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1月30号 07点 阅读 11505 评论0 点赞8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50 |
—— 侦破纪实 寒冬腊月,清晨6点刚过,天色还未破晓,整座城市仍在沉睡,静谧被本市XX区XX路XX号某居民楼内传来的一阵突兀敲门声打破。
“这么早,会是谁?”睡梦中的李先生被这阵敲门声骤然惊醒,迷迷糊糊中嘟囔着,满心疑惑。稍等片刻,他提高嗓门,朝着门外大声询问:“谁啊?到底是谁?”然而,回应他的只有一片死寂,门外安静得诡异,连一丝风声都没有。
李先生心里犯起了嘀咕,好奇心作祟,又带着一丝不安,放下手中正准备用来洗漱的牙刷,脚步不自觉地朝着房门走去。他边走边想,这个时间点,亲朋好友绝不可能来,难道是出了什么紧急的事情?
许多年过去,李先生仍对开门瞬间的恐怖场景记忆犹新。一个身形比他略高、年纪稍轻的陌生男子,满脸杀气,未发一言,便持凶器朝他刺来。李先生只觉眼前寒光一闪,大脑瞬间空白,出于本能,他声嘶力竭地大声呼救。
这凄厉的呼救声,如同一把利刃,瞬间划破了清晨的宁静,熟睡中的妻子和儿子也被惊醒。妻子从卧室冲出来,看到眼前的场景,惊恐地尖叫起来。儿子也迅速从房间跑出,脸上写满了震惊与愤怒。慌乱中,一家人与男子展开了激烈搏斗。李先生奋力反抗,试图夺下男子手中的凶器,妻子也在一旁帮忙,一心想要控制住这个陌生的闯入者。然而,男子力气很大,且出手凶狠,在混乱的搏斗中,李先生的妻子不幸被刺伤,倒在血泊之中。
这场惊心动魄的搏斗仅仅持续了几分钟,男子或许是被李先生一家的反抗吓到,或许是担心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见势不妙,没能得逞便匆匆逃离。但不幸的是,李先生的妻子因被凶器刺中要害,流血过多,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最终还是没能挽回生命,经抢救无效离世。
李先生在第一时间拨打了110报警电话。警方迅速行动,警笛声划破长空,在接到报警后的极短时间内就赶到了现场。根据李先生提供的情况和线索,警方立即对周边道路进行布控,各个路口都安排了警力,对过往车辆和行人进行仔细盘查,全力追捕凶手。
同时,警方请来专业的模拟画像师,根据李先生和儿子的回忆,精心绘制嫌疑人的模拟画像。画像师耐心询问每一个细节,从男子的面部轮廓到五官特征,再到表情神态,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力求还原出最准确的嫌疑人面貌。之后,警方拿着这张模拟画像,在案发区域展开大规模排查,走访每一户居民、每一家店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现场勘查带来了关键线索:一张标有4个三角形标记的上海市地图和一包“红塔山”牌香烟。经确认,这两件物品是凶手在搏斗时不慎掉落的。技术人员还在屋内仔细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最终在一些被触碰过的地方提取到了陌生人的生物痕迹,这些线索成为破案的关键,警方对它们寄予厚望,希望能从中找到凶手的身份信息。
警方对案件动机展开深入分析。如果是为财,凶手进门后理应索要钱财,可他却什么都没说,径直动手伤人。而且,从男子的穿着来看,他身穿皮夹克,手里拿着皮质手包,整个人的装扮显得比较体面,不像是经济窘迫之人。李先生是一名教师,在学校里一直为人谦逊,对待同事和学生都十分友善,深受大家的尊敬。他的一双儿女都还在上学,性格乖巧,经警方调查,不存在在学校里与人结仇报复的可能。
警方推测,凶手的目标或许是李先生的妻子。她从事外贸工作,日常接触的人员复杂,经济条件也较为优越,在生意场上或许会有一些利益纠葛。“红塔山”香烟在当时属于高档品牌,一般抽这种烟的人,要么自身经济条件优越,要么是有求于人。李先生妻子的工作性质,让她每天都要面对这类人群。然而,警方对她的社会关系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从合作伙伴到竞争对手,再到日常交往的朋友,却一无所获,也排除了这种可能。
那张使用过的上海市地图,纸张已经有些褶皱,边角还有磨损的痕迹,暗示凶手可能是按照地图找上门的,至于标有4个三角形的标记,根据推测很有可能是凶手需寻找的地方或目标。由于案发时双方接触时间极短,且凶手未发一言,警方无法从口音上判断他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从他对周边环境的陌生程度来看,有可能是外地人,但也不排除本地人对某些区域不熟悉而需要地图的情况。更无法确定其职业和籍贯,这让案件的侦破难度大大增加。
案件陷入僵局,尽管警方用尽一切手段,调查了每一个可能的方向,询问了每一个相关人员,对每一条线索都进行了深入挖掘,但始终未能找到关键突破口。现场提取的生物痕迹,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经过多次检测和分析,也未能提供有效线索。被害人的家属对警方的工作产生了不满和抵触情绪,他们急切地想要为逝去的亲人讨回公道,看到凶手被绳之以法。
而李先生则深陷自责与悔恨之中,他时常想,自己缺乏自我保护防范意识却殃及了无辜。如果自己当时没有去开门,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妻子就能平安无事,这种痛苦的想法如影随形,日日夜夜折磨着他的内心。
|
50 |
信纸作者:晓风残月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