报

    岁月无情 感谢丁老师热情洋溢的评论!乡下的灶间大,才有灰坑,每天大灶草木灰的堆积,有热度和星火,所以能煨食品。 举报

  • 同泰2025-03-18 14:40:03

    我吃过灶头里的煨山芋,煨年糕一定很好吃!那两副木质印版可以成为民俗传承的见证了!

    举报

    岁月无情 煨年糕比汤年糕,炒年糕好吃,也许是小辰光的记忆。谢谢同泰老师的点评!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