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7月10号 07点 阅读 10113 评论12 点赞2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废物成藏品,欣然作捐赠(上篇) 顾仲源 真有些出乎意料! 二十余年前,我在职时由单位统一办理了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太平洋卡,工资、奖金、补贴乃至财务报销皆经此卡流转,银行每月寄送的对账单,便成了抽屉里的寻常物。谁曾想,这些被时光封存的纸页,竟因一角世博会的会徽标志,在岁月沉淀中蜕变为“专题收藏品”。 ——命运的奇妙转折,总在不经意间叩响记忆的门环。
图1:对账单左上角印有上海世博会会徽标志,右图为会徽标志大图
一、意外邂逅:账单里的世博印记 这些账单缘何成为“专题收藏品”?故事要从2018年12月18日说起。那天闵行区老干部局组织我们“春申晚霞”网宣团线下参观活动,其中在七宝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展厅的上海世博会专题收藏展如一幅时光长卷铺陈眼前:琳琅满目的门票、纪念章与宣传品织就斑斓星河,而展柜里一叠水费、电费、燃气费账单却让我驻足 ——那些纸页的一角,一枚枚世博会会徽标志如星子般闪烁。“这也是世博会专题藏品?”我向身旁的解说员问道。中年男子的目光落在账单上,语气里漾着珍视:“当然!你看这角上的会徽标志,这是2010年世博会期间特有的印记。账单每月一份,全年12张成套,可多数人家早当废纸丢了。”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慨叹,“全上海完整留存的,据我所知不过两套——收藏的魅力,就在于让被时光遗忘的碎片,成为历史的注脚。”他的话语如同一颗石子在我心湖中投下,漾开涟漪,彼时的我尚不知,这番对话竟为日后的发现埋下伏笔。
图2:参观世博会收藏品展览,展柜前左二为作者,左三为解说员
二、尘封旧物:抽屉里的时光密码 2022年某个寻常午后,家里清理抽屉中旧物时,我无意中发现了一叠装在信封里的交通银行对账单。退休后因换了发放养老金的银行,这些记录着在职时收支明细的交通银行账单纸页,便被我塞在抽屉角落,逐渐遗忘。岁月流逝、十年过去,这些账单也没什么用处,我打算随杂物一并处理掉算了。可当指尖拂过纸页,左上角那抹熟悉的绿色会徽标志突然灼亮了视线——有的账单印着世博会会徽标志,有的却没有,有无交替间似藏着某种隐秘的时序。 我逐份整理,赫然发现2008年至2011年9月的对账单上皆有这枚会徽标志,尤其是2008年初的两份,会徽标志竟印在背面广告页,如同被时光藏起的彩蛋。
图3:2008年至2011年9月的对账单
刹那间,四年前七宝展厅的场景如电影镜头般在脑海回放:陈列柜里的账单、解说员的话语、满室琳琅的世博藏品……“这些账单是否也有收藏价值?若随意丢弃,岂不是辜负了它们承载的时代印记?”念及此,我当即决定:一定要找到那位解说员问个究竟。 2022年10月24日,我专程赶往七宝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却见展厅早已换了展陈。好在通过工作人员辗转电话联系到闵行区收藏协会李军会长,我将曾经参观世博会收藏品展览和自己发现印有世博会会徽标志的银行对账单的情况告诉李会长,并向李会长表示如果有收藏价值和需要,我愿意将这些银行对账单无偿捐赠。李会长听了后非常高兴,明确告诉我这种印有世博会会徽标志的银行对账单具有收藏价值。李会长赞扬和感谢我的捐赠意愿和对收藏协会工作的参与和支持。李会长还在电话中简要介绍了闵行区收藏协会的性质、作用等简况,并向我说明收藏协会中对世博专题的收藏主要由王昌元老师负责。李会长介绍说王昌元老师是上海电气下属企业的业务骨干,多次获得集团荣誉表彰,亦是一大纪念馆、世博会博物馆的优秀志愿者。李会长把王昌元老师的手机号码告诉了我,一场跨越时空的 “藏品之约”,就此拉开序幕。
三、知音相遇:平凡物的不凡价值 拨通王昌元老师的电话,竟“对上号”发现他正是当年展厅里的解说员。因他工作繁忙,我们先加微信约好有空了再沟通交流。 在微信中,当我将2018年的参观照片与账单图片发送过去,他在回复中里难掩激动:“照片里穿浅色上衣的正是我!你的这种账单我还是头回见到,从2008年到2011年,在时间跨度上是完整的一套,能留存至今太不容易了!” 我向王老师谈自己感受:“当年银行对账单印上世博会会徽标志,一方面凸显了社会各界对世博会的关心、欢迎和重视,从各方面来营造、烘托、渲染一种迎世博的热烈气氛;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留下世博会的良好和深刻印象。”王老师非常赞同,他还强调:“2010年上海世博会历史的一段记载是多方面的,印上世博会会徽标志的水、电、燃气账单以及上海市政府给每家每户赠送的慰问信、门票、交通卡等等,都是非常普通的平凡物,但是留下来的已经不多。我们收藏、展览这些物品,可以提起我们每个人不出国门、看遍世界的上海世博会184天这难忘的回忆。回味当年的账单,对比今天的生活,看看我们不断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不正是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的真实体现吗?所以,你的这套银行对账单当然具有社会价值和收藏价值”。
图4:2008账单中部分背面广告页也印有世博会会徽标志
区区废物被王老师确认具有社会和收藏价值,让我欣喜不已。我明白,这套印有世博会会徽标志的银行账单,在王老师的专题收藏品中犹如高楼中的一块砖一样微不足道,充其量只能说是丰富一丁点收藏实物罢了。我向王老师表示:“既然有社会价值和收藏价值,从为社会作有益奉献出发,我愿意无偿捐赠给收藏协会,这也是这套对账单的最佳归宿,又可以在今后展出时让更多人看见这段时光的印记。”我在微信里敲下这句话时,指尖带着一丝颤抖——这不仅是一次捐赠,更是与历史的一次郑重握手!王老师又告诉我:“你的这套银行对账单捐赠后将归入我的世博专题收藏中,又丰富了这方面的藏品,非常有意义。”王老师还预约我到闵行区收藏协会办公室与协会领导洽谈具体事宜。 四、郑重相约:捐赠前的初启序章 2022年11月10日下午,我如约赶到位于闵行区七宝镇富强街37号(街面是蟋蟀草堂)后进一层的闵行区收藏协会。
图5:蟋蟀草堂及后进一层闵行区收藏协会所在地
协会秘书长谈平先生和财务傅珠芬女士已在协会等候我。谈先生和傅女士向我介绍了多年来协会开展的各项社会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区和市有关部门肯定的情况;收藏协会还得到了七宝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协会用房更是政府无偿提供。 我将带去的银行对账单让谈秘书长和傅女士过目审鉴,俩位眼中满是认可,并对我的捐赠意愿表示感谢。
图6:作者与谈秘书长、傅女士在收藏协会留影
“这是协会首次接收此类社会捐赠,意义非凡。”谈秘书长表示要向李军会长汇报后,拟定捐赠程序和手续,也为今后再有类似接受捐赠事项打好比较规范的基础。他建议我先将账单带回,待时机成熟再举行捐赠仪式。 (未完待续)
|
信纸作者:海上夕阳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