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去思南公馆见证文化赋能城市街区 ▏张载养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11月15号 05点 阅读 11175 评论4 点赞3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思南公馆氤氲着的浓郁文化氛围令人陶醉

 

 

去思南公馆见证文化赋能城市街区
——《海上思南》卷首语(7)

 

 

张载养

 

 

编者前言


       曾经风云际会的思南路,底蕴深厚。这片享有“中国第一座露天博物馆”美誉的历史街区,生长了百年的老宅群落,集中了上海最多的花园洋房品种。名仕旧居的保护再利用、梧桐绿荫鹅卵石墙的文创活力,彰显了思南街区探索实践文学艺术与生活的巧妙融合。在梳理历史文脉、做厚人文内涵的基础上,这片街区逐步由商业载体向开放共享的公共文化平台转型,一座座花园洋房住宅群,化身为摩登开放式城市俱乐部。

       从思南读书会、赏艺会、城市空间艺术节,到露天博物馆、夜派对、美好书店节等一系列品牌项目,思南公馆不断创新丰富内涵,培育了优质文艺资源在“文化思南”凝聚,也让“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成为现实,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和蜚声国内外的文化名片。

       正如《海上思南》杂志的创建人张载养先生所言:“城市更新固然要适应新的需求,拓展新的功能,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保存“遗传基因”,传承历史文脉。这在上海这样有着鲜明历史特征的特大城市,在思南公馆这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尤其如此。因为这里有被岁月的尘埃遮盖的历史遗珠,要用敏锐的慧眼去找回;这里有被功利的喧嚣麻痹的文化精灵,得用脉脉的温情去唤醒。”

       今天,我们继续发表张载养先生的两篇《海上思南·卷首语》,希望引起大家对城市建设中的文化赋能和家庭教育工程的思考,以聆听由各位老年朋友的意见和想法,深度沉浸式地感受我们城市的魅力。

 

 

游客们在欣赏由思南公馆等单位举办的“幸福是彩色的”主题摄影活动获奖作品

 

 

第十期(2015年秋季刊)卷首语

 

       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婴儿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家教就伴随着满屋的温馨、百般的呵护和殷切的期望,开讲它的第一课。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春节团拜会上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价值准则和精神基因,它既蕴含着先人们的踪迹和积淀,又影响着后辈们的言行和成长。在中国这么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好的家教、家训、家风一直浸润、弥漫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望不到尽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很多千锤百炼、脍炙人口的家训、格言,也珍藏着不少亲切感人、意味深远的家书、箴言。这些无比珍贵的人生体验和智慧结晶,凝聚了先辈长期实践与思索的感悟,体现了各个家庭或家族的良好家风,具有永恒的借鉴价值。
 

       一些名家望族都非常看重对后代的教育培养,古代南北朝的颜之推、宋朝的陆游、清朝的朱伯庐,近代的曾国藩、傅雷等,都是这方面耳熟能详的楷模。与思南路十分有缘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一生宽以待人、律己甚严,他不仅把自己精湛的表演艺术传给诸多弟子和孩子,同时把梅家谦虚谨慎、俭朴随和、乐善助人的淳朴家风传给了子孙后代,让人敬慕不已。

       好的家教和家风,也不一定就出自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书香门第能出圣人贤达,平民百姓家里也会走出社会栋梁。在偏远的穷乡僻壤和都市的窄街小巷,我们也能常见很有温度、令人动容的感人善举。家教、家风与家境没有多少关系。很多十分传统的普通家庭都知道,万贯家财不如良言传世,好的家风恰是金不换的传家宝。家教也不只是说,更多的是做,很多长者并没有太多文化知识,也不擅长言辞说教,他们正是靠着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诱导着孩子,形成和传承良好的家风。

       好的家教家风,不只对一个家庭很重要,它也会成为向社会辐射和传递的正能量。薪火相传的一个个好家风,宛如枝繁叶茂的一棵棵参天大树,能汇成一片片经得起风雨的浩瀚树林。正所谓:家风正则民风纯,民风纯则国家兴。我们热切期盼爱国敬业、明礼诚信、克勤克俭、文明友善的良好家风,像那盛夏酷暑中的习习凉风,吹拂万里神州,滋润亿万国人,荡漾中华大地,装点绵绣前程。

 

 

著名作家经常在思南公馆举行作品介绍演讲活动,每每观众满座。

 

 

第十一期(2015年冬季刊)卷首语

 

       城市更新,近来成了一个热词,前不久的第二个“世界城市日”更是让它再次升温。这也难怪,城市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但城市也给生活带来不少烦恼,“城市病”困扰的不只是中国,在医治这一顽疾的众多选项中,城市更新似乎成了最被看好的有效路径。

       不过,同样是面对城市更新,我们的际遇似乎不大一样。欧美国家的城市更新,通常是在大规模的城市化之后,又经过一段沉淀和反思,然后再较为从容地展开的;而我们的城市更新,却是与大范围的快速城镇化同步推进,有点匆忙上路、半途"撞车"的感觉。更何况,如今的城市更新追求的是有机更新、动态更新和多元更新,它不只是形态与外延的变化,更是功能与内涵的升华;不再是伤筋动骨的“外科手术”和改天换地的大拆大建,而是更多地采用低影响、微治理的“针灸疗法”,着眼建设用地规模的“负增长”,期盼 “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的“逆生长”。

       城市更新固然要适应新的需求,拓展新的功能,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保存“遗传基因”,传承历史文脉。这在上海这样有着鲜明历史特征的特大城市,在思南公馆这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尤其如此。因为这里有被岁月的尘埃遮盖的历史遗珠,要用敏锐的慧眼去找回;这里有被功利的喧嚣麻痹的文化精灵,得用脉脉的温情去唤醒。这种找回和唤醒,不能象外滩一幢百年老建筑前不久所不幸遭遇的那样,先是“被刷脸”,后又“被清洗”;也不能仅仅是被当作文物、古董,作个展示,让人观赏;更不能喜新厌旧,贪大求洋,牵强附会,画蛇添足。我们所要的有机更新,是将城市视同一个有着内在活力的生命体,在掸去蒙面的灰尘、剔除缠身的蔓枝之后,重显当年的容貌,吸吮今日的滋养,焕发新的生机,让旧城在更新中破茧再生。如今的新天地、思南公馆和田子坊、八号桥,也许正是人们所期待和乐见的城市更新的颇具差异又殊途同归的案例和范本。

       既有城市的更新还在持续进行中,后起的城市也会面临更新的任务。城市的建设和更新都要以人为本,把更具人性和活力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把人们的认同感、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作为评判得失的标准,努力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更能吸引人、打动人、温暖人,蕴含和洋溢持久的魅力。

 

 

思南公馆经常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讲座,引起观众极大兴趣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0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0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黄新2023-11-15 21:45:02

    拜读!分享!

    举报

  • 136517303702023-11-15 09:55:43

    由曹老师编辑的《去思南公馆见证文化赋能城市街区——海上思南卷首语》(7),见证了卢湾区老区长张载养先生,对于发展建设包括思南公馆在内的巨大奉献。如何让城市更美好,如何把城市变得更加魅力四射,张区长作了辛勤而有前瞻性的探索。卷首语(7)也是张区长对城市文化赋能当下和前景规划的高度、精辟的凝炼与概括。经久不衰高朋满座,越来越多的文化人,精英阶层,名作家荟聚思南公馆研学交流互动,已然成为黄浦区乃至上海市的一张含金量极高的名片。为佳作点赞!向辛勤编辑此文的曹老师致敬!向张区长致敬!

    举报

  • 童心2023-11-15 09:08:08

    看两篇张区长在2015年发表在《海上思南》的卷首语,同样的新鲜和亲切,有浓浓卢湾情结的我,对新天地、田子坊、八号桥、思南公馆有着深厚的感情,而这些地方的改造凝聚了张区长的心血,也体现了张区长的格局,让老卢湾的人们享受到了良好的城市改造带给的福利,谢谢张区长。

    举报

  • 书虫2023-11-15 07:27:41

    赞张区长佳作 家风是古老的话题 却氤氲着时尚气息 隧道回响千载箴言 恰似透着深深呼吸 生活积淀人生真谛 岁月亦将美好传递 点点滴滴沁入心扉 浩瀚之林立于天地 家的孕育城的兴起 年轮panxuan得有些急 匆忙上路半途撞车 弯弯曲曲如回音壁 卷首绽开深邃哲理 终于明白自然本意 脉脉温情唤醒精灵 魔都振起翱翔之翼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