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3月16号 19点 阅读 9517 评论10 点赞2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思南路花园洋房的风采
星期六,应“老小孩”网宣团的几位朋友的邀请,我们金山的几位网友,风尘仆仆来到了思南路。上海也经常来参加活动,但大都是观览现代化的建筑成就,外滩、浦东,高楼,公园,热闹场馆之类,这次他们将我们带到了这里,也是花费一片心思和精力。
走出地铁口,就发现这里的一幢幢的花园洋房(也叫小别墅|、小洋房),接踵相连,错落有致,规格不同,但是各异的外形,另样的色彩,特别是屋顶的造型,大门的开设,装潢的别样,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些是外国人建造的老房子。仔细观察,有的名牌上标明着建造人的姓名,国籍——显然这些房子大部都建造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英国的,葡萄牙的,也有荷兰的等,真是一个上海国际建筑群,拱出了一个繁华、热闹的上海街区——这些百年的老房子依然炫丽幽然,风采照人。
这里每幢花园洋楼不仅是一幢建筑,也是深沉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更有着里面复杂奥妙的故事。不少房屋主人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幸好有带队的老小孩网的网宣团成员童心老师,显然她对这一带的老建筑还是很了解,一路导游,一边给我们讲解这里的故事:街边有一幢雅致的小楼就是当年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住宅。后来诗人柳亚子也曾经借住多年。解放后冯玉祥的妻子李得全将其给了政府;过了一个路口,街口里面有幢精美雅致的小楼,这里原来就是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的故居,高大茂盛的法国梧桐树掩盖了房屋的一角,似乎在想为主人遮挡一点锋芒;“周公馆”的标牌一目了然地挂着外面,好像比其他的小洋房要大些。原来这里就是当年中共表团的住宿地。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参加了国共合作的谈判。还有董必武,乔冠华等人,一直工作、斗争在这里,直至谈判失败,才全部撤回延安。旁边整理出了一大块绿草地,前面树立着一尊高大的周恩来铜像,栩栩如生。大家怀着崇高的敬意,纷纷在这里摄影留念……。
这里的花园小楼也进入到了历史的新时期,发挥着它们应有的作用。有的成了革命斗争的纪念馆所,有的成了为群众服务的文化场所(下午思南读书会活动就设在这里),有的改成了公馆公寓,有的成了这里各种特色的店铺,更多的还被这里生活的人们居住着……远远望去,这里的条条片片,层层叠叠的花园洋房,它们共同承载着一个历史任务就是打造这个区域的繁华似锦的特色万国建筑住宅群,成为人们参观、赞赏的旅游打卡地,——这也是我们对上海历史的研究和传承的好去处。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