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7月29号 05点 阅读 2735 评论0 点赞3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7月17日上午,参加市委老干部局的乐龄申城早上海启动仪式,我怀着满心期待走进了位于苏州河畔的上海邮政博物馆。这座建成于1924年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是上海市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之一,宛如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静静诉说着中国邮政的百年风云。
刚走到门口,“上海之门”的独特视角就深深吸引了我。透过门框,近处是历经岁月的古朴大门,远处则是现代化的浦东陆家嘴天际线,过去与现在在这里奇妙交融,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魔力。不少游客在此驻足拍照,想要将这一瞬间的震撼永远定格。
来到四川北路与北苏州路交界处,步入上海邮政总局大楼,站在门厅转身回望,举起相机透过厚重的大门向外拍摄,出片效果令人惊艳。
踏入馆内,“远东第一厅”的气派扑面而来。挑高10米的复古营业厅,黑白拼花地砖与大理石柜台相得益彰,铜质雕花栏杆精致细腻,吊顶仿若“奶油蛋糕”般华丽,每一处细节都散发着浓浓的历史韵味。很难想象,近百年前这里就已经是一片忙碌的邮政业务办理景象。
沿着楼梯来到二楼展厅,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邮政之旅。从古代邮驿的烽火传信、驿站更迭,到近代邮政在上海的萌芽与发展,再到现代邮政的数字化变革,丰富的史料、珍贵的实物和逼真的场景复原,生动地展现了邮政事业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辉煌。我看到了模拟的古代烽火台,了解到秦汉邮驿制度的严谨,也知晓了清代“上海大清邮局”成立的重大意义。
最让我着迷的是邮票展区。这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邮票,宛如一座小小的艺术殿堂。有世界第一套邮票“黑便士”,有中国首套邮票大龙邮票,还有珍稀的“绿衣红娘”“红印花小字当壹圆”等。每一枚邮票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方寸之间,尽显文化底蕴。
在博物馆的中庭,大清邮政马车和上世纪20年代上海街头的邮车原型静静伫立。抚摸着这些老物件,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看到过去邮差们奔波在大街小巷传递信件的身影,他们连接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上海邮政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邮政发展的展馆,更是一扇了解城市变迁、感受时代进步的窗口。如果你也对历史文化感兴趣,不妨来这里走走,相信也会被它独特的魅力所打动。
信纸作者:大海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