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8月31号 20点 阅读 4963 评论3 点赞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天大热,也算是走马看花吧,不知不觉已经下午4点多了。出望海楼景区,我们决定打道回府,去严师傅的家。上了省际公路,车辆不多,道路宽阔,车道两旁都是绿色世界。道路两侧不时闪现出到如皋、海安、东台、兴化方向的指示牌,让我有一种似曾来过的亲切感。甚至想象着十多年前去兴化看油菜花,那时高速两边都是金灿灿的一片,人都醉在了春天的花丛中。而此时坐在车上的我却有点忐忑,不知道严师傅的家是否我想象中的样貌。
从泰州市区到严师傅家里大约有37公里,需要40分钟左右的车程。车子过了周庄(严师傅亲家住在周庄镇上),又行十来分钟,向右拐入一条乡间小路,大约四五百米,在一座乡间小桥的空地上停了下来。
桥下的河很宽,蜿蜒两侧,沟通南北。严师傅说,过去苏北农村没有道路,外出,甚至上工都要借助河道,摇船往返。现在公路修好了,再没有人家摇橹、拉马达了。一艘艘废弃的水泥船扔在了河沿上,堆满了赃物,爬满了藤蔓。严师傅指着桥下一大片的绿植,说这就是菱角。我怎么看着不是,说这是水葫芦,又讲了一遍水葫芦的故事。无非就是那个公社年代,水葫芦是用来喂猪、沤粪肥田的好东西。岂料,现在在专家嘴里就成了外来入侵物种,污染河道的罪魁祸首。真是专家一张嘴,三十年河东变河西。不过,我与严师傅的争论还是我输了,因为第二天,严师傅的堂嫂就下河采了菱角,煮了一海碗送过来(见下下图)。菱角还嫩着呢,吃起来不是熟透了的那种---粉粉的,而是糯糯的、水水的另一种口味。原来争论,严师傅说水葫芦叶脉上有鼓鼓的叶泡泡,而菱角没有。我说这水葫芦还在嫩芽时期,没到开花时节,开花时节才有叶泡呢!不管咋样,我是输了,不过也尝到了菱角,已经好多好多年没吃了。听说,堂嫂还是老法,划着家里的木盆去河里采的菱角。
唠着,太阳已经偏西,桥上转身,桥下一片开阔的田野,绿色的稻子已经到了抽穗的季节,在阳光下泛起绿色的光芒。突然,我看见平坦的绿丝毯远处,竟然晃动着几个红红的东东,不由得我大叫:“磕头虫!”对,磕头虫!我公司出差常驻格尔木地区的员工回来,都会向我描述夕阳下油田抽油机雄伟的身姿。当然,我曾是摄影爱好者,也看到过不少油田的照片。不想,今天无意之中竟然在严师傅的家乡遇见了。然而,严师傅却一脸无惊讶地对我说,这有什么稀奇,这个抽油机在我们这儿已经有几十年了。啊,几十年?我深怕听错:“难道这不是在试探钻井吗?”“不是,是采油。”严师傅肯定地说,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不但这里有六七台,另一个乡的规模比这里还要大呢。我只知道,西北有有石油,那时大庆,海上有石油,那时大港,这江南(中)一代有石油,真是奇迹。也许是这里靠近渤海的缘故吧。我赶紧拿出手机,照上几张。只是离的太远,磕头机不清晰。再则,没有落日红霞的余晖,也不够壮丽。但这总是一件好事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