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利剑出鞘】(44)第一届国际电影节的“公章”|开凯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1月24号 05点 阅读 10133 评论5 点赞2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利剑出鞘】(44)第一届国际电影节的“公章”

 

开凯

 

 

 

       1993年金秋时节,上海市第一届国际电影节正在紧锣密鼓地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总导演江华(谐音)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因为是第一届,各级领导都非常关心、高度重视,他正意气风发地带领团队做最后的冲刺。但是突然出现的变故,让江总面带愁容,异常愤怒,他的压力也就感到更大了!

       一小时前,江总的助手向他报告说,计划于一周后正式启用的“上海市第一届国际电影节”公章,忽然在部分“联票”和某些邀请赠券上赫然出现了!这让工作人员如遭当头一棒,更是一头雾水!他们深知,假如那枚“公章”流到外界的话,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经济损失自不必说,更严重的是将会造成极为恶劣的政治影响,还会引起社会轰动!

 

 

       各级公安机关接到了案情通报。虽说看似一起假冒公章的诈骗案件,但是必须从政治的高度快侦快破。必须抢在上海市第一届国际电影节正式开幕之前破获此案,抓获犯罪分子!然而线索中断,无从下手,急坏了各路侦察员!我通过特殊渠道获知,一个叫做陈珉(谐音)的“上家”欲出手一批市面上非常紧俏的上海市第一届国际电影节电影联票,上下家如果成交后都能得到大把大把的钞票!我立刻将这个重要线索报告了时任顺昌路派出所所长张经臣。张经臣所长把这个艰巨任务交给了年轻的警长林新华。

 

 

       当我搞到了一张“上海市第一届国际电影节”电影联票的样章,与林新华驱车赶往位于上海新华影剧院电影节驻地,愁容满面的江华总导演仔细端详、正面反面、横看竖看,片刻之后语气凝重地说,“这是一枚假公章。但是足以乱真,足以瞒天过海骗过普通观众。”随后江总带着感激的心情跟我们说,非常感谢公安机关及时得到了样章!并表示定将竭尽全力配合警方破案。毕竟是导演系的高材生,江总跟我们刻画了一位不速之客的轮廓。那是一周前,一个眼神游移、东窜西窜的20来岁的男青年缠着某工作人员苦苦哀求,一会儿说是要求见大明星,一会儿又说想报考演员。工作人员被他搞得晕头转向,也被他的“真诚”所感动,竟然被他索要到了一张盖有“上海市第一届国际电影节”公章印戳的信笺以作纪念……谁也没想到这个手法高明的骗子居然能“依样画葫芦”——制作出以假乱真的几近逼真的假公章来祸害人,严重妨害电影节的正常进行!

 

 

       经过比对筛查,我们得益于江总的刻画,当天就缩小了侦察范围。嫌疑人也从数百个一下子缩减为13个。当时没有手机、没有监控设施。我们马不停蹄联系走访了被列入重点嫌疑对象的辖区派出所,最后我们锁定了长乐路某号一名叫做“陈珉”(音)的男青年的资料上。再访江总!当林新华拿出一叠照片让江总辨认时,江总一张一张地认真辨析,江总的眼光定格在第十张上面。“就是他了!”好眼力,好记性,这跟一天前他所刻画的嫌疑人几乎一致!这也让我们充满了信心!

       然而这只是第一步,抓捕过程非常诡异,困难重重!虽然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的住所,但已人去楼空。林新华带领着便衣民警不畏艰难,周密布控。第一次上门,嫌疑人的祖母疼爱小孙子,跟民警撒了谎说是“小阿珉”从来不睡这里。然而种种迹象表明,陈珉最近回来过。到第四次上门时,老太太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地唠叨了一句“吊兰再不浇水就要枯死了!”机灵的小林不露声色地告退,在陈家天井里看到了好几只花坛,靠墙壁的一侧果真吊着一盆吊兰!吊兰里面的花卉是不着地的,通常只能依靠人工浇水。细心的林新华踩着天井里的一只方凳子,用手摸了摸吊兰里的泥土,已经有点儿干涸了,确实如同老太太所言,再不浇水就要枯死了。为了不打草惊蛇,小林他们撤出现场。但是他预感到犯罪嫌疑人随时将会回来!吊兰里面的那株名贵花卉,养花人一般都会精心伺候,偶尔离开几天也会关照家人好生照料。陈珉的祖母年老体弱不可能登高为吊兰浇水。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陈珉一定会回来,就在这一两天!林新华把想法跟抓捕组便衣民警们说了后,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必须坚守阵地,一定要抓获对象!小林将几位民警散开,分别在陈珉家对面马路旁边的花坛后面、陈珉卧室靠窗的一侧对面守候着。他布置好之后,买来了几只面包和几瓶汽水,让大家充饥。

 

 

 

 

       林新华分析着陈珉会不会有所察觉。梳理了一下思路后,觉得可能性不大。果然,通过特殊渠道反馈的消息证实了这一点。此时的陈珉正急着一再催促“下家”吃下他手里的“货”而且得是大头,也就是要下家收进他手里的绝大多数的“联票”!一来风声紧,怕事情败露,二是早日脱手早日发财!就凭着这一点,陈珉今天,最迟明天必定出现在眼前!民警们互相鼓劲互相照顾,警惕的目光时刻紧盯着嫌疑人可能会出现的路段、门口……望眼欲穿的民警们疲惫不堪了,整整一天过去了,毫无动静。陈珉的影子也没有出现。胜利往往就在最后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下半夜的寒风凉飕飕的,民警们的单衣挡不住阵阵寒风。必胜的信念激励着大家,又熬过了两个小时,天色泛白了。环卫工人已经在清扫马路了。忽然传来自行车的链条轻微的声音,骑车人身形瘦削,戴着一顶“阿福帽(沪语鸭舌帽)”,自行车的书报架(后座)上面捆绑着一只大号的纸箱子。民警们顿时兴奋起来了!陈珉现身了!然而骑车人居然没有停下来,鬼头鬼脑地加快车速离开了。莫不是看错了不是陈珉?就在大家纳闷之际,那顶“阿福帽”骑着自行车又折回来了,可见骑车人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这回骑车人径直将自行车停在门口,很熟练地掏出钥匙打开连通着天井的大门,把自行车连同书报架上面捆绑着的大纸箱费力地抬起来,进门了。看来那个大纸箱分量不轻啊。

       时机已到,林新华只说了一个字:“上!”便衣民警们立刻如同离弦之剑朝着“阿福帽”猛扑过去!“警察!不许动!”林新华冲在最前面,眼疾手快,一把夺下犯罪嫌疑人手中乱舞的自行车链条锁,民警们一起制服了对象。当场起获了装载在自行车书报架上面的大号纸板箱里面码放整齐的赃物、也是犯罪证据的“电影联票”!那一张张电影联票上面还透着淡淡的油墨香味呢,一枚“上海市第一届国际电影节”的大红印章赫然入目!

 

 

       张经臣所长站在霏霏细雨中,翘首盼望着他的这支特别能战斗的侦破组民警!他亲自调度当时非常紧张的警用车辆,将所里唯一的一辆面包车指派给我们用于侦破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所长清醒地意识到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重要性!他更知道犯罪嫌疑人利用这个机会一旦达到犯罪目的的话,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张所长,他们回来了!”女学警陈云珍眼尖,激动地向张所长报告。当我和林新华一行押解着犯罪嫌疑人陈珉从面包车里走出来的时候,大家一拥而上帮着将嫌疑人和那只大纸箱带到所里。“先吃饭吧!我都给你们热了好几次呢!”其实张所长他们也都没吃早饭呢。带着胜利的喜悦,我们高高兴兴地围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早餐!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大海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0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0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黄新2023-01-24 14:36:31

    祝愿老师新年快乐!

    举报

  • 水晶之夜2023-01-24 14:17:43

    由第一届国际电影节“公章”引发的故事,精彩绝伦,所以让开凯老师至今印象深刻。因为是第一届,各级领导都非常关心,高度重视。案件重大,背后的利益也不小啊!为了抓捕,煞费苦心,布下天罗地网。没想到对方也是厉害角色,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再厉害的坏人总有软肋可拿,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开凯老师亲自坐镇,成功收网,阵阵掌声。大年初三虽不是电影节,但是看开凯老师上演的大片也是一种享受啊。点赞佳作!祝兔年吉祥!

    举报

  • 秋华2023-01-24 13:04:04

    新年快乐,兔年吉祥!

    举报

  • 水晶之夜2023-01-24 09:04:52

    浦江思源张载养的评论:的评论:百姓欢度新春佳节,警员心系社会平安。今天年初三,开凯老师推出“利剑出鞘”(44),追忆《第一届国际电影节的“公章”》,是大案,也是奇案。 警队、警员、警觉、警钟、警示,真不寻常。为应对世间百态,社会百案,警员们拥有火眼金睛,还须技高胆大,身经百战,练就百强。 “公章案”由案发到案破,开凯老师都亲察其疑,亲历此战。从一次报案、一回惊诧、一条线索、一段记忆、一个破绽、一句“闲说”、一点反常,到一天守候、一声令下、一个猛扑、一举破案,开凯老师都步步紧扣、层层深挖、细细描画,直到押回嫌犯,美滋滋地吃上香喷喷的早餐。 既是“大片”,又是“喜剧”;既是“贺岁”,又是“警示”。一派新春新气象!由衷地为开凯老师的佳作点赞!

    举报

  • 水晶之夜2023-01-24 09:03:36

    浦江思源王雅萍的评论:又是一部破案大片,只为“上海第一届国际电影节”的一枚公章。不速之客死打烂缠,从工作人员那里索取了有公章印戳的信笺,照葫芦画瓢,在电影节开幕一周前,“联票”“赠券”已在市面上不胫而走。开凯老师通过“特殊”渠道获悉“上家”准备出手一批非常紧俏的联票欲与下家成交,企图大赚一笔。破案的任务十分紧急。警方请接触过不速之客的人画像进行排查,居然由数百人逐步递减,最终集中于一人。这样的细节,若不是身经百战,简直难以想象,这便是佳作的绝妙之处。警方找到嫌疑人的家,仅从其祖母叨念孙子的一句话,便机警地像得到了暗号,死死地守在那里。就在最关键的时刻,嫌疑人用自行车驮着大号纸板箱出现了,却又折返出去,让人难以判断,民警们几乎屏住呼吸。原来这家伙是老吃老做,有反侦察能力,折返一下,看看有没有动静,才又进了家,费力地搬纸板箱。埋伏的民警一拥而上,当场摁住,人赃俱在。开凯老师的佳作悬念不断,欲擒故纵,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获全胜,将人民警察的机智、勇敢、坚定、沉着描摹得淋漓尽致!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