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茸耀”赋能解入学难题,学校同心筑成长之基

字体调整: | |

 

        2025年8月30日上午,新学期即将开学的上海市三新学校松江思贤分校会议室爱心满满,151位一年级新生家长齐聚于此。松江区“茸耀”五老宣讲团副团长张洪飞受邀带来“思贤启航,共育成长”专题讲座,以习惯养成、亲子沟通、家校合作三大维度为纲,用鲜活案例与实用方法,为家长破解孩子入学适应难题,筑牢家校共育“同心桥”。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讲座开篇,张洪飞引用巴金与培根的名言,结合鲁迅自幼坚持早起、凡事早做的事例,点明一年级是习惯养成“黄金期”。他提出“家校同步发力”理念,分享五大习惯培养策略:通过“20分钟专注模拟课堂”提升孩子听课效率,用卡通日历制定“早晨时间表”培养时间观念,设立“专属书桌+作业清单”激发作业自主性,借“倾听手势”与“传话游戏”培养礼仪,以“书包整理比赛”与分类收纳法锻炼自理能力。小宇从上课摆弄橡皮到主动举手,晨晨从磨蹭迟到到成为“早读小标兵”的转变,让家长们直观感受到习惯培养的力量。

 

 

 

 

        亲子沟通环节,张洪飞生动讲述《陶行知的四颗糖果》故事,诠释“奖励式沟通”的教育智慧——以“守时”“尊长”“正直”“认错”为钥,打开孩子心门。针对一年级孩子的成长烦恼,他给出五大沟通“锦囊”:面对分离焦虑,用“妈妈知道你难过”共情,而非追问;借玩偶角色扮演,教孩子表达“我很生气”“一起玩吗”;将“今天开心吗”换成“谁对你笑了”,或玩“校园故事接龙”引导分享;用糖果演示“5-2=3”,化解数学困惑;在家练习“我能加入吗”,助力同伴交往。小雨从哭拒上学到分享新朋友,小航从数学受挫到爱上“数学游戏”的案例,让家长们掌握了“蹲下来”沟通的技巧。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样的任务。”张洪飞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结合内向孩子在家校共同鼓励下变得自信的故事,强调家校合作的必要性。他提出五项合作路径:为散光的小宇调整座位、沟通特殊需求,搭建“暖心桥”;家长参与亲子运动会、化身“同行者”;设立“成长点赞墙”,记录“主动问好”“作业工整”等小进步;通过“家长开放日”化解教育理念分歧,达成“共鸣曲”;小彤摔伤后家校共教安全常识,撑起“守护伞”。

 

 

 

 

        讲座尾声,张洪飞呼吁家长做“学习型、成长型”伙伴,把“期待”化为陪伴,将“焦虑”转为鼓励。家长们纷纷表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为孩子入学适应吃下“定心丸”。未来,上海市三新学校松江思贤分校将持续以家长学校为纽带,凝聚家校合力,为一年级新生铺就“习惯扎根、心灵相通、成长共护”的启航之路。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大海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5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5人点赞

大海

潇洒人生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博主关闭了此篇讲述留言功能。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 未定义0条内容
  • 你没有登录

收藏夹名称

×
×
评论
点赞
分享
导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