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1月28号 07点 阅读 10131 评论0 点赞4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恭祝各位网友:
小龙年吉祥!天天心舒畅!月月事顺当!全年更健康!
老李书记的党性表现让我起敬让我思
庄关通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这俗语反映古代百姓对老人的尊重、爱护,它同时在提醒高龄老人要谨慎于出门。
2024年是史上最热的一年。7月2日,长宁区第31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暨中学生共产主义学校开学典礼,在上海市延安中学如期举办。那天上海气温35点1度,但92周岁的老李书记出门了!他应邀参加了这个开学典礼。7月4日,酷热至38点6度,老李书记又到延安中学,给马读会学员上了整整一堂课!他生动地讲述入党后78年里,为党的事业不断奋斗的经历、经验、感悟,激励学员们树立崇高理想,听党话,跟党走。我眼望银发满头的老李书记,耳听他思路清晰的报告,肃然起敬。
我不是上海人,2006年当了“关工”志愿者后才知道,主持长宁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是老李书记。经过三、四年志愿服务,我被“五老”们感动了,于2011年3月在《光明日报》旗下的光明社区发了博文《精神可嘉的社会教育执教者》,文中赞扬了1920年出生的赵戈、1932年出生的老李书记等5位“五老”。但是那时我对老李书记的认识并不全面,而这回的肃然起敬敦促我应该进一步读懂老李书记。
为此,我拿出手边的老李书记的著作、讲稿及有关报道,并请区关工委办公室提供我所没有的老李书记的讲稿,逐篇阅读,思索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老李书记把准方向、不断前行?最终我悟到两个字:“党性”——中国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坚强党性!
* * * * * * * * *
“老李书记”,是长宁人对李仁杰同志的亲热而自然的称呼。李仁杰是祖籍为江苏武进的上海人,1932年3月生。1946年10月在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至1993年,担任中共长宁区委书记。1997年离休。2003年至2014年,担任长宁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 * * * * * * * *
2019年,老李书记回忆入党73年时,得出一条结论性体会是:“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
他这体会非常真切:入党时是少年、学生,后来曾是区级、市级机关干部,插队落户者,共青团区委书记,中共区委书记,区政协主席,离休干部,区关工委领导,“五老”志愿者……身份更换十几回,然而他“时刻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党员”。 1948年,他因参加地下党所组织的革命活动,受到学校多次警告,父亲为防止未成年儿子再出事,把他锁在家里,但他只想做党员该做的事,就想方设法逃离了家庭,出生入死,坚决执行党组织安排的任务。非常的十年中,他成了“被整对象”,到黑龙江插队落户,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党员身份,勤奋劳动外,积极做好知青的思想工作。他离休后,并不休养,而是修养,到老干部大学学书画、学外语,同时撰写、整理回忆录。而2003年年底,当时的长宁区委书记希望他出来搞关心下一代工作,他服从。在他带领下,长宁区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经验、业绩得以延续和发展。
——读老李书记事迹,我思考: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就应该切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中共党员,如此才能自觉地以党章党纪约束自己,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绝对不能忘记自己是党员,漠视党纪,搞自由主义。
* * * * * * * * *
1983年,老李书记担任长宁区区委书记后,他考虑:怎么把党的事业管紧、管好、管强?他认为要解决好的“第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我们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09年9月,他在给“马读会”学员作报告时,曾概括了自己在区委领导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的八点体会,包括:要目标远大,要为民谋福,要力争上游,要改革创新,要带头实干等。领导带头,层层发动,群策群力,“振兴中华,发展长宁”的目标卓有成效;“依托虹桥,发展长宁”目标中的“依托虹桥”节节上升为“拓展虹桥”、“精品虹桥”。1992年长宁区的财政收入仅有2点5亿,到2018年达447点6亿。人民急需什么,政府就抓紧什么,修路,搭桥,造房子,抓菜场。长宁区的人均居住面积由1980年的4点4平方米增长到2018年的40多平方米。
2003年年底之后,老李书记的工作重点转移了,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的态度没有变,“为了红旗飘万代,就要关心下一代”成了他的理念、目标,他忘我地投身于长宁区关工委的领导工作,团结区关工委班子全体成员,主题教育常搞常新,抓准抓好关键招子,敢创善护特色品牌,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每年确立一个主题教育的新主题,每年印发一册宣讲读本,每年开展一回征文评比,每年举办一次演讲比赛——立德树人,爱党爱国,老少结对惠及老与少。“五老”报告团、关爱工作团(包括关心、引导特殊青少年)成员都尽心尽责。“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到2014年已办21期(之后2016年被中国关工委作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十佳工作品牌”推广)。争取香港爱国人士支持,发动社会力量资助,老李书记自己捐资5万元,建立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或特殊青少年的“爱心育苗基金”。党建带关建,开展“‘五好’关工委”评估……中国关工委每隔5年作一次全国性总结表彰,在老李书记主持关工委工作之前,1991至2000年长宁区三次被表彰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先进集体,老李书记承上启下,让长宁在2005至2010年第四、第五次获得同样的光荣称号。还令人感动的是,老李书记的全心全意关爱后代的精神,体现在他主持关工委时,既当好指挥员,出主意,用干部,又当好战斗员,带头干,积经验。他连续编写讲课材料,给青少年讲,给基层志愿者讲,还多次特地请人制作PPT光盘,发到居民区,扩大教育面。2005至2014年底,他讲了167场,其中题为《共产主义理想指引我的人生》,讲了83场,触动很多青少年的心灵。
——读老李书记事迹,我又思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性修养的核心问题就在于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共党员应该切记为人民服务必须“全心全意”,切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誓言;绝对不能三心二意,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甚至将个人利益置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
* * * * * * * * *
2009年,老李书记曾说:我“生命不止,就学习不止,工作不止”,要“把一生都献给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
响当当的“言”易发,响当当的“行”难现,而老李书记言为心声、言行一致。当年,14岁的他就是靠学习(包括读红色书籍、学习榜样)起步而入党的,如今他还在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他的“工作不止”真真切切。他离而不休,71岁的老人在长宁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岗位上,赤胆忠心地干了11年,到2014年年底,他在“关工”线上的角色转换了,由组织者、指挥员变成志愿者、战斗员,但他还是奋斗、奋斗。他竟然又捐出30万元给“爱心育苗基金”,并同社区里3名学生结对助学,捐款3点2万元。2015年至2019年,即83岁至87岁,他又作了45场报告。
老李书记在职时已获3个全国先进,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他个人先后荣获5项国家级荣誉。2009、2014、2019、2024年,老李书记连续四届被中央组织部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这实至名归的称号,证明他在不断奋斗、出色地不断奋斗着。
——读老李书记事迹,我还思考: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就应该切记入党宣誓誓词中“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9个字,必须终身奋斗;绝对不能半生奋斗,一退休就“江西人钉碗”。
* * * * * * * * *
“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是党的性质在党员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特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
共产党员增强了党性,就增强了凝聚力和感染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真正起作用,“榜样的力量”才真正有力量。
老李书记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影响了自己一家人,他的家庭就成了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
老李书记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影响了他在职时的长宁区党政机关。据不完全统计,在他担任书记的10年里,长宁区提拔了400多名处级干部(其中50多名之后成为局级干部);后来,只有3名处级干部出了事。
老李书记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影响了他离休后的长宁区关工委多位常务副主任、副主任,他们带领全长宁区的“五老”们再接再厉,造就了长宁区1988至2020年间连续七次成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先进集体。
* * * * * * * * *
我要继续向老李书记学习。
我真诚地希望刚刚退休、已退休几年的中共党员,能看看老李书记的党性表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继续为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好事,包括当好各类志愿者。
(2025年1月27日下午)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