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晚霞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师生情 忘年交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9年11月29号 11点 阅读 12406 评论18 点赞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师生情 忘年交

——我们三班的故事(上)

(周紫燕)

 

    三班,是我们作为“老三届”就读的上海市莘庄中学初中班级,也是我班同学引以为傲的名称。

    金秋十月,正逢新中国70华诞,37名老同学又邀请两位班主任齐聚莘庄一网红饭店,欢庆盛世中国,共叙师生情谊。这是三班第7次的师生聚会。短短半天的再聚首,师生真情浓浓,话题不断,将55载情谊串起,留下美好的记忆。

    同学们自豪地说: 历时55年,我们三班同学和老师一直保持着友谊和聚会,真是值得骄傲。

    为何三班有这个凝聚力?我想,答案是:老师有爱心,同学有真情。

    张诗芸老师是我们初一的代数老师,初二起任班主任并教代数、几何,是我们初中三年的老师。所以,我们对张老师的印象最深、情谊最浓。

    张老师教我们初一代数时,刚从大学毕业不久。记得第一印象是,年仅二十多岁的她,瘦高个子,齐耳短发,一张抿着嘴角、微露腼腆的笑容。上课时,温和的语言,仔细的讲解,漂亮的板书。下课了,还要问同学,听得懂吗?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年轻老师。初二年级当班主任了,为了形成好班风,张老师对班里几个调皮的男同学,分别施策。文同学上课讲话开小差,影响课堂纪律。他的哥哥恰是张老师的高中同学,于是亲情牌一打,文同学“看在哥哥的面子上”,听张老师话了,这一招很有效。沈、贝两同学,个子小想法多,见男女同桌不划“三八线”,就在背后讲怪话。此风不能长。张老师一改往日的温和态度,非常严肃地批评教育,制止了苗子。班里有好几个喜爱唱沪剧的同学,为发挥其特长并活跃班内文娱生活,张老师组织排练小戏《春耕曲》,晚上到附近的生产队去演出,使小演员们颇有成就感。三班在年轻故娘张老师的教育培养下,风气正、学习好,师生关系融洽,是一个友爱的集体。

    下图:第一排小男孩右者为张诗芸老师。

 

 

    在这次师生聚会上,已是八十高龄的张老师,面对同学们几乎哽咽地说道:我当了一辈子的教师,有4个班的学生和我保持着联系。而我一直认为,三班同学是最尊重老师、最讲情义的。患难见真情。“文革”中,三班没有一个同学来批斗我。而那天晚上,当我躲在女生寝室芬华和紫燕同学深夜来看我,并把我和吴秀华老师保护起来的经历,一辈子都不能忘记。

    哦!张老师的话,唤起了我和芬华那遥远的记忆。这是班上大多数同学所不知的往事。一九六六年的仲夏,“文革”已经在上海县县府所在地的莘庄中学掀起狂风恶浪。学校早已停课,大字报铺天盖地。从学校领导、团队干部,到普通教师,不是被批斗就是被贴大字报,师道尊严扫地,老师们惶恐不安。吴秀华老师是我们分校的共产党员、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政治老师,成为批斗的主要对象。张老师与吴老师是好同事,就被贴上“走狗”的标签。这天从总校去了一批红卫兵,在办公室里围攻张老师,喊口号、扔纸片、甚至推搡。得此消息,芬华和我都很着急。此前,已有体育L老师因被多次批斗,不堪凌辱而自尽了。生性柔弱的张老师能承受住吗?素有正义感的芬华与善良的母亲商量后,决定把张老师“救出来避难”。当晚,我俩怀着焦急不安的心情步行近半个小时,赶到漆黑夜色下被农田包围的分校。当我们找到八班女生宿舍,张老师又惊又喜:你们怎么来了,被红卫兵知道了,你们要吃苦头的。芬华说:我们担心你,我妈妈让你住到我家里去。但是,张老师更关心每天都挨批斗的吴老师的安危。芬华毫不犹豫地表态:两位老师一起去。说走就走,师生四人,逃离分校。张老师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吃饭时芬华母亲端来一碗菜放在面前,她说:张老师,你一定要把炒鸡蛋吃掉。为什么叫我一人吃掉?后来才知道,芬华母亲看到张老师病怏怏的身体,在里面放了胎盘粉,要让张老师补一补。芬华的家与莘庄中学仅隔一条马路,每天高音喇叭里那狂热的口号声、语录歌曲不绝于耳。住了四天,吴老师说这里不安全,红卫兵发现以后要连累芬华全家了,执意要回校去。怎么办?我回家去商量,母亲一口答应“住到我家来”。于是,趁着朦胧的月色,悄悄地把吴老师转移到向东2百米的我家。吴老师在我家的小屋里住下,她白天看书,从不出门,邻居无人知晓。欣慰的是,在两家一个星期的“躲藏”,使老师避过了这批斗的高峰。20多年后,已退休的两位老师专程从虹口、长宁赶到莘庄,带上礼品登门,感谢两位母亲当年的“保护”之恩。

    特殊年代的特殊经历,使我们与张老师建立了友情、亲情。此后,张老师调到长宁工作,女同学惦记着老师,结伴到她的娘家、婆家去看望、做客,彼此亲如姐妹。历次聚会,张老师必是座上宾,在自驾去苏州、无锡、莫干山等地时,同学们搀扶着老师与我们同游共乐。

    岁月悠悠,时光飞逝。我们从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到如今白发苍苍步入老年。55年的师生彼此关爱,心心相连,师生情早已升华为炽热浓烈的忘年之交情。

    下图:第一次师生聚会,中间持鲜花者张诗芸老师。

 

 

    下图:上海市莘庄中学建校五十周年,三班同学与老师聚会。

    前排左四起:火树其老师,张诗芸老师,吴秀华老师。

    前排左一:周紫燕,后排右三:石芬华。

 

 

    下图:与张诗芸老师共游苏州。

 

 

    下图:与张诗芸老师共游东山。

 

 

    下图:与张诗芸老师共游莫干山。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7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7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