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5月05号 12点 阅读 10227 评论15 点赞3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朱顶红燃情,晚霞映初心 唐德华 在闵行区“春申晚霞”网宣队队员的心中,朱顶红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之花。它用艳丽的色彩装点着大家家中的阳台,更默默见证着一群退休老同志如花儿般炽热的初心与无私奉献,宛如一抹永不消散的绚丽晚霞,在岁月的天空中绽放独特光彩。
2020年初春,新冠疫情如阴霾般笼罩大地,城市仿佛被按下暂停键,街道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被迫改变。虽然线下活动全部暂停,但队员们的精神世界从未沉寂。线上交流群成为了他们新的“阵地”,在这里,分享时事新闻、切磋博文写作的热情依旧高涨。而朱顶红种植,更成为那段特殊日子里最温暖、最治愈的话题,将大家的心紧紧相连。 队员老顾是公认的“绿植达人”,走进他家的阳台,仿佛踏入一个生机勃勃的小型花园。各类精致盆景错落有致,吊兰舒展着纤长的叶片,宛如绿色的丝带随风飘动;马蹄莲优雅绽放,洁白的花朵好似一个个高脚杯;长寿花簇拥成团,绚丽多彩,如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在这百花争艳的小天地里,朱顶红却是老顾的心头挚爱,也是他与队友们分享快乐的珍宝。
一年秋天,老顾小心翼翼地挖出家中朱顶红的球茎,精心挑选、仔细包装后,一一赠与每一位队友。不仅如此,他还通过线上视频通话,耐心细致地传授种植诀窍。从土壤配比到浇水频率,从光照时长到温度把控,每个细节都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眼神中满是对朱顶红的热爱和对队友们的关切。 在老顾的悉心指导下,我开始尝试种植朱顶红。每年三月上旬,我都会带着期待与郑重,将休眠一冬的种球栽入土中。起初的十余日,它安静地蛰伏在土壤里,仿佛仍沉浸在冬日的梦境中,毫无动静。但实际上,生命的力量正在球茎内悄然涌动,一场关于生长的奇迹正蓄势待发。
不久之后,嫩绿的叶片和挺拔的花箭从球茎顶部破土而出,它们努力地向阳生长,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每株朱顶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长节奏,有的先长出叶片,为花箭的生长积蓄能量,一片片叶子就像勤劳的卫士,努力进行光合作用;有的则率先抽出花箭,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自己的芳华,如同勇敢的先锋,引领着生长的步伐;还有的叶片与花箭并肩生长,相互映衬,宛如亲密的伙伴,携手共进。
当花箭长至三四十厘米时,花苞缓缓打开,花蕾绽放。常见的是四朵花蕾对称而生,因此,人们也亲切地称之为“对对红”。当然也有三朵、五朵,甚至六朵花蕾的特殊情况。花朵多是鲜艳的红色,四瓣对称,热烈张扬,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在阳光下闪耀着炽热的光芒;也有红白相间的品种,花瓣纹路如诗如画,细腻的纹路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勾勒的艺术品,令人心醉神迷。朱顶红花期较长,能持续近半月。花开时节,院里一片灿烂火红,那绚丽的色彩似能驱散所有阴霾,给人带来无尽的希望与温暖。 每年秋天挖出种球后,我都会仔细翻一遍花盆土壤,掺入有机复合肥,再将其置于室外,利用严寒洗礼冻死潜藏的病虫,风霜雨露则让土壤结构更加疏松肥沃,为来年朱顶红的花开繁茂打下坚实基础。来年种下球茎,当花箭开始拔节生长时,我会再适当追肥,助力它尽情绽放,如同呵护一个珍贵的梦想。 看着朱顶红年复一年的蓬勃绽放,我不禁想起网宣队中历经风雨却初心不改、牢记使命的老同志们。他们如同这火红的朱顶红,虽已退休,却依然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勇敢地克服年龄增长带来的身体不适、繁重的家务负担,坚守在网宣阵地。他们用一篇篇饱含深情的博文,讲述着过去奋斗的故事,字里行间满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自豪;用一次次生动的线上分享,诉说着城市的变迁,让人们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脉搏;用一句句真挚的话语,记录着平凡劳动和奋发生活的点滴,将正能量传递到每个角落。 就像朱顶红的球茎曾在沉寂中默默积蓄力量,一旦绽放便将最美的姿态展现给世界;老同志们退休后,依然在生活的土壤中默默耕耘,将自己一生积累的智慧和经验化作照亮他人的光芒,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如朱顶红般,在平凡的日子里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这个世界。 朱顶红燃情,那是老同志们无私奉献的身影;晚霞映照,见证着他们坚守初心、发挥余热的作为。愿这象征热情与奉献的朱顶红,在每一位网宣队员的心中永远绽放!也愿老同志们如朱顶红般,在岁月长河中始终保持那份炽热,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篇章。 |
信纸作者:林林总总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