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我写繁花(三)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4年01月31号 23点 阅读 10709 评论14 点赞4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社会行进的节奏实在是太快了,昨天还是满目霸屏的《繁花》评说,随着《繁花》的剧终,几乎也要寿终正寝了。这也影响了我写我的繁花的积极性,以至于打不起精神来往下写。只是,90年代初那段历史可以大写大悟的历史,不是一部《繁花》所能一网打尽的,因为正是经过了那个年代的阵痛,既有新生儿的诞生和成长,更有旧事物的毁灭和死亡,很多人就如我们看到的《繁花》中宝总的命运一样,从头至尾,欢腾雀跃,红过,紫过,最终回到出发点,画了一个零。

 前天,我原来工作的一个朋友圈正好聚会,我们都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好久不见,自然就会聊起《繁花》。他们也将自己身边的因工作而接触过一些人和事,与《繁花》中的一个个的过客去对应,说繁花真的刻画当年的人物是入木三分,因为,他们仿佛就是当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了。下图为元月27日与同事在南汇宣桥(宣中路298号)云栖兰亭开放式养老公寓聚会留影。

        

 我在公司参加供应商大会,或者参加采购委员会评审采购报价等工作。公司供应商大约有近200家,并且不断在更更新、淘汰和变动之中。有同事说起,有一位没有一丁点儿背景,白手起家的浙江D老板,是做标准件和强力螺钉的,当年到我公司来推销产品,就是《繁花》范总的一个模样,一口夹杂上虞口音的浙江普通话,一句一个点头哈腰的姿态,还有满脸逆来顺受的笑容。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为了公司标准件的最大供应商,挤走的是几个公有制的上海标准件NN厂。这又让我想起,当年的一位大学同学,他原来就是双阳路上的上海标准件四厂,结果也下海自营标准件,做起了小老板,至今。

         

 回想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是乡镇企业兴起,又是企业内部转制,又是三项制度(用工、养老、住房)改革,又是产业结构调整,又是农民工兴起之初,社会之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记得当时我在公司的人事劳资处工作,看着公司的一道道工序外协到乡镇企业,看着一批批工人因为要完成“下岗指标”而被敲掉“铁饭碗”,看着企业的食堂、托儿所、幼儿园、乃至职工医院、技工学校等等的后勤被硬生生的“剥离”,走向社会化。正是在这样的国有企业转制的大背景下,才有了中国重开股票市场,给予了平民百姓一次“认购证”发财的机会。

 记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曾经有一个穿着破汗衫,踏拉着拖鞋来来我公司来买柴油机(发电机组)的客户。那个时候,公司的产品还在计划批产、统购统销的边缘,刚刚为走向市场经济打开一个门缝。谁有能耐拿到一台柴油机,就是发了一笔财。这位当初靠拿公司柴油机起家的客户,最终成为某某工程机械厂的老板,一跃成为工程机械大户,公司的配套单位,还上市成为股份制企业了。不过十多年的功夫,这舞台的角色完全颠倒了过来,公司得看着他的颜色行事了。他的主要配套选择了更优秀的潍柴,配套我公司的发动机最终成为了他的一种施舍,以表明他还铭记着他当年发家的历史。这就让我想起范总不忘汪小姐的恩情,守夜深圳,帮助汪小姐拿下第一单的报恩情景。这样的《繁花》范总绝不是一个二个,因我公司成就的就有不少。包括上面提到的浙江D老板。我同事说,可惜老板疲于奔命(富二代不想干,老板只得自己干),去年终于刚满60就突然倒下,去世了。

 一桌子同事吃饭,男人会聊范总,女人的话题就自然集中在《繁花》中的几个女人身上了。都说饰演至真园老板娘的辛芷蕾本不漂亮,是导演王家卫的电影摄影手法的电视剧拍摄,光影衬托出了辛芷蕾最精彩的那部分------头颈。呵呵,你一定看到每每李李出镜,都是从脖颈开始的美丽。

      

 要我说,东北姑娘真是美丽的。记得年轻时去大连出差,眼前走着的姑娘都是窈窕淑女。你看,那要身材有身材,要腰姿有腰姿,一步三摆,摇曳生姿。但是,她们回过头来,吓你一跳。因为,东北姑娘的打扮喜欢涂脂抹粉,化浓妆。曾经在大连看到一姑娘,整张脸就是一个孙悟空,真有点妆不惊人誓不休的架势。不过,话又得说回来,据我去哈尔滨农场的嫂子说,东北媳妇怀孕都有日啖几粒生花生米的习惯,加之东北的水好呀,所以,东北姑娘的皮肤白嫩细腻。不过,今天刚看到一个报道否认了嫂子的说法,说秦海璐在人民大会堂素颜出席人大会议,脸上有痘痘哎。呵呵,一位未婚女士,也许正常。

 不管怎样,在93、94年我在万国证券营业部坐机构大户室时确实也认识过一位东北姑娘,高高的个子,细细的条干,周正的鹅蛋脸,白皙的肤色,唱得一腔的标准美声。她是营业部客户S经理的女朋友,两人经常窝在一起,常常收市了,叫上我们去喝小酒,吃晚饭,K歌。也就是像玲子开的这样的小饭馆儿吧,记得常去的是外国语学院东体育会路上的那一家,时间常了,不是《繁花》提醒着,倒也忘了。

      

 据说《繁花》写的李李,是从东北闯深圳去了,结果被朋友出卖落入风尘,又在风尘结识贵人而投身证券营业部门工作,结果因结识的贵人投资失败跳湖,她最终来到上海黄河路,谋划下套宝总以报当年之仇。不知何故,李李被怀有醇厚善良之心的宝总所迷惑,不但不再报仇,还出手相助,最终落得自身出家,青灯拌月。可我知道的那位万国客户经理女朋友的东北姑娘,虽不是李李的命,但经常看到她脸上的青块紫斑,就知道又挨“准老公”的揍了。至于,这男人为什么要揍他,我们也实在看不明白的。因为姑娘总是慢声细气的,倒是那经理,经常听他说起,他在西南地区当兵时,三天两头去老乡家里偷鸡杀了煮来吃。这在当时,听到这样的故事真的觉得有点天方夜谭,不是人民子弟兵爱人民么。但是,见他那副坏坏的,痞痞的样子,想是干得出这样的事儿的人。姑娘守了经理两年多,实在忍受不了他的拳头,最终选择了离开。

 剧中,李李的贵人A先生始终没有露过面,却总有一个阴影,影响着李李的行动。其实,在我的投资生涯中,也有类似于A先生这样的人物。他曾经是公司政治学校的校长,一位对证券投资颇有研究的成功人士,这里称为Y先生。93年底,我带领19位同事在上海财经大学脱产进修了4个多月,94年回到公司,被安排与Y先生一起负责公司的证券投资工作,Y先生负责B股交易,我负责A股交易。公司另外招聘了一位大学生负责外币期货交易。我到现在都没有明白当初为何看中我,让我去做证券交易工作。只知道Y先生借手工会向公司职工推荐了“原水股份”等法人股票及其B股,并且参与了公司96年B股的招募工作,等等。从94年到96年,上海股市经历了至少两次大幅的升跌,最高1500多点位,最低384点位。而当时Y先生正坐在延安中路延安中学门口的红色小城堡二楼的大户室中,他边上坐的是当时风靡全上海的股评家忠言先生。当时的忠言先生正在为江西财经大学教授马晓做炒股的社会鼓动口舌配合。就如《繁花》,也正在这个时候,包总参与的某服装公司的上市与某某购并题材的操作。我不知道《繁花》描写的是否这一段历史。但是,我清楚地听Y先生介绍,当初是哈医药股份公司的老板拿出了3000万的资金交给马晓,他要求马晓将哈医药的股票价格能够炒作上去,因为正确的理解是股价反映了股票的价值,以及公司的经营业绩与未来。当时哈医药的股价大约在5元左右吧(384点时跌至3元左右)。但是,马晓告诉哈医药老总,你这个股票没有题材,不方便炒作。“炒作是需要题材的”,似乎这句话就在《繁花》中原话照搬了。马晓说,他要用这3000万的资金找一个又题材可以炒作的股票,为哈医药做投资收益。马晓选中的是界龙股份。    

 界龙,杨高中路上的一个原来浦东的乡办彩印工厂。什么题材?新兴行业、浦东概念、房地产概念、B股概念、免税概念,收购概念,等等等等,于是,一个上市开盘10元左右价位的股票,一直被炒作到了32元,甚至一度被交易所红马甲掀掉了“盖板”价位,而此时股市的大盘指数正从1500点向下跌至最惨的384点。据Y先生说,市府特地找了马晓,马晓拍着胸脯说,一定扛住界龙的价位,不让投资者失利。就这样,马晓一直扛着价位,直到估值重新回到千点以上才出货清盘。

 就在这个时候,我带着公司最初的200万元资金坐进了万国证券某营业部的企业大户室。根据股票异动的判断,我就买了界龙实业股份。记得,当初股评家忠言先生在静安寺某剧场的股评会上就是以我公司炒股为例,说某单位炒股,一天开一辆桑塔纳回家(当时一辆普桑大约20万元左右吧)。当然,这时候公司已经追加投资到2000万人民币了。

 人总是在低潮的时候才能看清一个人的真是面目的。就在股市再次探底的时候,我知道有人到老总那儿去打小报告。为此,96年我主动要求撤离金融投资岗位,当然这里面不仅仅是股市低迷的原因,更有公司高层借用公司金融投资的失利(主要是外币汇率期货交易)而进行权力斗争的结果。我走的时候,留下最多的A股是中石化1.9元,马钢1.7元,中百一店8.9元,东方明珠19元,及其一万股配股(最后在2001年以45元清仓)等等。

 就在我回公司的第二年,股市再火。根据董事会的决定,只要盈利就走。Y先生抛售了所有的A股,撤资回公司。公司根据A更有收益,奖励了他3万元。而Y先生原先负责的B股交易,也因为风传AB股并轨的消息一跃而起。我不知道公司B股投资的具体的情况,只风闻Y先生几乎所有的家当都在B股上,所以,Y先生也应该是赚了个盆满钵满。后来听说Y先生在浦东买了一套高层的楼房(原来住公平路公司联建的大楼17楼,我还帮他装修房子,将所有的木料、地板人工吊了上去的)。只是后来他退休了,我曾经在杨浦大剧院旁边的小弄堂处看到他,人有点瘦。他告诉我,他患糖尿病,他的女儿亲家住在这儿,他是来看看的。再不二三年,传到耳旁的消息却是Y先生跳楼走了。啊呀,这不,看了《繁花》,那卢美琳的老公虽然不是因为炒股失败跳楼而亡,那也至少是炒股失败,无意中坠楼死亡吧?

 

 再有细说,Y先生是因抑郁症而跳楼的。这一点我又有点想不明白了。最早吧,天天给我们上政治课,马列毛,头头是道,这也会抑郁?后来吧,自己狠狠地发了一笔财,也可以一生用不完了吧。股市跌,心情不好,赚了钱也心情不好吗?看来,远离股市,远离尘嚣,才是真好。

 80年代末,90年代初,风雨飘摇,可以写的太多了。不然,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这代人死翘翘了,那可真没有人说真的事儿了。毕竟,现在上海的一切都是上海的一代产业工人用血与生命换来的。

 三四十年了,包括现在,我走过这条曾经喧哗,彻夜不眠的杨树浦路,现在冷清寂静,却又遍载绿树,繁花四处的杨树浦路,总免不了为那些逝去的岁月,为那些曾经赖以生存的地方而啜泣与悲哀。

 就是这样一个没有写尽那个年代的《繁花》,却还不能被一些人容忍,说真道假。也就那么一个好不容易跻身于热播时分的《繁花》,眼看着可以让操沪语的上海人吐气扬眉一下下,却还是不敌海参、装修、二人转。不就是一个操上海话的电视剧么,可不是有那么多的《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刘老根》,等等等等,扳着手指数都数不过来的“方言剧”,话都唠得像老太婆的裹脚布了,也没有人说臭呀!还香着呢!因为都是治国治家的大道理呀么!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49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49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四味2024-02-21 12:58:18

    抑郁症,先是睡不着,然后失重,感到自己在飘浮,感觉很想往下跳、着地!……所以,睡觉很重要!

    举报

  • 郑鼎文2024-02-07 11:59:49

    文艺作品源于现实,高于现实、

    举报

  • 秋沙2024-02-02 08:32:33

    谢谢您黄老师的分享!繁花热播咱没看,观老师的佳作(繁花)赞!赞!赞!有待观看!

    举报

  • 王勤2024-02-02 05:39:31

    黄新老师的经历是繁花的又一个剧本,聊起来津津有味 。

    举报

    黄新 谢谢王勤老师到访!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个年代,多少国企转制歇业倒闭,多少工人下岗回家,要写的东西可以是很多很多的,《繁花》只是其中之一,只不过是按个年代中个别人发家致富的一个缩影,并不代表着其背后多少家庭的苦逼,更不是那个年代的全部。为《繁花》喝彩,因为它还是比较真实的还原了那个年代的局部。要不然,等我们这代人走了,那个年代还不知道后人怎么写呢!历史为后人所用,一定会被歪曲不少的。谢谢老师!问好老师! 举报

  • 秋华2024-02-01 13:42:51

    佳作欣赏拜读,谢谢老师介绍分享!

    举报

  • 徐建国2024-02-01 13:41:56

    当时的价格双轨制,造就了一批老板,也确实毁掉了一批干部。

    举报

    黄新 确实!更苦透了百万上海普通的下岗工人百姓的生活!这个很重要。这就是繁花个别人发财的政治经济背景!可就是没有人真实地去写,去记录。 举报

  • 顶呱呱2024-02-01 13:21:55

    看来黄新也是“江湖上见”的朋友!

    举报

    黄新 谢谢丁老师到访留言! 举报

  • 长欣2024-02-01 09:56:40

    黃新老師早上好!谢谢佳作分享!电子版的“繁花”我都没有好好看过。希望中国还是溶入世界,不要以为世界离不开中国。長江的水不会倒流。改革开放才有前途!

    举报

  • 岁月无情2024-02-01 09:23:14

    还是一的不少看点!

    举报

  • 童心2024-02-01 09:00:54

    一部《繁华》引申出黄新老师这么多的思考和人生职业经历,可知《繁华》故事情节还是和很贴合那个时代,并契合那时上海人的生活,怪不得一经播放,就火得不得了。黄新老师能写,连续三篇,每篇的洋洋洒洒一大篇,为黄新老师点赞!

    举报

  • 占峰2024-02-01 06:47:58

    老兄能写,更是能人。

    举报

  • 叶惠麟笔名叶子2024-02-01 06:06:43

    黄老师说得好,写得要,展现了上海人的真情真实!拜读分享,谢谢老师的讲述和介绍!叶子

    举报

  • 阿Z2024-02-01 05:58:07

    不就是一个操上海话的电视剧么—— 精辟,概括,更有拿了丰厚报酬众多出场名人,引导吹捧。不进榜首也难。包括华师大李志林股评,当初你黄新有今时的文品,若写股评,也都一样可天天见报。不逊那些评论家

    举报

    黄新 老师知道忠言先生就是李志林!哈哈,他就是一副磁性的好嗓子,极具煽动性。那个时候我就坐在他的旁边。可是他是马晓的御用吹鼓手,但是他根本不知道马晓每天界龙的收盘价做到多少。所以他都是跑的短差,一天进出,常常在马晓洗盘是扔掉筹码。所以他在界龙上根本没有发财。而他本人喜欢丰华、英雄、一铅三支笔,经常持有这种股票。所以94、95年,忠言先生的投资是亏的。所以,股评家都是吹鼓手,他要会投资,他还来开什么课?推广至今,那些做广告上课的专家就真是砖家了。谢谢老师的留言!对,李志林,华师大哲学系?的教授。 举报

  • 月影2024-02-01 04:27:27

    “繁花”让黄新老师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感慨万千。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