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共青团岁月里的微光印记 ——【游览随记】之三十七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5月07号 05点 阅读 6364 评论5 点赞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共青团岁月里的微光印记

——【游览随记】之三十七

 

毕文杰

 

 

       前几天在静安区图书馆游览阅读,看到《更好地把青年团结组织起来》一书。由于年青时做过团的工作,很自然地翻阅起书中的内容,一行行排列整齐的文字,唤醒了自己的往昔记忆,那些在共青团工作岗位上挥洒汗水、凝聚青年力量的岁月,如同电影胶片一般,在记忆深处循环放映。

 

 

 

       麦收攻坚。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黑龙江农场,小麦种植面积一般都在种植总量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占据着农场全年产值和效益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麦收被视为农场的“关键战役”,关系到农场生产和职工生活的命运。当时北安农管局团委在调研基础上制定方案,在全局14个农场团组织中开展了争当“六手一组”竞赛活动(割晒能手、拾禾能手、运输能手、晾晒能手、入库能手、后勤能手、先进车组),将广大知青及当地青年力量拧成一股绳。割晒能手操作机械,抢晴天争分夺秒地把小麦割倒在地,拾禾能手择机操作脱谷归仓,运输能手驾车穿梭于田间与麦场之间,晾晒能手在麦场反复翻滚着小麦,入库能手确保麦粒水分达标后装袋上缴,后勤能手则运送饭菜,保证物资供应。康拜因(谷物联合收割机)车组、运粮车组、送饭车组则在竞赛的跑道上争当先进。争当“六手一组”活动的开展,为“雨天积极备战,晴天昼夜奋战”提供了强大动力,激发了广大团员青年的干劲,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为麦收胜利做出突出贡献,受到团省委的表彰。

 

 

 

 


 

       组织会战。在农场发展建设中,共青团组织始终围绕生产中心开展特色活动,先后组织了水利会战青年突击队、建窑(砖窑)青年突击队、四大战役(春播、夏锄、麦收、秋收)青年突击队,一场场硬仗在青年队伍中打响。

       红旗飘扬在工地,指引着奋斗方向;油印简报每日更新,传播着会战中先进事迹与拼搏瞬间;印有“青年突击队”字样的背心,成为青年们骄傲的“战衣”;笔记本、钢笔等实用奖品,更是对大家辛勤付出的认可。这些看似平凡的激励方法,都化作了无穷的动力。青年们你追我赶,在尘土飞扬的工地,在轰鸣的机器旁,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着农场的未来。

       火线入团。为了让表现优异的青年及时得到认可和激励,团组织开展了“火线入团”活动。那些在修建砖窑挑灯夜战、在生产战役连续奋战、在困难面前主动请缨、在各个岗位埋头苦干的青年,成为“火线入团”的候选人。当他们佩戴团徽在团旗下庄严宣誓时,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信仰的坚定,更是对未来的承诺。“火线入团”活动,成为激励青年在广阔天地展示智慧、大有作为的舞台。仅三团(红色边疆农场)在1974年的建窑会战中,就有70名青年光荣地“火线入团”。

 

 

 

 

 

 

       特殊团歌。回首1976年,那是拨乱反正的特殊时期,共青团工作也处于逐渐恢复阶段。那年上半年召开管局首次团代会,尙未有正式的团歌,原苏联的《共青团员之歌》便成了特殊的“代理团歌”。在团代会开幕式的会场上,激昂的旋律响起,歌声在大礼堂回荡。有的团员代表只会唱其中的一二句,但会唱时他高声歌唱,不会唱时也挥动手臂尽力地配合,让人十分感慨。那歌声承载着特殊年代青年人的理想与热情,虽然跨越国界,却依旧点燃了每一位共青团员心中的火种。每当忆起这段往事,280名青涩又坚定的面孔总会出现在我的面前,这不仅是一段历史记忆,更见记了共青团在特殊时期的坚守与传承。

 

 

 

 

 

        那时的共青团组织,始终坚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特色鲜明主题活动”的原则,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广大青年的知心朋友,团结和组织广大青年为农垦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回望来时路,青春的足迹镌刻着信仰的力量;眺望新征程,共青团的旗帜正指引青年,以奋斗为帆,以理想为舵,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传奇。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7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7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136517303702025-05-07 09:04:24

    党的助手共青团,力争上游拼命干!花样年华最好看,微光重现红旗展!毕老师的佳作《共青团岁月里的微光印记》,重燃了我们年轻时代的激情。“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革命路上当尖兵!”当年入团的情景历历在目。为毕老师佳作点赞!向毕老师学习!老共青团员永远年轻!

    举报

  • 张载养2025-05-07 08:20:40

    老共青团员依然年轻 年长时清晰地回忆过去,是老小孩的常态、奢望与享乐;不管是小顽童、红领巾还是团活动,都一样地生动、亲切;虽然已是远去的岁月,还宛如层层叠影,沁人心脾。 老共青团员,也许真的只是人生的微光印记;但麦收攻坚、水利会战、建窑突击、火线入团,都是那个时代不会褪色的人生一页页;回望来时路,眺望新征程,初心不变,壮志犹存;当代青年曾被担心难负重任,环望四周,其实他们有更多的志向与才干,更富能耐与作为。 共青团员会老,共青团员精神永远年轻;老小孩从青年人身上汲取力量,看到未来;他们的优秀一点不亚于前辈,他们的年华与奉献一定熠熠生辉。 为毕老师的佳作《共青团岁月里的微光印记》点赞!

    举报

  • 石腊红2025-05-07 08:15:47

    蓦然回首,我们都曾拥有。难忘的青春岁月!点赞佳作!

    举报

  • 黑土恋2025-05-07 07:35:16

    峥嵘岁月,记忆犹新。为您点赞!

    举报

  • 书虫2025-05-07 06:39:44

    赞毕老师佳作 一部书一行一行文字/ 一片海一寸一寸光阴/ 像电影的胶片/ 在记忆深处放映/ 一团火一滴一滴汗珠/ 一面旗一颗一颗红心/ 歌声在泉水叮咚唱响/ 青春在广阔天地簇新/ 一日里一点一点磨砺/ 一年间一场一场雨淋/ 生命像稻麦拔节/ 收获五谷丰登的金/ 一盏灯一缕一缕光明/ 一程路一步一步前行/ 团徽在熠熠闪烁/ 将一代代青年指引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