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陇夕阳红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闵行版图上的 耀眼明珠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0年06月29号 09点 阅读 8491 评论6 点赞1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闵行版图上的 耀眼明珠

(周爱民)

  2019年12月28日,冬日暖阳,这是闵行电厂职工难忘的一天——闵行燃机示范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这是全世界首套GT36-S5型H级燃机电站。85岁的蒋师傅抹了一下泪眼说:新电站1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远超原闵行电厂,家乡又添一座绿色环保、世界一流的燃机电站,我做梦也会笑醒。

  我脑海里回放着闵行电厂的故事,美丽蜕变之片段在眼前浮现……

  读电机小学时,我就晓得沿一号路(1980年改为江川路)向西有闵行电厂,烟囱很高冒着烟。以后才知道:1958年,闵行工业迅猛发展急需用电,建设大军夜以继日,仅用39天,就使闵行电厂首台6千千瓦机组并网发电。

  一位建厂元老说,当时为保证发电用煤,每天不管黑夜白昼,从浦江边小煤船到煤场再到落煤坑,100多名抬煤工肩挑手提,一路号子不断,没人叫苦,但有人累昏过去。说到此,他有点哽咽:那时翻三班很辛苦,市区职工乘徐闵线转闵东线在沙港桥下车,然后穿过农田进厂,遇到下雨,两腿是泥浆。

  闵行百姓享受着用电便利,却很少知道电厂人的艰辛。记得一次断电,沿街顿时漆黑一片,家家点起蜡烛,邻居们都关心:不知电厂出了什么事?

  一个夏夜,电厂里突然起火,火光映红天边,厂房、机组和电网危如累卵。消防车赶去了,家住闵行的职工赶去了,大家全然不顾爆炸危险。火终被灭,机组重新满负荷运行。

  我当兵的70年代,部队放电影中“新闻简报”不少,一次我惊喜地看到一条新闻:闵行电厂利用温流水养罗非鱼获得成功。画面上不仅有厂景和欢跳的鱼儿,还有我中学一个女同学摇着三角瓶在化验水质。我兴奋地对身边的战友说:瞧,这是我家乡闵行,那座有三根高烟囱的发电厂,多漂亮啊!

  1979年我脱下军装成了闵行电厂的职工。清晨,我沿着“中华香樟一条街”骑车上班。微风含着花香扑面而来,沿街不时出现的新景致给人惊喜。我师傅姓宋,家住市区狭小的亭子间,他常感慨,还是闵行灵啊,有地铁又有轻轨,居民房子大啊。后来,他就搬到了闵行,而职工们感到,电厂同闵行一样,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

  1973年,一台12.5万千瓦机组就可解决上海的照明用电;而1983年闵行电厂6台12.5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总装机容量达81.8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百分之一,发电量占上海总发电量的百分之四十。1989年5月26日,江泽民同志来闵电视察慰问,一眼认出已任值班长的老邻居“小老虎”,同他亲切握手,留下“稳定上海,保障生活”的殷殷嘱托。

  全国劳模、市人大老领导杨富珍曾带领各区50名人大代表来厂调研,她对闵行区人大领导说:老电厂终于改变了“黑洋酥”(煤粉)满天飞的窘境,环保变样百姓福!有一次,在汽轮机厂工作的爱人进电厂开会,见两边的香樟树枝繁叶茂,绿化带里姹紫嫣红,满厂桂花飘香,回家后赞不绝口。闵行电厂的“高知名度”,使市区姑娘纷纷结缘电厂男青年。

  世博会前后,包括闵行电厂在内的上海老机组相继退出运行,看着标志性烟囱等设备被爆破拆除,职工们很伤感,宋师傅来电也表示不理解。我告诉他:以新代旧,是技术进步的必然。如今,在老机组旧址上拔地而起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将使闵行电厂焕发新的勃勃生机。

  专家告诉我:H级燃气轮机是目前世界上燃烧温度最高、单体功率最大和效率最高的燃气轮机。2022年2月,一座百万等级的大型数字智能化发电企业将屹立在我们的家乡、闵行西南的黄浦江畔——闵行版图上又会嵌入一颗耀眼的明珠。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2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2人点赞

本文作者

梅陇夕阳红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