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1月19号 19点 阅读 4969 评论5 点赞4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碗礁一号”瓷器展参观记
在福州自由行的时候,我去福州市博物馆,参观了《至宝通洋外“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展》。此次展览如同一扇时光之门,将我带回到那个神秘而繁荣的海上贸易时代,让我得以一窥古人高超的制瓷技艺和波澜壮阔的海洋文化。
刚进入展厅,我便被一种略带神秘的氛围所笼罩。柔和的灯光洒在展柜上,仿佛是历史的聚光灯,照亮了那些沉睡数百年的精美瓷器。一件件瓷器摆放整齐,它们不仅是展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据介绍,“碗礁一号”沉船位于福州平潭屿头乡北侧的碗礁附近。这条航道上暗礁众多、海流变化莫测,一些商船沉没于此。根据沉船上的货物,当地人依次把这里的海域叫白糖礁、银珠礁、碗礁。因为渔民捞起的瓷碗居多,因此被人们称之为碗礁。
“碗礁一号”沉船,于2005年被发现,并进行水下考古发掘。发现沉船船体和各类瓷器一万七千多件。其中大量风格属于清康熙中期的青花瓷器,多数为青花瓷器。还有少量五彩、青花釉里红和单色釉瓷器。主要器型有碗、盘、杯、罐、洗、瓶、将军罐、花觚、香炉、粉盒、器盖、笔筒等。沉船出水瓷器大部分保存状况良好,是研究清代陶瓷海外贸易的重要实物资料。经专家推测,沉船的年代在清康熙中期,即17世纪末18世纪初。
“碗礁一号”沉船上载满了景德镇民窑瓷器。从地理上看,福建北部与江西接壤。闽江水系的上游与属于长江流域的信江水系相近。自信江经一段较短的陆路转入闽江,顺流而下至闽江入海口,是通往华南地区和东南亚距离最近的通道,也是传统的景德镇瓷器外销路线。“碗礁一号”沉船的瓷器可能是因袭了传统的景德镇外销路线,沿闽江水路入海出镜。
看着这些瓷器,我不禁想象着当年它们在窑火中诞生,随后被小心翼翼地装载上船,扬帆起航,驶向远方的繁华景象。然而,可能是一场风暴或是其他灾难,让这艘船永远沉睡在了海底。此次展览的瓷器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青花瓷无疑是其中的主角,它们的胎质细腻洁白,青花色泽鲜艳而沉稳,图案丰富多样。
有的描绘着山水花鸟,笔触细腻,意境深远,仿佛将大自然的神韵浓缩在了小小的瓷器上。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近处的花朵娇艳欲滴,鸟儿振翅欲飞,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画师精湛的技艺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还有的瓷器上绘制着人物故事,从神话传说到历史典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情丰富,让人不禁沉浸在古人编织的故事世界里。这些青花瓷,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康熙年间青花瓷制作的高超水平。
除了青花瓷,还有不少五彩瓷也十分引人注目。五彩瓷以其绚丽斑斓的色彩而著称,红、绿、黄、紫等色彩相互交织,搭配和谐,形成了一种热烈而华丽的视觉效果。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瓷器的造型也各具特色。有小巧玲珑的碗碟,适合日常使用;也有高大庄重的瓶罐,可能用于装饰或储存贵重物品。一些瓷器的造型模仿了自然界的形态,如葫芦瓶等。它们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既实用又具有艺术观赏性。这些精美的造型设计,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
这些“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的瓷器,不仅仅是一件件文物,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昌盛展现在了我的眼前,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