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晚霞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坐公交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3月17号 08点 阅读 11854 评论15 点赞4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坐公交
唐德华

 

 

        乘坐公交出行是普通百姓经常遇到的事情。

        回顾自己经常与公交打交道,可追溯到1963年9月。那年我初中毕业考入地处现上海宝山区殷高路的交大附中,而家却住徐家汇附近的宛平南路。每周从家到学校往返,单程就要乘两部公交,需两角八分车票,几乎横穿整个市中心。先从15路无轨电车起点站徐家汇乘到终点站老北站,随后步行穿过北站广场到鸿兴路公交终点站,再乘51路公交车至学校附近的高境庙站。有时为了省5分钱车票,我经常会提前3站从江湾镇站下车,开动双脚走回学校。

        上世纪60年代的公交车还不算拥挤。但为了省下两毛钱车费,我经常走路回家。在校3年,每逢周六下午天气晴好,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就约定一起走回上海。我们沿着淞沪铁路一路欢歌,一直走到人民广场才分手各自回家。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省下了车费,何乐而不为!

        1991年末,我和妻子从黑龙江调回上海,在闵行区政府机关供职工作。此前女儿已先行按知青子女政策落户上海,住在徐家汇附近她奶奶家。每个周末,我们夫妻总要乘公交徐闵线回家看望老人和女儿。彼时正遇沪闵路大修,后来又逢沪闵高架路修建,本就拥堵的道路更加拥挤不堪。徐闵线乘客多,间隔时间却比较长,从起始站发出时已近乎满载。始发站排队候车分站队和坐队两种,我为节省时间一般都选站队。车辆进站,坐队那列先放行,座位坐满后坐队面前车门关闭,改由站队上车,直到车厢里实在塞不进人才关门。此时往往有人挤在车门处挤不进去亦不肯下车,车站工作人员只能从后面用力把他们推进车内,车门才能合上。车厢像沙丁鱼罐头一样,人们挤得前胸贴后背。冬天天冷尚好,夏天炎热没有空调,车厢里人挤人,空气中发酵、弥漫着让人难以忍受的汗臭,熏得人直犯恶心。有人实在受不了,只能用手帕捂住鼻子,嘴里直念“作孽”,乘坐徐闵线这么拥挤的公交真是遭罪。

 

 

 

 

 

 

 

        后来该路线有了2元钱随叫随停的小巴士,情况稍有好转。但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很多人舍不得多花车费换取舒适,宁愿去挤8角钱车票的徐闵线。

        为了解决职工通勤难题,“四大金刚”(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起,位于上海闵行的四家大厂,分别是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等闵行大厂相继开通厂车,只限于本厂职工乘坐。有时为了图方便且省钱,偷偷跟着熟人花1元车票去“蹭”厂车,一路心中忐忑,担心遇到认真查票的把自己撵下车。

        2003年秋,闵行区政府机关实施公车改革,个人可以出资买下原先配给领导干部的公车。我自此有了自己的私家车,无论上下班还是回父母家,自己开车非常便捷。那时社会上私家车较少,小区里也好停车。

 

 

 

 

 

 

 

        退休后因兼有多个社会职务,外出工作、出席活动我都自己开车。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为避免乘坐公共交通被交叉感染的风险,女儿跟我商量:“老爸,你退休了,车也不常用,放在家里不如给我开吧。”我觉得自己现在社会职务基本都请辞了,出门参加活动少多了,一般只参加每月一次的组织生活和每周两次老干部大学学习。从居住地颛桥到莘庄的公交车有4部之多,非常方便,便欣然答应女儿的请求。

        新冠疫情防控今年1月上旬转入“乙类乙管”后,解除了过去3年非必要不外出的“禁令”,外出活动也日渐增多。惊喜地发现徐闵线公交车有了华丽变身,过去的“趴趴熊”经典柴油车全部换成号称“白金刚”的环保电动车。据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趴趴熊”还属于高档大巴,柴油发动机都是进口的。现在取代它的“白金刚”完全是国产化的,外观漂亮,舒适敞亮,噪声低无污染。徐闵线现在班次也增加了,间隔时间和候车时间大幅减少。闵行的不少公交车站跟市中心的一样,设有电子显示屏,显示路经公交车到站时间,大大缓解乘客候车时的焦虑情绪,做到心中有数,方便乘车。

 

 

 

 

 

 

 

        现在,北斗导航和5G技术普遍应用。用智能手机上的高德地图,就能确定出行的路线和乘坐的公交车辆。我现在出门首选乘坐公交地铁,首先,在高德地图上输入目的地名称,然后寻找线路,再点击公交地铁,这样乘什么车到什么站,换乘什么车一目了然。下车后还有步行导航,非常方便。乘坐公交车,还能用智能手机《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市政大厅一栏的“公交实时到站”,查找各路(线)公交车运行情况。如我要区老干部局参加老干部大学的合唱班,在颛桥车站乘上徐闵线或虹桥枢纽4路后,再查找闵行15路到金都路站的时间。如果时间够得上,我会在金都路站下车,同站换乘闵行15路到莘西路(莘松路)站下,这样可以少走很多路。

        现在坐公交车的舒适度不知比以前好了多少倍。尤其我们老年人,只要避开上下班高峰期间,公交车基本都有座位,很少有人站着。你可以悠闲地坐在崭新的车厢里,欣赏沪闵路两边的风景。这里春有玉兰盛开,夏有蔷薇绽放,秋有枫叶染红,冬有腊梅飘香。这些年,闵行区政府在沪闵路两侧新修了不少绿化和口袋公园。一座座小巧可爱的口袋公园,有精致的雕塑,青青的草坪,蜿蜒的绿道,五彩的花卉,像一颗颗五彩斑斓的明珠,镶嵌在沪闵路这条连接市中心的玉带上。让你心旷神怡,感受闵行是个环境优美、生态人文的好地方。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大海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42 收藏 1 已推荐到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42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兰奇2023-03-18 10:43:54

    公交车的进步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化,过去简陋的候车点、尾气冲天的公交车、没有空调炎热拥挤不堪已然成为历史,如今公交是展示城市文明的名片,乘坐干净、快捷、舒适的公交车,欣赏城市的新面貌,真正是人民城市为人民。

    举报

  • 黄新2023-03-17 19:13:29

    过去公交,一言难尽。

    举报

  • 家在闵行2023-03-17 14:07:12

    公交车舒适、快捷,让市民有了更多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点赞唐书记美文佳作。

    举报

  • 杨克元2023-03-17 13:12:10

    公交车一路乘来,道路越来越畅,车厢越来越靓,站点越来越炫,心情越来越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乘公交在沪闵路上,感受新闵行的巨变,体会时新代的发展。

    举报

  • 王富珍2023-03-17 12:49:21

    过去上班靠乘公交为主,站换站,人挤人,落一班车即迟到。如今公交车设备优化,百姓出行方便舒适。经济发展,文通变化,人民受益。贊!谢谢唐书记佳作分享!

    举报

  • 涛声依旧2023-03-17 12:24:31

    出行百姓寻常事,细微体验见精神,谢谢老师分享上海出行变化的细节感概,我们深有同感,赞!

    举报

  • 嘉敏2023-03-17 12:23:57

    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坐公交之变!

    举报

  • 郑寓2023-03-17 12:16:29

    形象、真实的乘公交实况[强]。感谢社会进步,百姓受益[玫瑰][玫瑰]。赞[强][强][玫瑰][玫瑰]

    举报

  • 绿琴2023-03-17 11:42:47

    老百姓出行交通工具变化和便捷,真实反映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的变迁、经济的繁荣、生活的富裕,感谢党和政府为民谋福祉,祝福伟大祖国越来越强大,谢谢唐老师的佳作分享!

    举报

  • 王勤2023-03-17 10:55:51

    很真实细致的体验,同感!现在乘公交车观街景不错!

    举报

  • 顾仲源2023-03-17 10:52:54

    交通出行变化,彰显闵行大变化,上海大变化!赞!

    举报

  • 雪玲2023-03-17 10:43:18

    乘公交车几十年,经历了从人贴人挤破头到舒适的空调车,从柴油车到现在的电动车,变化实在大。老百姓的感受越来越好。谢谢唐书记的佳作分享!

    举报

  • 赵妙娟2023-03-17 10:31:39

    坐公交车这是老百姓出行常态,常态之中见变化见发展。赞

    举报

  • 紫 叶2023-03-17 09:48:39

    同为闵行人,与老师坐公交车出行的感受完全一致。想一想,比一比,我们的社会发展变化真大!相信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赞!

    举报

  • 春申晚霞2023-03-17 09:35:09

    公交的发展变化,是伟大祖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一步成为了现实,我们的明天会更好。为伟大祖国点赞!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