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6月29号 05点 阅读 10464 评论0 点赞5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在观花赏木间,懂得所谓“桑榆晚景”,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花开时节”?——题记
莘庄公园东园及临西边的高坡,是冬去春来时探梅的最佳所在。这片占地约1万平的景点,是蜡梅与春梅的天下,成就了莘庄公园在上海乃至全国知名的赏梅景点的地位。梅树在花尽香消后,会进入休养生息、养精蓄锐阶段。然而,在今年的夏日,梅林中大量种植的萱草正值盛开,这里便成为了赏花的又一网红之地。看老梅树嶙峋的枝干间,忽地窜出一丛丛萱草花,金黄橙红的花盏缀满枝头,与墨色梅枝形成鲜明对照,恰似一场跨越季节的美好相会,花枝对谈。迷人的景致,奉献出盈盈绿地的轻歌曼舞,演奏出炎炎夏日的刚柔交响。
萱草,多称忘忧草,俗称黄花菜。其别名藏着千年的文化密码。《诗经》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句子,说的是游子种萱草于北堂,愿母亲见花忘忧,后来“萱堂”便成了母亲的代称。又因花可食用,民间唤作“黄花菜”。
入夏后的朱砂与绿萼,梅花果隐叶稀,枝干筋骨毕现。枯墨皴裂,如蛟龙腾空;经天纬地,似玄蛇盘虬。自有一股苍劲古朴的气韵。尤其黄梅天,雷阵雨过后,枝桠发亮,肌理刚硬,宛如青铜器上的纵横纹路,在静默中透着沉雄。萱草在此时登场,给老梅枝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叶片修长如剑,簇生处浓绿欲滴; 花朵张开似斗,繁盛中金光四射。 明黄色的花,边缘微卷,像用金丝勾勒的酒杯,清雅脱俗;橙红色的花,晚霞熔金,宛如泼墨点染的重彩,热烈飞扬。
这些天,我几乎天天来到此地,探老梅枝,观萱草花。老梅的“骨”与萱草的“韵”,一刚一柔,一静一动。 梅枝以苍劲写尽岁月沧桑, 萱草用明艳诉说生命热忱, 活脱像园艺师刻意安排的视觉对仗。
梅树冬天开花靠的是年前攒的养分,萱草夏天开花靠的是根系深扎。厚积薄发,是它们共同的特性。这正像老同志们丰富的阅历和晚年的生活状态。他们在职时如梅树开花,需时时蓄力;退休后似萱草生长,轻轻舒展。虽少了舞台中央的聚光,却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依着自己的节奏舒展。虽然不再东奔西走了,虽然不坐办公室了,可每天还是忙忙碌碌,在做许多新的事情。主动担任志愿者,将最美的花朵献给人间。在垃圾分类点耐心指点,在镇区养老院服务孤寡,在繁忙银行点耐心引导,在网站老小孩发表博文。做一个合格的社区协理员,在暑热里梅枝间尽力绽放,用自己的独有的方式发光发热。
暮色中的梅园别有一番意境。老梅枝的剪影被夕阳镀上金边,萱草花则化作点点橙红的星火,微风拂过,叶片沙沙作响。草木无言,却道尽生命的辩证法——梅树以枯荣见证岁月,萱草用更迭诠释永恒,而我们这些退休老同志,亦在观花赏木间,懂得所谓“桑榆晚景”,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花开时节”?
每一次花开都是生命的礼赞, 每一道皱纹都是岁月的勋章。 真正的乐观是历经沧桑后的依然热爱,真正的奉献是不计回报中的温暖给予,真正的向上是时光磨砺中的绽放姿态。
夏天,是老梅枝与萱草花的交织时刻; 老年,是停下来与向前走的抉择阶段。 在莘庄公园的梅树下坐上片刻,看梅枝的苍劲托举着萱草的明艳,想人生的“刚”与“柔”、“退”与“进”,原来也如这般景色。在岁月里寻得一处平衡点,便可像萱草那样,于梅影斑驳间,开出属于自己的、热烈夏季中不寻常的风景。
|
信纸作者:杨克元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