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5月05号 20点 阅读 6152 评论0 点赞3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吴敬仁
4月27日,吴泾镇“泾水流韵、书香传城”书香第一湾阅读季系列活动在城市书房莲花馆开展了一场学习中共党史丛书专场,我们社区学校讲师团成员彼此作了交流,我汇报的是《中共二大史》学习体会。二大是我党在幼年时期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里程碑,第一部《党章》就诞生在这次大会上。我觉得重温二大历史,对当前党的建设与国家发展会有许多现实启示。
一、中共二大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方位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李达租借的寓所(上海辅德里,现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召开,此时距中共一大召开仅一年时间,但中国政局与世界形势已发生显著变化。
国际环境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重新划分了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加剧了对中国的殖民势力。俄国十月革命和1922年苏联的成立,则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内形势方面,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期。孙中山领导的广州革命政府与北洋军阀政权形成对峙,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屡遭挫折。
我党自身发展方面,一大后党员人数从50余人发展到195人,地方组织从几个小组发展到20多个,党的活动范围扩大,影响力提升。然而,作为一个新生政党,如何确定中国现阶段革命任务和策略,这些问题亟需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历史节点上,中共二大承担了明确党的纲领和策略的历史使命,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参会人员构成与组织特点
根据现有史料,出席中共二大的正式代表是:陈独秀、张国焘、李达、杨明斋、罗章龙、王尽美、许白昊、蔡和森、谭平山、李震瀛、施存统等12人(代表名单尚缺一人)。陈独秀主持大会并代表中央局作工作报告;张国焘作工人运动状况报告;蔡和森参与了起草重要文件,贡献了关于民主革命纲领的理论思考。毛泽东回忆,他当年也接到了通知,但因会址遗失,故没能参加大会。
三、第一部党章的划时代意义
中共二大讨论通过了11份文件,有专家概括了“七个第一次”(发表宣言、提出最高最低纲领、制定党章、提出统一战线、提出对工青妇工作要求、选举中央执委、加入共产国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诞生了我党第一部党章,它的制定和施行在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第一部《党章》共六章二十九条(二十大通过的党章是十一章五十五条),其最突出的贡献,就是确立了党的组织体系和纪律规范,使党转变为有严密组织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制定了党员标准、明确了纪律处分条款,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原则。现行党章中的许多基本原则,如民主集中制、代表大会制度、下级服从上级等,都可以追溯到二大党章。
四、中共二大与一大的主要区别
中共一大,正式宣告党的成立,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但对当前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策略缺乏具体分析。陈独秀曾在中共三大闭幕词中说:“党的一大时,还没有纲领和规章,到了党的二大,有了最低纲领和党的章程,从而实际上找到了党需要走的道路。”
在实践策略上,一大决议主要关注开展工人运动,成立工会组织,尚未形成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二大则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提出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成民主联合战线,特别是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这是党的统一战线策略的开端。
组织规模方面,二大时党员发展到195人,建立了若干地方支部,扩大了三倍。制度建设上,一大通过的纲领只有十五条,内容较为简略;二大则制定了完整的党章和一系列具体决议,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组织规范和行动指南。从组织架构看,一大只选举产生了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二大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为委员长),增设了妇女部等部门,领导机构更为健全。
在分析中国社会性质和制定革命纲领时,我党的国际视野与自主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意识。例如,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口号,就是结合了中国具体国情。从一大到二大,中国共产党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重要的理论跃升和实践突破,为党在日后复杂革命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新时代重新学习二大史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回顾中共二大的历史成就,重温第一部党章的诞生历程,不仅具有历史纪念价值,更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意义。二大历史启示我们,理论武装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而今面对复杂国际环境和艰巨改革发展任务,更需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重温二大史,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推进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同样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必须按照总书记要求,继续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力,使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学习党史,不仅是为了了解过去,更是为了把握现在、启迪未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前辈的革命精神和理论勇气,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书写新的篇章。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