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2年11月11号 08点 阅读 10792 评论8 点赞4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街上新开了一家自称老上海的羌饼店,因为很久未尝到记忆中的美味,一开张就吸引了众多顾客尝鲜,排队有十几个人,起码要等二十分钟之多。我也排在其中,一老伯走过来瞧瞧说:“现在很少看到排这么长的队伍了,是在买便宜货吧?打几折?”很典型的我们这些过来人的心理。
记得十多年前吧,那时超市盛行,弄堂里的几位大妈们,总是结伴去考察超市:哪个超市什么东西便宜,都是心里算计得清清楚楚。大超市还可以搭乘免费的公交车,算好时间,不失占便宜的机会。
这些心理印记来之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仅有的18元、36元工资,家里好几张口的吃穿开销,不精打细算怎么行呢?再说人的本性使然,占了便宜得了实惠,总是有种满足感、喜悦感。
如今是大力促进消费的时代,商业促销的手段五花八门,令人炫目。在小街市场上看:有新开张九折优惠的,有买五送一的,有扫码入会送礼品的等等。网上更热闹,时不时跳出弹窗:新人红包、会员红包、积分抽红包,满百减十,原价现价比等等。电话短信也来凑热闹:银行有额度贷款消费、房产低价出售、流量套餐实惠等等。
我对于高折扣率有这样的认知:尤其是一些知名品牌服装,原价千元,现价百元低到一折,其实卖的是品牌价值,面料和做工就值百元。除去虚荣心,一二百元就是实价。而食品的打折就要留心保质期,打的是新鲜度的折扣。
送礼品花样:一只杯子一只调羹,我在网上买东西已经收到若干次,质量低劣只能一次性用用或扔掉,谁会在意一点不实用的小礼品去买东西呢?只是为了清库存。有的送礼品要你买会员卡,套住你去消费更多的东西。
以量促销,多买优惠,这更常见了:小菜场里小带鱼两斤起售,放在冰箱里久了脂肪发黄了;烤箱里刚出炉的牛奶饼很好吃,每次只能吃一个,且趁热吃味道好,买四送一,时间长了没有这么好味了;拼多多是价格低廉,买一箱橘子,时间长了有的就烂了,总是吃一种水果也乏味。
低价吸引人,旅行组团常见的:五十人的大巴坐得满满当当,一二百人的大团,大餐厅里拥挤不堪,景点兜一圈,两三个小时的购物听促销讲课,实在是影响旅游的休闲愉悦心情。化的是小钱,带来的是烦恼,不值得!
总之,现在我们消费是为了生活得好些,因贪便宜而消费反而会影响生活质量。过多的衣物日常用品堆积在家里,几万元一平米的房子成仓库,整理打扫也费神费力。过多的食物又不舍得扔掉,经常吃不新鲜的单一的食物、对健康是潜移默化的损害。小处得便宜了,大处更要算得清。
以前大妈们兜超市对照捡便宜,还有点结伴游览的意思。现在线下门面店打折促销,人挤人蜂拥而至,实在要考虑安全问题,老年人摔跤了怎么办?疫情传播了怎么办?
线上各个媒体都竞相做推销,有大的购物网站,有各商家的小程序,还有不计其数的自媒体,看也看不过来,比也比不了。一直看手机累坏了眼睛最不划算!
消费能促进经济发展,我们老年人在经济条件许可下,应该适当消费来提高生活的品质,尽享幸福的晚年生活。钱是为人服务的,不是人为钱服务的。不必羡慕别人占了便宜,不纠缠于小处得失,享受愉悦心情是品质生活的根本!
信纸作者:自由落体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