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4月17号 07点 阅读 7982 评论11 点赞4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AI 浪潮下的乐龄生活
同泰用豆包AI整理“AI 浪潮下的乐龄生活:从 ChatGPT 到 DeepSeek” 讲座的内容如下——
一、讲座基本信息
主题:AI 浪潮下的乐龄生活:从 ChatGPT 到 DeepSeek 讲座
主讲人:肖仰华 博士(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导、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时间:2025 年 4 月 16 日下午 2:00--3:00
地点:黄浦区委老干部局(黄浦区斜土路 727 号)四楼大礼堂
二、主讲人介绍
肖仰华教授是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知识工厂实验室负责人、复旦爱术认知智能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也曾任上海市互联网大数据工程中心副主任,是上海市领军人才。长期深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数百篇高水平论文。积极参与智慧养老、数字适老化公益项目,致力于用技术解决老龄化社会难题。
三、讲座内容
AI 技术的震撼案例
艺术创作:一幅名为 “太空歌剧” 的人工智能绘制画作,融合西方宗教、音乐哥特式风格与科幻元素,参加人类绘画比赛并夺冠,引发行业震动。
跨学科能力:ChatGPT-4 能以押韵诗词风格完成数学定理证明,展现出在艺术创造和跨学科能力整合方面超越人类的水平。
诺贝尔奖相关:2024 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利用物理学模型研究人工智能模型;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将人工智能方法用于蛋白质结构预测,极大加速了医药研发进程,以前需大量人力和时间的工作,如今用人工智能可在短时间内完成。
反思能力:DeepSeek 实现了人类才具备的理性、主动反思能力,如能像人一样思考用户提问并反思回答方式,而人类教育曾将培养反思能力视为根本任务,如今大模型也具备了这一能力。
大模型浪潮兴起的背景
技术加速发展:新技术大规模应用速度加快,如 ChatGPT 突破一亿用户用了 2 个月,而中国的类似技术突破一亿用户仅花 2 个星期,相比电话、手机、互联网的普及速度快很多。
世界日益复杂:各类系统,包括人造系统(如工业系统)、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都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达到了钱学森所说的 “复杂巨系统” 时代。
不确定性增加:世界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如黑天鹅事件(政治领域不确定性)、灰犀牛事件(经济领域不确定性)、全球气候问题、病毒、局部战争、老龄化趋势和人口出生率下降等。
人类认知局限:人类的认知能力有限,大脑神经元约 800 亿多个,上万亿个神经突触,难以应对越来越复杂、不确定性增加、变化加速的世界,因此需要发展机器认知智能,让机器协助人类认知和管理世界。
大模型的能力与应用
语言大模型:学会人类说话和写文章,能轻松完成会议纪要等写作任务,还能像程序员一样写程序、代码。在自然语言相关任务中已超过人类水平,能进行风格改写,如按要求将内容以特定风格写出。
图文大模型:能根据人类提示生成高质量图像和视频,如根据描述生成 “骑着马的宇航员在月球上” 的图像,以及根据 “风云变幻” 提示生成视频。这将极大提升影视制作、游戏开发等行业的效率,降低成本,未来甚至可根据个人需求定制电影、电视剧结尾。
具身大模型:不仅能模拟人脑工作,还能操控机械身体完成复杂任务,如做蛋糕、叠被子、整理家务、收拾桌面等。大模型进入家庭从事家政、护理、搜救等工作正在加速,未来将赋能大量体力劳动。
企业数字化转型:大模型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引擎,将重塑行业数字化形态,实现企业流程重组再造。未来会出现各种智能体,如 AI 律师代理、保险代理、健身智能体、就医智能体、购物智能体等,还会有统一的智能门户,取代繁琐的 App。
数据价值变现:大模型能理解和分析数据,实现数据价值变现。可识别数据错误,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任务,如对比上海和北京过去十年每年 8 月份的平均温度并形成报告等。还能助力数据治理,提高医药企业研发效率,实现科研实验室无人化实验,加速科研进程。
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大量使用 AI 技术,如用 AI 匹配岗位和人员、数字员工(包括数字主播、电商主播等)的出现,甚至未来可能实现数字专家,沉淀专家经验,解决专家资源稀缺问题。
其他应用:在设计领域,AI 用于广告、海报、游戏素材设计和广告文案生成,实现个性化广告;在互联网服务中,AI 可帮用户对比商品价格、找房子等;在市场洞察、智能决策分析(如物流调度优化、库存优化决策)、智能客服(实现主动式问答)、个人助理(如旅游规划)、深度调研等方面都有应用。
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就业结构冲击:通用人工智能以代替人类劳动力为目的,势必冲击现有就业结构。如无人车、无人机送外卖等对传统出租车司机、骑手工作产生影响。早期认为文字型、文案型工作易受影响,而专业性、需严肃思考和身心协调的工作受影响较小,但随着具身大模型发展,大量体力劳动和身心协调工作也面临被替代的可能,如客服、小学教师、简单财务、初级程序员等岗位。
价值体系冲击:AI 能快速生成画作、诗歌等,使人的价值体系受到冲击。人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对 AI 的提示、选择和评价上,评价比生成本身更重要,未来需要培养会提问、有智慧(知道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使用何种知识解决何种问题)的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和高精尖人才更重要。
社会问题:
人机边界模糊:人机边界越来越模糊,难以分辨与自己聊天的是真人还是机器,可能导致虚假宣传、欺诈、虚假新闻等问题,老年人需注意防范,如视频电话也需确认身份。
对下一代的影响:AI 大量使用可能导致下一代思维能力退化,如小学生用 AI 写作业,影响其思维和写作能力锻炼,长期滥用可能导致人类主体性倒退。
艺术形态危机:AI 生成作品泛滥,可能损害人类的审美和艺术能力,因为美往往基于稀缺性,当艺术作品大量涌现,可能导致人类艺术形态消失。
感知和认知紊乱:AI 可能干扰人类的感知和认知,如生成的虚假照片和视频让人难以分辨真假,游戏场景过于真实可能导致年轻人分不清现实和虚幻。
组织结构和阶层关系冲击:AI 会将人分为 AI 水平之上和之下,大部分人可能处于 AI 水平之下,且 AI 升级速度快,可能导致专家和助理的协作结构变化,影响助理成长为专家的过程。
应对策略
AI 应用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能滥用,要留白。对于 AI 带来的好处要拥抱和放大,如对老年人居家、出行的帮助;对于不好的一面要谨慎对待,防范 AI 欺诈、欺骗和虚假信息等,未来可能需要经济杠杆平衡 AI 应用。
四、总结与致谢
肖仰华教授表示今天讲座的很多内容在其最近出版的《大模型浪潮》一书中有更详细阐述,感兴趣的人可以阅读。
主持人吴含章主任认为我们这一代老年人很幸福,面对的是相对确定的时代,AI 的发展将解决很多疾病问题,甚至可能使人类平均年龄大幅提高,鼓励老年人管理好身体和生活。
一位老同志分享了自己写的关于本次讲座的一首诗,表达了对讲座的感受和对 AI 的认识,并赠送给肖仰华教授。
最后,主持人吴含章主任感谢肖仰华教授的精彩讲课,讲座结束。
《叶塞尼亚》电影主题曲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