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浦江客读史】明代监生历事制如何培养新才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4年03月11号 06点 阅读 10592 评论6 点赞2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北京国子监街的国子监牌楼  (浦江客读史228)

 


【浦江客读史】明代监生历事制如何培养新才
——“资政史鉴”之十三:用人篇(二) 

 


       培育新才,为历代有见识的君主以及名臣贤相所高度重视。荐举和培养新才,实际上是选拔和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永保江山社稷延续和兴旺发达的头等大事。当然,玉不琢不成器,新才不在实践中磨炼,是难以胜大任的。如何在实践中磨炼新才,明代创立的的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是一项培养新才的重要教育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

       明朝在一片凋敝景象之上建立,百废待兴,重建任务极其繁重,人才问题是面临的最大问题。明王朝建立之初主要有三类人才:一类是随明太祖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百万官军,这些人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治国安邦的才能;第二类是元朝旧官吏,不少人因有腐败习气而使朱元璋厌恶,难以重用;第三类是散处林野的儒士,主要靠荐举方式选拔其中贤士为其服务。然而,明初荐举的人才不仅在数量上难以满足而且质量上也难以保证,同时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的弊端渐渐显露,明王朝急需按自己的意志来培养适合其统治需要的新一代人才。

       对此,明太祖朱元璋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后生年少不曾经过磨练,往往自负其才而办事不谨慎,血气方刚意气用事,很少有不生事扰民的。还是应该让他再学习,培养其道德情操,改变气质,等到学成以后再加以任用。”他还认识到:儒生专习书史,不谙吏事,一旦任之以官,“多为滑吏所侮,乃命于诸司习吏事”,提出必须注重对儒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确是切中时弊而又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

       为此,朱元璋独辟蹊径,首创了一种新的官学教学模式。洪武初年,朱元璋在国子监中,通过设立实习历事制度加快了人才培养选拔的步伐。

 

 

(左图)国子监监照·学历证书(右图)国子监教材《性理大全》、《御制大诰》

 


       所谓国子监,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晋武帝司马炎始设国子学,至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明朝国子监创于明太祖初定金陵之时,太祖建都南京后,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洪武二十六年(1393),此时南京国子监学生已增加到8000多名。永乐十八年(1420),明迁都北京,改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于是明代国学有南北两监之分。永乐二十年(1422),南京国子监达9900多人,盛况空前。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

       所谓监生历事制度,是明朝国子监创立的教学制度,它可视为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

       首先,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原国子监对率性堂(毕业班)的学生实行积分法,以计算成绩。这样,一个优秀监生从入监到毕业,至少得花四年学习时间才能毕业,而一般监生都需要花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毕业。这势必使大量的监生长时间淹滞在监中,缺乏锻炼机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浪费。鉴于这种弊端,朱元璋决定彻底改革。洪武二十九年四月,他“令吏部以次录用国子监生,毋使淹滞。”六月,又“令监生年长者分拨诸司,历练政事”,同时要求各大内“教之政事,勿与狠杂差遣”。

       洪武初年,朱元璋频繁地临时委派国子监学生到诸司“历事”,使这些学生得到了锻炼提高。如洪武元年正月“遣(国子生)周铸等一百六十四人往浙西核实田亩,……定其赋税。”洪武二年,“择国子生,试用之巡行列郡。举其职者,竣事复命,即抉行省左右参政,各道按察司金事及知府等官。”“洪武九年八月,“又分遣国子生修岳、镇、海、渎祠”。洪武十六年九月,命国子监生分行天下,清理军籍。

       其次,丰富学生的实践内容。明代监生历事制度为学生提供许多实习岗位,有不同的层次,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方面,借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1)历练文书写作。监生主要在中央一些机关,如户部、礼部、刑部、工部、督察院、大理寺等部门誊写题本奏章,逐渐培养处理政事的实际能力,为将来走上行政职位打下基础。(2)历练办事能力。历练办事是对监生的高一级要求,被拨历(分拨各衙门历事)到南京、北京两地的各军政衙门进行历事,从事不同的政务。

       这种实习分布面非常宽泛,办事的工作也非常详细而且繁琐,主要分诸色办事和外地办事两种。诸色办事包括清理黄册、清点军户及清查逃军、书写诰敕制诰制诏、登记钱粮等财政数目、为礼部写民情、押送俸银等政务。外地办事包括随同御史出巡、到州县清理良田、稽核税粮、分行国内督修水利及清查黄册等。洪武二十四年,选派监生中有练达政体者639人,命行御史事,稽核天下百司案牍。国子监生们所进行的这些历事,为明初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上图)南京国子监遗址(下图)北京国子监遗址

 

 


       为保障监生历事制的落实,明王朝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措施。一是对国子监的学生实习历事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洪武时期,监生拨历(分拨各衙门历事)以“年长”和“学优”为条件。只有学习好的才可以出监历事,而学业优则是需要时间的,没有在监学习一定年份的,是不可能学习优良的,所以学优必年长。

       二是严格历事程序。拨历的具体方法称为“上序”,首先根据在监时间长短来决定次序,即将预备拨历的监生按照其坐堂月日统一登记排队,并要查证是否有旷课和其他违规行为。坐堂监生要在每月月末将本人支馔月日,记在纸上,称为“序单”,呈送本堂,本堂查通知薄核实再送绳愆厅,对违反监规者,由监承总为扣算。最后由典籍厅查核是否背讫学规、查实支年月是否属实。

       三是严格历事分类标准。监生历事有“正历”和“杂历”之分,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政务”。所谓“正历”是指在五府、六部、督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历练政事,从事政务,做一些有行政决策权的具体政事,并有签署公文的权力。而“杂历”则是指在诸司写本、办事,没有政务,做些一般的文书工作,没有行政决策权。监生在被遣历事时,是根据学习成绩的优劣或入监途径来进行排序。

       四是严格历事政绩考评。洪武时期,即制定了历事考核法,规定监生历事三个月后,历事的衙门对其进行考核,写出评语,考绩分为勤谨、平常、才力不及和奸顽四等。监生正历的期限,前后规定变动数次,基本上以三个月为标准。监生在历事期间,是根据政绩进行评分的。政绩优异遇有空缺即可拨历,政绩平庸则要继续历事或回监继续学习。

       纵观明王朝的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应该说是一项富有创新性的教育制度。以前历代王朝培养太学生,都是把学习和考试作为授官的标准,而国子监却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监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接受实习,从而缩短了监生从书本到现实的距离。它还把实践与出身(录选者所规定的身份、资格)结合起来,注意培养监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这样,就可以使他们早日熟悉未来的工作,监生通过历事,可以较广泛地接触实际,与现实社会早日接轨,这就为明代培养了大批实用官员。明朝国子监实习历事制度,与西汉的“太学生出仕制度”和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三舍法”并称中国古代官学教育三大改革,在历史上影响很大,至今可以给当代的教育制度和公务员培训制度以启示。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5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5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小草2024-03-11 16:35:55

    为曹老师精彩佳作点赞!曹老师才华横溢,博学多才!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哪能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向曹老师学习!谢谢曹老师!

    举报

    浦江思源 谢谢小草的热情鼓励!浦江思源是个好学校,老小孩网是个好平台,我们都在好学校、好平台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浦江客) 举报

  • 书虫2024-03-11 12:22:30

    转发浦江思源缪教授的点评:国子监的教育价值,得到当代社会的广泛认可。通过历事环节来育人用人,是一种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极好的手段和方法。值得借鉴。 曹老师的文章总是让人耳目一新,富有借鉴作用。建议推给教育部门的有关领导。[玫瑰][微笑][强][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举报

    浦江思源 谢谢缪教授的精彩评论!教授自有教授的妙评——通过历事环节来育人用人,是一种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极好的手段和方法,值得借鉴。点赞并感谢啦!!!(浦江客) 举报

  • 136517303702024-03-11 10:16:03

    勤谨监生挑大梁,奸顽平庸再回炉。见习历练初长成,固我江山万民福。曹老师的佳作【浦江客读史】(228)《明代监生历事制如何培养新才》让人读后颇受启迪。这是我国当今实行的国家行政学院包括干部、部队军官见习制度的古代雏形。历史也充分证明了干部人事选用,关乎江山社稷的巩固,关乎边关国门的安定,关乎民生福祉的落实。作品用详尽的史实,将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绚丽华章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们不能以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不能一提到古代就是封建社会帝王将相。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沧桑,就是不断汲取前人的精髓与经验教训,不断在原有的机制上创新变革,才能与时俱进、才能繁荣昌盛的。为曹老师的佳作【浦江客读史】(228)《明代监生历事制如何培养新才》点赞!向曹老师学习致敬!

    举报

    浦江思源 谢谢开凯的精彩评论!你的点评透辟丰满,金句迭出!好诗——勤谨监生挑大梁,奸顽平庸再回炉。见习历练初长成,固我江山万民福。好句——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沧桑,就是不断汲取前人的精髓与经验教训,不断在原有的机制上创新变革,才能与时俱进、才能繁荣昌盛的。点赞并感谢啦!!!(浦江客) 举报

  • 石腊红2024-03-11 10:01:10

    识人用人乃治国之重要举措。明朝国子监创立的教学制度,是中国古代大学培养官吏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中不乏有可借鉴之处。佳作阐述清晰、透彻!点赞!

    举报

    浦江思源 谢谢福生的精彩评论!识人用人,治国重策;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点赞并感谢啦!!!(浦江客) 举报

  • 张载养2024-03-11 08:51:36

    中国历史不只是年代久,涉及面广,给后人(国人、老外)的启示也多。除了留有大量古迹史籍,还有众多曹老师这样有学问、很热心的智者,总能给我们源源不断、循循善诱的解读和讲述。 育才、荐举、选拔的重要,世人皆知,历代都晓;明代的监生实习历事制度,又别具一格,颇有创意,成为培养官吏的重要举措。其中,专习历史、注重实践、多岗实习、业绩考评等,不仅当时有效,一改任人唯亲唯近、重学轻践的弊端,对现时和长远也很有教益和借鉴。 中华文明真是博大丰盈的宝库,简直是应有尽有;稍加挖掘,关照现实,加持新意,定会大大地有助于当今,推进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 为曹老师读史佳作《明代监生历事制如何培养新才》点赞!

    举报

    浦江思源 谢谢张区长的精彩评论!用这么多文字来作点评,让人感动!张区长作为一区之长,对育人用人深有体会,故能以史为鉴,悟出千古之理,引发大家强烈共鸣。点赞并感谢啦!!!(浦江客) 举报

  • 书虫2024-03-11 08:17:52

    赞曹老师佳作 国子监重历事制/ 培养官吏创新意/ 上岗之前先实习/ 欲观真才与能力/ 自古文章出状元/ 洋洋洒洒注于笔/ 纵揽天下民生事/ 脑海氤氲书生气/ 缺乏锻炼好时机/ 亦是误国之大疾/ 关系江山与社稷/ 斗转星移光阴急/ 程序标准成系列/ 严格考核落政绩/ 理论实践相统一/ 古往今来以启迪

    举报

    浦江思源 谢谢王部长的精彩评论!这类史论文章以诗来点评,难度极高。此诗评简述历史,深入浅出,拓展文章的思想深度,实属不易。点赞并感谢啦!!!(浦江客)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