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2年06月27号 09点 阅读 10113 评论0 点赞4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的书柜(99)
《孽海花》
此书阅读于学生年代。那年月,《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二十年之目睹怪现状》、《老残游记》等在青年学生中大为流行。
鲁迅先生说:“盖嘉庆以来,虽屡平内乱(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回),亦屡挫于外敌(英、法、日本),细民暗昧,尚啜茗听平逆武功,有识者则已翻然思改革,凭敌忾之心,呼维新与爱国,而于‘富强’尤致意焉。戊戌既不成,越两年即庚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掊击之意矣。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这就是当年这类小说特别多的主要原因。
这些小说,鲁迅列举四部,即《官场现形记》、《二十年之目睹怪现状》、《老残游记》和这部《孽海花》。可以说,掊击当年政府和社会弊端,是这四部小说共同之处,而写民主主义和民族革命的突起,则是《孽海花》的独特之处。
此书初版署“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前一笔名是金松林,后一笔名是曾朴。后来才改署曾朴著。
一九O三年,金松林书写的第一、第二回发表。隔年,金松林将写好的第一到第六回移交给曾朴,由曾朴负责修改和写作。直至一九三O年,曾朴才撰写好第三十五回,用时二十七年,也够长的。
建国后,五十年代北京,上海分别出版过《孽海花》,但都是三十回本的。而上海中华书局本却增补了最后五回,就是现在的这本《孽海花》的原本。此书32开本,正页数P364,定价1元。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0年1月重新出版。
上世纪八十年代,武宁南路只拓建了百米左右,是条断头路,常有工矿企业图书馆的旧书在此设摊,因就读的业大就在附近,故而也就买了一些。不过自我感觉上《孽海花》可读性不是很强,它虽只写了清末短短三十年,可读性不及冯梦龙上下五百年的《东周列国志》。
这部小说的特点是真人真事。书中的“主人公”金汮和傅彩云,实影射洪汮和洪妾赵彩云。其他,十有八九也各有所指。有的直呼其名、直书其事。书后附录《孽海花》人物索隐表,录入名单近三百。如大刀王二即大刀王五,戴胜佛即谭复生,闻韵高即文芸阁,李治民即李慈铭等等。
洪汮携彩云出使欧洲谈判。回国时,错印中俄地图交界处,被弹劾,一八九四年郁郁而死。彩云脱离洪家,入上海转天津,改名赛金花。赛金花身处风尘,书中同情革命党,还替清王朝西太后与洋人有过谈判的场景(没记错吧?)。也算风尘中的一号人物吧,所以有人纪念她。
几年前游安徽,车在G530公路的半山腰停下,观看山脚下的塔川和宏村。见有块路牌,画着山脚下顺路处有“赛金花故居”。游毕宏村去西递,途经“赛金花故居”,因行程中没有安排参观,只能遥看一下。
感谢茹歌老师提供的信纸!
2020-6-18
信纸作者:茹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