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杂扯“码字,出书,写戏”那些事儿(終结篇)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4年09月19号 05点 阅读 10020 评论6 点赞2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杂扯“码字,出书,写戏”那些事儿(終结篇)

 

繆新亚

 

 

 

我要亲手掐死自己的“孩子”

 

 

       创作“海棠”升级版,是个充满挑战又寄托无限可能性的过程,更是一个极其残酷而痛苦的过程,最大的残酷与痛苦,在于要战胜自己的软弱和不忍。一部已经上演的戏,就是自己孕育出的一个孩子,为了这个“孩子”的诞生,曾付出过极大的心血,从孕育到降生,一手养大,眼看成人,鲜龙活跳,牵肠挂肚,承载着自己喜悦和期待。现在却要亲手把它掐死,情感上,有着不可承受之痛,只有身在其中,才会知其痛!

       改戏很残酷,也很痛苦,老汉既是原创者,又是改编者,要改编原著,首先要对自己的作品下手,无异于亲手戕杀自己的孩子,其恶毒程度不亚于兽行,为了自己下一个更优秀的“孩子”的诞生,我必须痛下狠手,首先要和原先的“孩子”在心理上作个彻底了断——这只是着手改编的第一步。

 

 

       真的开始新的创作,需要自己重新审视自己、调整心态,否定自己原先的作品,其次是要设法去完善它,提升它,这同样很难,这关系剧本原来的框架,必须调整原先的角色设定,重编故事,还要解决许多逻辑上的问题。还要戴着“烟火气、上海味、现实性”的镣铐,翩然起舞——这是大家讨论后,对我的要求。

       这样的修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脑力,如出不了新的思路,便是瓶颈!不能突破,苦不堪言 “二娃”便胎死腹中,就直接断了希望和期待。

 

 

       提升的过程中,要全面调整剧情的连贯性,还要考虑角色的深度、对话的合理性和自然度等方面 还要进行重新安排。对角色发展、情节逻辑、对话的流畅性。作新的调度,重新设置矛盾冲突。还要将剧情打乱、给剧情反转等方面作较大幅度的思考,希望既保持第一版的主要故事脉络、又增加新的“戏眼”和看点,这些,都体现着文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然而,我有吗?

 

 

 

改着编着,整出了“二娃”心态

 

 

       笔者毕竟是半路出家,七十岁学“吹打”,十足的戏剧“老白”,功夫不到,深感力不从心,苦不堪言,剧本可以更改,人生无法从头再来。错的对的都无法再去涂鸦,只能写一段,看一步。对了,一笑而过;错了,吸取教训,学着长大,慢点变老。

       经过一个多月的闭门修改,努力提升,2.0版的“海棠”剧本,终于“大”功告成,“大”是自己的化费心力后的心理“豁胖”,其实是只是小戏一部。

 

 

       “海棠系列”不管是第一版,还是“升级版”都是我自己“生”的娃儿,都牵着我的肚肠,咋看都喜欢。但是,既爹又娘,未曾想到有了“二娃”,一不小心还整出了“二娃”心态:心里的2个“娃儿”在争宠,心中的“爹娘”又有偏心,横看竖看,总觉得“二娃”要比大孩更优秀!,咋看咋喜欢,怪不得二胎家庭有这样说法:老大只是试验品,老二上生产线,总觉得老二比老大更聪明!往深里想想:是因为有一个优秀的老大在引领二宝前进。于我而言,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偏爱二娃的心态总是改变不了。那就让我侃侃我的“二娃”罢!

 

 

 

从单线贯穿到双线并行

 

 

       “单线”变“双线”。是改编过程中最扎心锥肺的“手术”,第一版的“海棠”,一根线索贯穿到底,围绕“海棠老宅”四代人历尽劫波、悲欢离合、结合现实生活的动拆迁,呈现两岸同胞一家亲的主题。升级版的“海棠”变为“双线“并行交织,主线还是以海棠老宅”的家族情感纠葛为主,单独理出现实中“海棠邨”居民的动迁故事,并让它作为剧的辅线,剧中的主线辅线,并行推进,相互交织。让人物性格更加立体,让故事更加鲜活,更贴近生活。

 

 

 

       场景设定从封闭走向开放。第一版的”的海棠故事”,是以“海棠老宅”大院为主要场景,“升级版”中人物的活动场景扩展到整个“海棠邨”居民社区,增加了“海棠面店”、“博爱工作室——“仙棠林”等场景,将秦家去台湾以后的遭遇、秦家在上海巧遇老兵、台商在上海开琴行、心理咨询等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枝蔓全部剪去,保留了外滩”枫泾夜市“的场景。这样的的设计,使主题更加集中,也增加了上海风情。

 

 

 

       人物设定增加灵动。因为剧本展开线索和场景作了修改,一发牵动全局,人物不减反增,增加了秦渝(秦老太爷小女儿)、赵姨(秦家保姆),秦家在台湾的三个儿女,还增加了“海棠邨”居民:老张(“海棠面馆”老板、秦家司机的后代),“粢饭糕”(沪语“痴、烦、搞”的谐音,烟纸店老板娘、秦家邻居、海棠邨居民),众面客(海棠邨居民)。

 

 

 

       人物设定大幅度变动。其一改变人物非白即黑,标签化的老套,让人物性格立体多面,更加鲜活,更加贴近生活,如台湾来的后代们讲“台普”(台湾普通话)、让“海棠邨”居民说沪语和“沪普”杂糅)。

 

 

 

       其二多了情趣,体现上海市井生活,例如“粢饭糕”名如其人,一个又痴又烦又搞,痴头怪脑,口无遮拦的弄堂女人、邻家大嫂。

       老张活脱是老弄堂里见多识广,颇多冷幽默的“老爷叔”,增加了可看性与观赏性,多了上海味道,生活情趣。而且在主题方面也得到提升。

       本来“海棠老宅”的拆和留,只是老秦家一家的事儿,现在变为整个“海棠邨”的改造,由“小喜”变成“大喜”,让主题得到提升,也更切合城市更新的新趋势。“海棠邨”居民的设定,还起到了“串戏”,过渡和衔接作用。

 

 

       其三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关系更加清晰好记:秦渝作为秦家二代,一看名字就知道,是抗战时生在重庆的,由于特殊年代的不公待遇,对家庭出身心存怨恨,对家人、对动迁存怨气,有看法,她的设定,让平铺直叙的情节有了冲突,多了波澜。

      作为秦家第三代四个兄弟姐妹,分别为慕海、慕棠、慕飞、慕虹,连起来就是“海棠飞虹”四个字——好记,又深化了主题。这四个人各自在两岸一家,大陆创业,老宅改造等故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剧中赵姨这个人物的设定,别有考虑,她是秦家几代人悲欢离合故事的经历者、见证人,在戏中起到了串连情节、化解矛盾的逻辑作用。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升级版的“海棠”,作为“2024年上海”统战文化周”的献演节目,7月19日在黄浦区五里桥文化中心公演。公演那天正值上海头伏,气温火热滚烫,观众热情不减,全场座无虚席,最后连为市台办领导预留的位子都被占座,只好另做安排,火爆程度可见一斑!许多观众是看过第一版“海棠”的,照理“炒冷饭”,炒饭没了香头,米粒没了嚼劲,软绵绵,糊哒哒,不堪下咽,接着“江郎才尽”、“偷懒”、“圈粉”之类的词语就会接踵而来,甚至会有人说:反复嚼着自己牙缝里剔出的“牙慧”——恶心!

 

 

       以上这样的看法不但没有,反而好评如潮,大家众口一词:对升级版的“海棠”大加赞赏:戏更加好看了,真的像戏剧了!既有引人入胜的起点、又有跌宕起伏的冲突,多了人心弦的高潮,还有令人惊叹的结局。情节的紧凑和转折的衔接,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鲜活,演绎着上海的社会生活。

 

 

 

       最令我兴奋的是我的一些文友,老领导都亲临现场,为这个剧捧场助兴,卢湾区原区长张载养,卢湾区原区委副书记丁海椒,黄浦区原人大副主任彭维新,黄浦区原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王雅萍都来了,还有上海市老干部局“老小孩”志愿者们都来了,黄浦区老干部局“浦江思源”网宣队的文友们都来了。演出结束,老领导们上台和演员们合影,表示祝贺。

 

 

       更难能可贵的是,演出结束才2个小时,海椒书记就发表了题为《一株海棠植深情——评情景剧<飞虹的海棠>》的千字博文。文中写道:该剧“围绕“海棠老宅”四代人历尽劫波、悲欢离合、艰辛创业的故事。该剧将故事、情节、人物刻画放入一个个有鲜明时代和地方特色的情景中,使得观众在观剧的同时,不由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进而引起共鸣。”该剧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剧的编导和演员们,对两岸的家庭亲情熟悉,对台胞因两岸割裂后的境遇熟悉,对上海发展过程中旧区改造政策熟悉,对动拆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矛盾熟悉,对台胞在上海创业发展的经历熟悉,对台办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作用熟悉。所有的这些熟悉,导致他们在编导时,如行云流水,非常流畅,提升了剧的内涵和质量。”

 

 

 

       “海棠”的升级版成功了,老汉深深舒了口气,把升级版的“海棠”也算为一个剧本,戏谑自己一口气写了三个剧本,玩笑自己生了“三胎”,海椒书记在文中希望我再有“四胎”、“五胎”,看来,很难!一则老汉江郎才尽,自己知道,再加上好故事可遇不可求,要感谢主创团队“烟火气、上海味,现实性”的九字诀,要感谢下笔前连看8戏的“恶补”,就这样了罢,阿弥陀佛!

       我的“杂扯”系列,东拉西扯,洋洋洒洒,整整码了30篇,又臭又长,总算结束了,不好意思,让大家受罪了。老汉在此顿首!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大海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9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9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霜木2024-09-19 14:55:37

    剧,越编越精彩,精益求精;扯,越扯越有味,津津有味;看,越看越兴浓,兴致勃勃。爱《飞虹的海棠》没商量,赞缪教授有水平!

    举报

  • 小草2024-09-19 13:01:55

    曾有幸亲临剧场观看由缪教授编剧的话剧《飞虹的海棠》跌宕起伏的剧情让我思绪万千,两岸亲人的相会硬是没有拼住我激动的泪水。缪教授呕心沥血的文艺创作,真实写照了二岸一家亲和期盼海峡二岸早日统一的良好愿景和坚强决心。致敬缪教授!为您点赞!

    举报

  • 136517303702024-09-19 12:06:57

    缪教授改编原创作品《飞虹的海棠》心里有多纠结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历经呕心沥血大刀阔虎改编诞生的“二孩”大获成功,我也在《上海晨报周到号专辑》进行了报道。采访过程中一位由家人推着轮椅车的96岁高龄的老奶奶抓住了我的心,抓住了我的眼球!老人家就是剧情中的主心骨原型!不顾年老体弱又是酷暑难耐特意赶过来一睹为快…杂扯扯出新二孩,观众如潮滚滚来。思路清晰太有才,一统大业情满怀。为缪教授的佳作《杂扯“码字、出书、写戏”那些事儿》(终结篇)点赞!向缪教授致敬!

    举报

  • 华龙2024-09-19 09:56:29

    精彩不断,赞美无限。

    举报

  • 张载养2024-09-19 08:46:13

    剧虽终 意未尽 人不散 爬坡30峰,坦途已在前;杂扯有了终结篇,相遇不易告别难;码字、出书、写戏,少人能为,大众围观;来来回回那么多,起起伏伏这般玄;刚来喜悦愁又临,才遇寒流花再开;高手大伽真有才,热闹非凡扯不完。 新生的老大狠心掐,只为命定有二娃;剧情单线改为双,场景封闭成开放;烟火气、上海味、现实性,碾碎揉捏变一团;已不只是海棠老宅四代悲与欢,又添海棠邨动迁人家多曲折;人物设定更灵动,已然全新升级版;演出现场好评涌,专家外行齐称赞。 杂扯过后续正聊,有心均可见功夫;大师饱藏满腹才,稍露就能惊四方。 为缪教授的杂扯佳作点赞!

    举报

  • 书虫2024-09-19 06:37:48

    赞缪老师佳作 升级版是质的飞跃/ 天上的星水中的月/ 繁花簇拥下的新蕾/ 有意想不到的感觉/ 主线由单向双跨越/ 人物性格深度挖掘/ 情节愈加跌宕起伏/ 笔下飞出报春喜鹊/ 电视剧竟能这样拍/ 情景剧可以这样学/ 人在舞台循序入戏/ 背景在墙一慕慕掠/ 立体动感精湛激越/ 现代大片尽情赏阅/ 当帷幕缓缓落下时/ 杂扯正是缪师谋略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 未定义0条内容
  • 你没有登录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