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4月21号 05点 阅读 10444 评论0 点赞5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前天(4月19日),我走进了笔歌墨舞——陈佩秋、俞致贞、周慧珺书画艺术展,在笔墨丹青的世界里,开启了一场与艺术对话的奇妙旅程。
本次书画艺术展开幕之际,主办单位之一慧仁轩海派名家画廊廊主陶女士特地向我发来请柬,她在请柬中说,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期待向您发出这份特别的邀请。她说,这份邀请函凝聚了我十几年来对书画收藏的热爱与执着,每一幅作品都是我不懈努力的见证。我诚挚地邀请您莅临指导,您的光临将为此次展览增添无比的魅力与光彩。据了解,展览中周慧珺先生的所有作品皆来自慧仁轩海派名家画廊。收到如此热忱的邀请,我有一百个理由也不能说不。后由于琐事缠身,加上身体抱恙等原因,致参观一拖再拖,直至前日才得以成行。
进入展厅,迎面而来的是周慧珺书法作品的磅礴气势。这位当代书坛的“奇崛女子”,以刚健纵横的笔力在宣纸上构建起精神的巍峨宫殿。她的书法,起笔处锋芒毕露如寒刃出鞘,转折间暗藏婉转似幽溪绕石,收笔时力透纸背若苍崖坠石;既蕴含北碑的雄浑骨力,又不失晋唐的流美韵致,更含有自身的倔强风骨。观者仿佛能看见她在病痛中挥毫的身影。腕底风雷激荡,墨色浓淡交织,将生命的倔强与对艺术的虔诚熔铸于笔端,字里行间透出一种超越性别的豪迈气概,让人想起她“笔端力求刚健雄强,书风追求豪放明快”的艺术宣言。
移步至陈佩秋的绘画展区,画风陡然一转,进入一个静谧而瑰丽的世界。这位“当代工笔花鸟女状元”的作品,以宋人双钩技法为骨,融入印象派光色精髓,创造出独树一帜的青绿山水与花鸟意象。她的工笔画,勾勒时细腻如蚕茧抽丝,敷色时大胆似云霞铺锦,渲染时精妙若琉璃生光;每一根叶脉、每一片鳞羽都纤毫毕现,却又在大面积的石青石绿中,层层渲染出宝石般的通透。她笔下的花鸟,既有宫廷画的富丽堂皇,又不失文人画的清雅意趣,更兼西方画的光影灵动,展现出“写从工出”的深厚功力。
转身来到俞致贞的工笔花鸟展区,仿佛走进宋词的婉约意境。这位张大千的入室弟子,既以铁线游丝般的线条勾勒物象筋骨,又以薄染轻罩般的敷色营造玉质温润。她的作品,构图上疏密有致如琴键错落,留白处自有云气流动似天籁悠扬,密实处显现花鸟争鸣若乐章激昂;暗合阴阳相生的东方哲学,又融入新时代的生活气息。她擅长从平凡的生活中撷取诗意,既保留了两宋院体的精谨,又增添了现代审美的灵动,更赋予作品文人的雅趣。其笔下的牡丹、荷花等传统题材,在她的演绎下脱去匠气,焕发文人雅趣。
三位大师虽已作古,但周慧珺的书法如铁马冰河,陈佩秋的丹青似玉壶冰鉴,俞致贞的工笔若晓风残月,形成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也是对中国书画精神的深情回望。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在传统书画的疆域上踏出鲜明足迹,让笔墨不仅是技艺的呈现,更成为精神品格的映照。展览所承载的,既是三位艺术家的毕生求索,亦是中国书画在当代传承中绽放的多元芳华——当刚健与柔美共振,当传统与创新交响,她们的作品早已超越性别的界限,成为中华文明中永不褪色的精神画卷。
由中共闵行区委宣传部指导,上海陈佩秋公益基金会、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闵行区妇女联合会、闵行区莘庄镇人民政府、谢稚柳陈佩秋艺术中心和慧仁轩海派名家画廊主办的“笔歌墨舞——陈佩秋、俞致贞、周慧珺书画艺术展”已于3月15日正式开幕。 展期:2025年3月15日至5月25日 地址:莘松路350号谢稚柳陈佩秋艺术中心
|
信纸作者:杨克元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