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广西行:桂林的市徽——象鼻山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1年08月21号 21点 阅读 11194 评论0 点赞4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来到广西桂林旅游,央视春晚举办地——象鼻山是必看之处。桂林昔称八桂、桂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桂林因桂树繁多,桂花成林而得名。象鼻山,景色优美,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和桂林城的标志,最令中外游人喜爱。这次我们来到了山水如画的桂林,就专程去观赏了桂林的市徽——象鼻山。

        象鼻山又称象山。其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胜,因而得名。明代诗人孔镛写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象鼻山被人们誉为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征。

        这百看不厌的象鼻山,位于城南漓江和桃花江的江流汇合处。象山公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山、水、洞、岛、亭、台、坪、径、文物、古迹相映成画,美不胜收,走进其中,令人心驰神往。身处最佳取景地,近距离欣赏如江边饮水的一头巨象——桂林城徽象鼻山。

 

 

 

  这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水月洞弯如满月,穿透山体,清碧的江水从洞中穿鼻而过,洞影倒映江面,”象山水月”因之成为桂林山水一绝。范成大说它“其形正圆,望之端整如月轮”。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则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观,令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文思泉涌,吟咏不止。

 

 

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镌刻洞中。

 

 

  象鼻山的山脚有石级小路通上山顶,山顶平展,绿树成荫,当年太平军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顶的东端有明代的实心砖塔,因嵌有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

 

 

  象山南麓,有始建于唐代的云峰寺,象山的东、西麓,皆有石级曲折而上。山顶树木成荫,小径通幽;明代建筑普贤塔耸立于此,塔高10余米,塔形似剑柄,又似宝瓶,古朴凝重;游人立于山顶,神清气爽,极目远眺,桂林山城美景尽收眼底。

 

 

        象山公园常举办各类花展,游人徜徉其中,但见山之奇峭、水之碧透、洞之清幽、花之娇媚,几疑身处仙境,流连忘返。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得古老而年轻的象鼻山魅力独具。

 

 

  从滨江路步行下江岸,能一览象山全景,“象汲长波,洞生明月”,象山公园的第一景便是“象山水月”。距今1.2万年左右,地壳抬升,漓江水面由2千米宽度不断缩小,江水在山体东麓冲刷溶蚀出一个长17米,宽9.5米,高12米,位于象鼻与象之间通透圆洞,即“水月洞”,又名朝阳洞。江水穿洞而过,山洞如明月浮水。

 

 

 

        走进与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树葱葱,竹篱茅舍掩映其间。若是雨季,云蒸雾腾,村舍与绿树皆似披上一袭轻纱,古人称之为“訾洲烟雨”。将其列为桂林八大胜景之一。

 

 

        爱情岛位于象山景区北侧,濒临漓江,是观看象鼻山的又一好的观景点。

 

 

        岛上环境优美、树木茂盛,是上世纪70年代当地人谈恋爱的最佳之处,故称之为爱情岛。如今爱情岛是人们婚庆、摄影的外景之地,恋人们在象山水月的见证下,在此许下爱的誓言。

 

 

 

        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早在唐宋就成为著名游览胜地。其旖旎的风光、神奇的形象、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动人的传说,倾倒了无数文人雅士,被誉为桂林山水的代表。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诗: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景致,让人不由得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大海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43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43人点赞

本文作者

大海

潇洒人生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博主关闭了此篇讲述留言功能。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