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11月19号 05点 阅读 10286 评论19 点赞5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有看头!闵行TODTOWN天荟 记莘庄地铁站南出口新开通人行天桥
清晨到莘城中央公园早锻炼,我喜欢从地铁北广场进入,向南穿越至南广场后便可直达目的地。今天(11月18日)一早,当我在地铁车站进入到南广场的人行天桥时,突然发现在天桥的右侧打开了一个通道,且有很多行人从这里右拐进入。好奇心让我顺着人流鱼贯而入,在一个左拐后,就可径直走到原来的楼梯处,下楼梯便进入了南广场。经打听,这是昨天刚开通的一条新的人行天桥。新人行天桥的开通,标志着闵行TODTOWN天荟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莘庄地铁站南广场出入口
▲莘庄地铁站北广场北2口出入口
曾记得,1996年12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莘庄站投入使用。翌年,莘庄站上盖修建“小红楼”投入使用,成为莘庄标志性地标。随着莘庄的飞速发展和莘庄站的改造,5年前,莘庄站上盖建筑“小红楼”拆除。那种回忆,当是满满的喜悦和自豪。 因为清晨,过往行人较少。好奇心让我多次徘徊在这新旧两条人行天桥上,细细地观察莘庄地铁站的新变化,感怀地铁人的付出和爱心。 东侧的老人行天桥上,面貌基本依旧。迈步天桥上,一种怀旧的心绪油然而生,虽然上方的钢架篷依然雄伟,感觉地上的防滑垫有点沧桑。走到南面,原来的几家店面已关门大吉,甚至有两家已摘去店招。看来,这条历时多年的人行天桥,关闭日期已经不远。
▲老人行天桥的店铺
▲老人行天桥的店铺
西侧新开通的新人行天桥上,则是焕然一新。宽阔的大路特别空旷,路上的立柱还待装修。平坦的地面一尘不染。两头边上的扶栏简陋中透着暖意,可以让需要的行人搭上一把;白墙上的方向标志简明规整,可以给陌生的行人指明方向。 站在莘庄地铁站南出口的这条新开通的人行天桥上,可以展开更大的视野。莘庄地铁站上盖工程的繁忙施工景象可见一斑。虽然还是清晨,这里的工人早已上班。他们或在清理现场,或在搬运材料,或在操作施工。据业内人士介绍,为了配合TODTOWN天荟铁路大平台的施工,已经服役20多年的老人行天桥需要拆除。现在我所在的这座新人行天桥,就是为了莘庄地铁南广场乘客正常通行需要而建造的。
▲在老人行天桥上眺望新人行天桥
▲在新人行天桥上向西眺望
人行天桥下的铁轨上,常有列车飞驰而过; 人行天桥上的高楼间,一轮红日霞光万丈。 走在这条新开通的人行通道上,我听到了莘庄这座古镇迈步主城副中心的脚步; 走在这条新开通的人行通道上,我看到了闵行这个城区展现创新大发展的前景。
▲新人行天桥
▲新人行天桥
TODTOWN天荟又称莘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将采用公共交通导向型发展模式,建造地上、地下共计约70万平方米,集出行、居住、办公、文娱、商务、社交、休闲等为一体的新一代枢纽综合体。 该项目也是国内首个在既有运行的铁路及地铁线路上进行开发的上盖工程。由于地铁莘庄站为地面站,其核心特点是与地铁莘庄站建筑无缝衔接,在离地14.55米高处建造一座上盖大平台,整个大平台由铁路大平台(横跨铁路金山支线和沪杭客运专线的轨行区)以及地铁1/5号线上方大平台两部分组成,建成后的整个大平台将“缝合”原来被轨道割裂的莘庄南北城市界面,重新挖掘土地价值,焕发城市新生。 根据TODTOWN天荟整体的设计规划,出入莘庄站的人群将通过天荟商场,实现公交、地铁、出租车全室内无缝换乘。而今天开通的这座人行天桥也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新人行天桥
▲还在运行的老人行天桥
文:杨克元 图:摄于2023年11月18日清晨
|
信纸作者:杨克元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