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晚霞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这是真的假的?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1月02号 08点 阅读 26498 评论22 点赞3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这是真的假的?

顾仲源|文

 

 

        前段时间,我的手机“有幸”成为了追逐者们的“热门”,短信纷至沓来。抬头和落款为“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短信向我的手机“不吝发送”。这些短信内容大同小异,尽管是以“可用于日常消费生意经营”“周转资金”“储备金”“授信额”等不同的名称,实质却无非是吸引我“可以办理”贷款。最夸张的是“建设银行”,居然在个把月多一点的时间段内给我发了6条短信,申请额最高达到680000元呢。

 

 

 

 

 

1:右为“建设银行”发在我手机上的6条短信截图

 

 

 

 

 

        图2:“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发给我的短信截图

 

 

 

 

 

        相信不少老小孩朋友的手机上也不同程度地收到过此类信息。另外,我还曾多次收到过自称是“**银行贷款中心”打来的电话,问及是否有资金需求、可以上门办理等等。

        由于几十年来的职业敏感性以及所了解的关于谨防金融诈骗内容的宣传,我是不会相信这类短信和电话因而受骗上当的。不过,我也无法确认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泄露出去的,防不胜防啊!

        能进一步确认这些短信的性质、揭示辨别这些短信究竟是真是假,最具说服力的当然是业内人员的话语。我走访了附近的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营业网点(图3),建行的O经理、工行的W经理、农行的P和D经理、中行的G经理见我诚恳的态度和听我说明了来意,都热情耐心地接待我,回答我的问题,解释我的疑惑,提出简易可行的建议,也表露了略显为难的尴尬。

 

 

 

 

 

3:走访的附近几家银行营业网点

 

 

 

 

 

        当我在上述各家银行的营业网点先后向客户经理出示手机上标有各家银行名称发出的短信(图1图2),并直接了当问道:“这些短信是真的假的?”几位身在各处的经理,他(她)们的回答却是异口同声:“都是假的!我们银行不会发出这种短信的!”

        “那么这些短信的发信方名称(抬头)和落款都是你们银行呀,怎么回事?”我表示不解而问道。“这种文字和格式的短信,对于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来讲,小菜一碟,不复杂的。” O经理回我。

        “那么判断这种短信的真假最直接的依据是什么?”我又请教经理们。几位经理如此解释:首先,这发出短信的平台号码不对,正规银行发出短信一般是以五位数的客服号码,比如建行95533、工行95588、农行95599,或者是尾号中带有这五位数,而这些短信显示的是以1068或1069打头的一串有十多位数字号码,不知是何方发出。第二,银行不会漫无目的地发这种短信,如果有特定事项需用短信通知客户的,就仅专门向特定客户发出。第三,这种短信内容实质是主动发出邀约贷款,正规银行不会这么做的。向银行申请贷款有一套程序和必须提供相关的资料,而且必须到银行申请并经过审核批准呢。

        “那么,这种短信是什么来路和目的呢?”我想听听他们的见解。几位经理分析认为,一种可能,这是别有用心的人从“伪基站”发出的;另外,从发出短信的平台号码看,多以1068、1069开头,也很有可能是网络系统虚拟的号码。从短信内容分析其目的,说轻一些,可能是类似某种民间金融机构发出的广告性质的宣传,冒名顶替以“广种薄收”的方式引诱有资金需求的客户来赚取较高的利息罢了;说严重些,也可能是金融诈骗,是引君入瓮之手段。当然几位经理也表示只是分析,由于职业层级和专业知识所限,难以作出准确判断。几位经理还对我说:“我们也是普通公民,我们和家人,我们的同事们也都在手机上收到过类似的短信。”有的经理还把手机上尚未删除的短信给我阅看,嗨,如出一辙!我当然理解。

        “那么,这类短信对正规银行来讲,有实质性的损害吗?”我继续听他们的看法。经理们都气愤地表示:当然有损害!这些短信利用人们对大银行的信任,冒用正规大银行的名义,看你收到的短信是都冒用建行、工行、农行、中行这几家大银行的名义,真是严重损害银行的声誉!其次,万一有人信以为真,以为“天上掉馅饼”而“步步中招”,掉入深深的陷阱之中,受害人难免会对正规银行产生怨言,更严重些还可能影响国家金融信誉呢!

        “那么,你们的上级主管部门知道这种情况吗?为什么不采取有力措施来维护银行自身的声誉、打击这种恶劣的不法行为呢?”我有些不解,又问几位经理。经理们的答复相差无几:“上级主管部门、上级领导肯定知道这种情况,他们肯定也收到过这类信息。当然上级是否采取什么措施,作为我们这层面不了解。不过,据我们所知,打击处理这类不法行为除了涉及银行以外,还涉及相关的公安部门、通信部门、网络管理部门等等,甚至还涉及境外呢。我们这层级的工作人员难以说清道明,更别说来管这种事了。”我听出了他们的为难之情。

        “那么,对于普通市民、对于老年朋友,你们有什么简便易行的好办法吗?”我请经理们献策献计并表示可以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作些宣传。经理们直言,作为市民和老年朋友,首先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不要轻信这种短信,包括以银行名义打来电话所谓可以上门办理贷款事项等。建议大家可以在手机上下载国家反诈中心的APP,里面有不少关于识别提防金融诈骗的知识和案例宣传。如果收到这类短信,可以向属地公安机关报告,当然报告了也不一定有用;有问题也可以拨打“96110”咨询。重点之重点是千万不要向短信上的回复号码进行回复,一旦回复就有可能陷入麻烦之中;最简单安全的做法是别去理睬、直接将这种短信删除了之。如果真有资金需求,一定要到正规银行营业网点去咨询和办理。

        朋友们,你们是否收到过如我在文中所示截图那样的短信吗?如果收到过,并且你早已明白、不去相信此类信息,那我给你一个大大的赞!浪费你的宝贵时间了。

        如果你认为拙文对你今后的日常工作生活有那么点帮助,有利于提高自身警惕性、加强辨识力、增强“抵抗力”,我已足矣!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海上夕阳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5 收藏 1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5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四味2023-01-03 11:33:07

    就是简单处理它们:不予理睬!

    举报

  • 黄新2023-01-02 22:14:36

    这些都是挂靠银行的行外行。所以有事情亲自到银行柜面去办,千万不要再网上办,以免上当受骗!

    举报

  • 黄新2023-01-02 22:13:23

    新年快乐!问好老师!

    举报

  • 白丁2023-01-02 18:38:53

    这里肯定有银行内鬼,他们授信额度,总是在你所拥有的流动现金之内,如你有50万,他们会叫你贷款40多万等等……

    举报

  • 范先生(范仁佐)2023-01-02 18:11:50

    我也经常收到,不加理睬。

    举报

  • 童心2023-01-02 17:22:55

    也一直收到这样的短信和电话,不看不接。感谢顾老师再次提醒!

    举报

  • 元齐2023-01-02 17:02:07

    好,谢谢,收藏!

    举报

  • 郑寓2023-01-02 14:35:47

    谢谢老顾[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举报

  • 王富珍2023-01-02 14:03:03

    这类电信诈骗的短信我也常收到,我即删除不理它,可有关部门应予加强打击力度,我们老年人决不能轻信受骗,切实提高防范意识。谢谢顾老师佳作分享!

    举报

  • 雪玲2023-01-02 12:12:40

    防范电信诈骗,还需提高警惕。骗子手段多样,防不胜防,但只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古训,筑牢思想防范的“防火墙”,就不会轻易被骗。谢谢顾老师的佳作分享!

    举报

  • 铭拳太极2023-01-02 11:23:12

    ″这是真的电信诈骗方式手段″不可置凝!佳作引用经过实地调研所列述的″言行证据",宣传防范电信诈骗,为维护群众财产免遭受损,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增添″防火墙″!为佳作点赞!谢谢分享!

    举报

  • 嘉敏2023-01-02 10:56:36

    老公安职业敏感寻根究底,众百姓擦亮眼睛明辨是非。专业部门应该多发力吧?!

    举报

  • 涛声依旧2023-01-02 10:26:15

    老师真的认真,我经常碰到类似信息,包括电信公司的什么流量,什么积分等领取,一概不为心动,不理,诈骗短信国家要立法采取措施解决,谢谢老师分享!

    举报

  • 霜木2023-01-02 09:53:31

    一个诈骗短信到处乱发,一个追根究底探讨提醒。李鬼撞上”火眼金睛“,癟脱。赞顾老师!

    举报

  • 杨克元2023-01-02 09:48:01

    假借大银行招牌,大行骗人把戏。顾老师以一位网宣队员的责任,指导老小孩们擦亮眼睛,识破所谓的贷款等“好”事的勾当,做了一件大好事。

    举报

  • 紫 叶2023-01-02 09:45:36

    经过近年来公安机关的广泛反电信诈骗宣传,大多数百姓都能识别这拙劣的骗局。再则,老年人还需要货款吗?拉黑、删除,了结!

    举报

  • 从善如流2023-01-02 09:32:28

    呵呵、刺激刺激、看你动不动心?

    举报

  • 同泰2023-01-02 09:22:05

    这类短信我是不看的,随手就删。

    举报

  • 赵妙娟2023-01-02 09:21:49

    “天下哪有无缘无故掉馅饼”,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决不上当受骗!

    举报

  • 家在闵行2023-01-02 09:05:21

    此类短信和电话都收到,一看就是骗人把戏,但确实让人不胜其烦。只要我们扎紧篱笆,不要有“天下不会掉馅饼”思想,就不会上当受骗。 顾老师,担当和责任,博文如一堂生动防金融诈骗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谢谢您了。

    举报

  • 徐凤平2023-01-02 09:03:00

    在生活中,此类“好事”经常碰到,明知是假,但也不胜其烦。这些难道还未列入网信管理范围内?

    举报

  • 春华秋实2023-01-02 09:02:56

    牢记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对此类短信一是不理睬,二是加入黑名单。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