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于蓝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那道弹痕累累的墙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4月05号 14点 阅读 6106 评论0 点赞3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那道弹痕累累的墙

 

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早就知道四行仓库,却从未亲临现场去看一看。去年十一月,受某个电视剧的促动,我走到那年打仗的仓库如今是展览厅的地方拜谒,我被那道弹痕累累的墙震撼了。我想买一束鲜花敬献,以表达我的崇敬之心,可周边没有鲜花店。心想,明年清明节,我一定要到那道墙前献上鲜花,以表达我对八十七年前与日本鬼子鏖战四昼夜的中国军人的崇敬之意。

 

四行仓库,八十七年前是闸北最高的一座楼,因为能防易守,老蒋选择在这里只派一个营的兵力(对外号称800人)与日寇对抗,以期获得国际社会的声援。现在周边高楼大厦林立,四行仓库,不起眼了。只是这道墙,记载了中国军人曾经毁灭了日本人三个小时解决战斗、三个月拿下上海的美梦,它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抹不去的伤,曾经是那么的痛;它提醒着后人,这里有多少将士为国捐躯了。

 

去四行仓库前,我还看了电影《八佰》,领教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事---苏州河北面,中国军人四百多人用生命坚守着四行仓库;而河对面,美英租界有上万人倚栏观望“表演”。看战士们身上绑着炸药,有的喊着“妈,儿子不孝了”,有的喊着自己是什么地方人氏,然后跳下去与敌坦克同归于尽。看到这里,我泪奔。四行仓库保卫战,宣告了淞沪战争的结束,提振了上海人民抗日的信心,这些为国捐躯的中国军人是英雄,值得我们的子孙后代永久怀念。

 

因想买花,我沿着四行仓库的周边走了一圈。离那道墙最近的路是晋元路,是以纪念抗日将领谢晋元而命名的,有的人虽死,却是永生,英雄活在了中国人的心里。看到晋元路两旁的栏杆上吊着一盆盆鲜花,真想摘下它们献给这些英雄。

 

墙前高出地面的台前,没有一束鲜花,是因为没到清明节;纪念广场上,行人们都是行色匆匆,没有人在墙前驻足凭吊,只有我。和平中国,这道弹痕累累的墙庄严肃穆地矗立着,警示着人们,中国军队曾在这里流血牺牲,莫忘这段历史;它又像是一位耄耋老人,对着幸福得忘乎所以的年轻人叨叨过去的苦难史,要年轻人提高警惕,境外敌对势力至今对我们大中国的土地虎视眈眈。

 

大妈们在纪念广场上嘻嘻哈哈喧哗着,我有点不悦,这里曾经是英雄们与日本鬼子鏖战的地方,他们的鲜血和生命留在了这里,岂能娱乐!当我从晋元路兜了一圈回来,她们已转到边上的空地上跳舞去了,心里稍感舒服一些。总觉得,这道墙的周边不应有娱乐活动。

 

墙下的一角,树立了一块宣传栏,介绍了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现在保留着的这道墙,是重新恢复后的面貌,我把那时候拍的这道墙与恢复原貌的这道墙做了比照,感觉真实的破坏程度比恢复后的墙,更甚,我对着墙低头默哀了几分钟。有一队学生走过来,在这里拍照留念。见他们嘻嘻哈哈的样子,又有些不悦,他们还不能深切体会,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是无数的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到了一定的年龄才会懂一定的道理,我小时候也没有现在这份情感。

 

坐上回家的车,看到学生们正排队徐徐进入南面的展览厅。心里默念,希望这些孩子们不要忘了中国的苦难历史,铭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珍惜眼下和平幸福的日子,好好学习,将来报效国家。

 

昨天清明节,我带着准备好的鲜花,第二次来到四行仓库的西墙。但见纪念广场上已经三三两两站立了几十位市民,以年轻人居多,还有儿童,他们仰望着那道墙,有的在拍照,有的在沉思,人民没有忘记英雄们呢,真好。我走到台前,见已有一枝白色的菊花插在地砖的缝隙中,在风中摇曳;缝隙中还插着十来支香烟,我把鲜花轻轻放在那枝菊花边上。过会儿,一位大约是展览馆的工作人员献上了大捧的鲜花和花篮;然后,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小学生模样的女儿走来了,俩孩子一人献上了一束花后对着墙行了少先队员队礼。我为这位妈妈点大赞,爱国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很重要。

 

坐在回家的车上,看到展览馆门前参观的队伍排成了长龙,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湿润了眼眶。如果那些长眠于四行仓库的英雄们泉下有灵,看到人们在怀念他们,他们会感到欣慰的。

这是修复后的面貌

这是战后的真实面貌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虎子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2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2人点赞

本文作者

青于蓝

只为码字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博主关闭了此篇讲述留言功能。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