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6月01号 10点 阅读 11684 评论9 点赞5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老小孩是一个精彩纷呈、充满魅力的社区。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祝老小孩老师们节日快乐!我到老小孩快八年了,收获满满,充分体验了让你年轻让你行!最近几年,在老小孩社区连续收到好多重逢的快乐和惊喜:我八十年代的忘年交、松江轧花厂老厂长的子女,通过阅读我的讲述,联系上了我,成为微信好友;上海市农委的老领导,通过老小孩社区久别重逢,深入交流三农工作的感悟;松江红村堰泾的老小孩网友——我的粉丝,在老小孩相知,在宣讲时相逢......
人生最美好的是相遇,最难得是久别重逢。最近我又在老小孩社区,与分别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久别重逢,真是令人惊喜。时间回到2021年10月,我在老小孩社区春申晚霞的主页,先后看到徐凤平老师发表的讲述,从《一九七七那遥远的记忆》开始,一篇篇心心相通的精彩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一是欣赏作者的文采,二是特别关注作者本人,他,是不是闵行区供销社的徐凤平老朋友?
我与凤平兄相识,是在供销社工作期间,我那年担任松江区供销社社务会常务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凤平兄是闵行区供销社办公室主任,在上海市供销社系统,他属于办公室主任中的佼佼者,印象深刻,彼此投缘,故我们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比较多。我们有许多共同的经历:当过县广播站的“土记者”;投入紧张的高考复习,从初中生到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我们都笔耕不辍,他喜欢写诗词散文,我偏重写论文。我们当年讨论最多的是,深化供销社产权制度改革,当年一万多人的区供销社,改革进入脱胎换骨的关键时候......
我从他在春申晚霞发表的讲述,字里行间透露出来浓浓的三农情怀,供销社情结,家乡的情愫,跃然纸上,感同身受。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参加了1977年的高考,并有幸被录取到“上海市商业学校”,他在《霜降节气里的故乡记忆》写道:霜降前后正是“三秋”大忙,我的家乡是粮棉地区,稻子要收割,麦子和油菜要种下去,棉花要采摘上来,还要加强田间管理,天天出早工,开夜工,真情实感,十分亲切。在《家乡的邱泾河》文中,乡音、乡情、乡愁,魂牵梦萦,难以忘怀......。我非常肯定,他是我分别二十多年的老朋友凤平兄!
2021-11-01 22:15:17,我在他的《一生作家梦难醒》文后留言:闵行供销社凤平老友,那年一别,已20多年未见,想不到在老小孩云上重逢,可喜可贺,春申晚霞唐老师、刘老师、沈老师都有我的微信,多多联系,经常到松江走走。赞追梦人!
春申晚霞回复:徐老师,我已通过刘老师转达您的问候。谢谢,我期待着我俩久别重逢握手的那一天。(待续)
信纸作者:大海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