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西域刀羊”扛疫记(终极篇)|缪新亚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5月11号 05点 阅读 10996 评论9 点赞3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西域刀羊”扛疫记(终极篇)

 

缪新亚

 

 

文人雅聚 ,心动行动

 

 

       三年扛疫保命,靠着着科技昌明,国家英明,凭着一腔孤勇,夫妻扶持,两头“刀羊”,蹚过泥泞,把命扛了下来。

       疫情三年,晦气三年。好在感觉总是滞后的:等感觉到晦气,其实晦气已经过去。但凡事不可硬掰死磕,所谓细思极恐。战胜了病痛,却输给了年龄,不知不觉已到了风烛残年,进入人生“加时赛”,生命的倒计时,每思至此,些许悲凉。

       笔者有个文友圈,疫情三年,彼此几乎没见面,好在网络发达,地球变成了“村”,文友变成了“微友”,圈子还在,交流没断,信息常有:有人笔耕不辍,有人偶尔冒泡,有人脱圈断音,有人走着走着就没了…总有牵挂,难免唏嘘。

 

 

       新冠诡异遁形,疫情突然匿迹,重感情,怕孤独,习惯面聊的老人们,骨头轻了,胃口开了,吵着要聚会。于是群主发出公告:×月×日,××饭店,笔友聚会。各发其言,诗文酬唱,主题:疫情之后,生命感悟;要求:简短扼要,每人三分钟,自愿参与,费用均摊。

       都说,文友是灵魂深处的沟通者。得知聚会讯息,笔者喜不可遏,很快从心动,到蠢蠢欲动。

       中国文人好雅集,自古就有兰亭雅集、西园雅集、玉山雅集等文坛佳话流传至今,文人雅集,自然成为后人追慕不已的文坛佳话。

       笔者喜欢舞文弄笔,叠字成癖,自认算是半个文人,雅兴还在。这个文学圈子,虽比不得古代名流高士,圈中既无顶级“大咖”,也无国家级“模子”,但有“作协”成员,亦有出书多部的作家,还有时在名刊小报发文的格子手…但大部属自娱自乐的业余写手。

 

 

       草根一个,却都个个喜欢扎堆集宴云游,以文会友。每当酒酣耳热之际,触发灵感无限,其乐融融。

       说是文学圈,至多是个草根圈子,像极本帮菜中的草头圈子——肉没几块,还是杂碎,“草”是主角,而且是牛羊吃的牧草(苜蓿),经酒烹之,酒香十足,带着泥土气息,野草的生腥气,偶尔还有猪骚味,但总能盆底朝天,大快朵颐。

       酒力之下,两颊潮红,半醺而归,余兴不减,连呼过瘾。

 

 

鸡跟鸭讲,各有说辞

 

 

       得知我的圈子风雅游宴的讯息之后,两头刀羊就开启了斗嘴模式,犹如鸡鸭相斗,各说各话。煞是有趣,还原于下,以博一笑。

       每当我夸起文友如何地了得,怎样的成就,老伴起先还是瞪圆眼睛,撮起嘴巴,夸张咋舌,给个大大点赞的姿势。

 

 

       这样的话说多了,她就烦了,一盆冷水浇得我心肝冰凉,把我打回原形:

       “不要在脸上,抹了层白粉,就以为自己是林黛玉!不要认为识几个字,就自认是秀才了,不要认为带翅膀的,一定是天使,很可能只是鸟人一个!不要给点阳光就灿烂!”

       每当我自诩文人雅集,如何如何高雅,怎样怎样光鲜,开始老伴总是不作评论,听着我的不断絮叨,她的不屑,立显于脸上,半讥半讽的调笑就来了:“什么文人雅聚,我看,只不过是春天里菜花香了,一群“文疯子”,披着花床单,散发着穷酸味儿,从“600号,破门而出,耍泼卖傻而已,自作清高。问君能有几多丑,恰似一群斑点狗!”

       说起雅集上文友们的高谈阔论,盛赞聚会中的清谈雅议,当我说得眉飞色舞时,她会给我当头一棒:“空谈误国,你们要算是鲜花,以后,牛都不敢拉粪了!”接着就是一通夹头夹脑的一顿数落:“你们的清谈比诸葛亮还亮,你们的雅论比鲁智深还深,又臭又长的包脚布文章比关云长还长,胡诌出的几句破诗比谢霆锋还疯,文章内容往往比孙悟空还空!”接着还来个“哈哈哈哈”,真让我哭笑不得,有口难辨。

 

 

       在家 ,老伴对我和我的文友圈,她从不当面表扬,而且总是贬多褒少,对外,她却褒贬来了个颠倒,一下变成了褒多贬少——给足我(们)面子。对此,我问她缘由,她诡秘一笑:“让你(们)少说空话,怕你(们)尾巴翘天,促你(们)不断进取”。有她这样的话垫底,对她的当面数落、嘲讽、挖苦,我从来不怒不恼,更不作回击,淡淡一笑,姑妄听之。

       不过也有例外,随着文友聚会日子的临近,我心若揣兔,经常“怦怦"乱跳,面上总装得若无其事,免得招来老伴的奚落与讥怼,而自讨没趣。

       见我几天按住不表的状态,她主动挑逗撩拨:“文友聚会,可是雅士们吟咏诗文,议论学问的集会喔!你怎么一点不激动?也不作些准备,做点功课,不怕别人看矮了你?”

       经她这么一“激”,我果然来劲,顺着她的树起的杆子,猴一般往上爬,把我设想聚会的一些细节抖搂了出来:饮酒赋诗、弹琴作画、焚香斗茶、谈禅论道的场面好好渲染了一番。

 

 

       看着我得瑟的模样,她继续浇油拱火:“那你们一定会硕果累累,成就满满的,历史上总要留下些什么的——出一本书是必须的!”

       我不知有诈,主动掉坑蹚雷:“那是一定的!史上有’兰亭雅集’把当日所做的三十七首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更有王羲之趁着酒意正浓,提笔在蚕纸上的畅意挥毫,一气呵成。成就了冠绝千古的《兰亭序》…

 

 

       眼看我落入圈套,她先是“嘿嘿”二声,接着便又是一通狂轰乱炸:“你怎么还是这样:给点洪水,就泛滥,我看你们,至多不过是手撕苏东坡,油炸王羲之,在李白身上薅羊毛,在杜甫诗里抠字眼而已!该不是新冠把你的脑子烧坏,脑残了!”

       我立马溃不成军,慌不择言:“脑残,怎么啦?不还证明我有脑吗?我一看你就没脑,有脑总比无脑强!”

 

 

       老伴看着我狼狈的模样,嗤嗤笑了,话锋稍退:“逗你玩的。但是天晴了、雨停了、疫情过了,你们不要觉得自己行了,就误认为自己的命变硬了,口罩还是要戴的,公筷还是要用的,不要只顾红嘴白牙一时痛快,好了病痛,忘了阳啊!”

       她的一席话,让我脸上的尴尬和心中的不怿,顿时烟消云散,心中还感一阵暖意。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杨克元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4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4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黄新2023-05-15 09:19:35

    分享老师的博文!问好老师!

    举报

  • 香雪儿2023-05-14 16:26:03

    建议老师,文友聚会应该让太太也参加,一定会艳压群芳,一个人撑起半边天,哈哈!为你的太太,巾帼不让须眉,喝个彩!

    举报

  • 徐建国2023-05-11 17:37:01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无惧闲言碎语,坚定文化自信!老师的心理、语言绝对OK!

    举报

  • 136517303702023-05-11 10:08:49

    西域刀羊无比坚强,向死而生寿比南山!读缪教授的佳作《“西域刀羊”抗疫记》(终极篇),为久经考验、穿越病毒围剿、大难不死、后福连连的老教授夫妇欢呼叫好!两个人摆脱了穷追不舍无孔不入狡猾透顶的毒珠,广而言之,也象征着上海乃至全中国的抗疫战场上的决定性胜利!这篇佳作尤其是终极篇,在“二阳”蠢蠢欲动卷土重来的当下,依然对人们有着极其宝贵的借鉴参考的意义。作品凝重却不伤感,诙谐却又高雅。文风清新脱俗,笔触自信豪放。是一部非常优美动听的抗疫交响曲。为缪教授的佳作《“西域刀羊”抗疫记》(终极篇)点赞!向缪教授致敬!

    举报

  • 占峰2023-05-11 09:30:50

    老婆厉害,神采飞扬。老婆刀子嘴,教授豆腐心,一出好戏,一桌好菜。

    举报

  • 张载养2023-05-11 08:34:55

    剧终余兴 大戏落幕, 连续剧终场; 三年扛疫翻篇, 留得佳作耐看。 异域风情弥漫, 主角两个“刀羊”; 除了你扶我搀, 还有“鸡对鸭讲”。 这头“还深”“还亮”, 那边“还空”“还长”; 哪来那么多奇思, 妙说让人惊叹。 真容实貌的林黛玉, 也会从天上掉下; 纵然算不上天使, 有着翅膀照样尽情飞翔。 由衷地为缪教授的佳作《“西域刀羊”扛疫记(终极篇)》点赞!

    举报

  • 顶呱呱2023-05-11 07:36:29

    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一幅生动的‘老夫老妻交流’图!

    举报

  • 书虫2023-05-11 06:47:48

    缪老师此篇佳作是《“西域刀羊”抗疫记》的终极篇,也是这部大戏的落幕时。幕布一次次地落下,又一次次地升起。缘于观众恋恋不舍,不愿离去。两头老羊演得太精彩,既像唱双簧,又像脱口秀,风靡老小孩网站,抓住所有人眼球。这最后一场戏,老伴比缪老师演得更幽默。这些台词,没有文学功底,没有阅历沧桑,没有雅致于俗,没有俗透于雅,是绝对说不出来的。当然剧本总是缪老师写的,他写的剧本早已上过海峡两岸的舞台,在老小孩的舞台更是得心应手。年纪就是这把年纪,心态就是这样的心态,尤其一听文友聚会,那种感觉就像坐上了时光车,一越回到了远古,与先贤们“清谈雅议”、“高谈阔论”。于是“清谈比诸葛亮还亮”,“雅议比鲁智深还深”,“文章比关云长还长”,“内容比孙悟空还空”。这样的现象还真是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嘴里更是表达不出。缪老师借着老伴之口,将这些现象变成了妙语连珠,一起甩了出来,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让人听得荡气回肠,共鸣无限。当然幕总得徐徐落下,只是对于老小孩来说,这出大戏给大家带来的兴奋和激动,还远远没有完,只能在心里上演“今夜无眠”!

    举报

  • 霜木2023-05-11 06:45:13

    谬教授,抗疫的智者,生命的强者。谬师母,函默风趣,坚强乐观,前行路上的动力,力量的源泉。老俩口子,赞!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