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修改【原创】老兵精神大发扬 八月连讲52场
八月高温天,炎阳把大地烤得滚烫,但仍有一群平均年龄74岁老兵不顾年迈、不知疲倦、不畏酷署,热情高涨地奔走在松江的城市乡村,为把“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而竭尽全力。
近几年,他们每年的宣讲场次都超过200场,今年1~8月,已宣讲了202场,尤以今年8月成绩斐然,创下了一月连讲52场、一天宣讲12场的新记录。他们是谁?他们是松江老兵讲故事宣讲团。全团15位老兵,90%是中共党员,不同的经历、共同的理想让他们集合在一起。他们把每一场宣讲都视作“陶冶革命情操、传承红色基因”的战斗。那“戎装亮眼、全程站立、脱稿讲述”的老兵风釆,成了松江宣传战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天,让我们走近这支队伍,倾听他们在宣讲实践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老兵讲故事”这个特色品牌又有哪些独特之处?
常言说:“万事开头难”,当十年前这支队伍自发组建时,人们并不了解她的存在,到哪里去宣讲成了难事。但是这群志同道合的铁道兵老战士并不气馁,为了让铁道兵这支远去的兵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他们把铁道兵光辉史迹、英雄人物和自己在部队的经历,撰写成有故事情节的宣讲稿,毛遂自荐到所在社区和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去试讲,他们在区委宣传部、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永丰街道支持下,连续两年到街道所属居委会、两新组织去宣讲铁道兵故事,还多次同老兵合唱团合作,用又唱又说的宣传方式吸引听众眼球。逐步扩大影响。
目前,这支队伍的服务对象已涵盖到全区城乡,被六个街镇社区党校聘为讲师团队,同两所高校和三家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签订了共建双赢协议书。他们的宣讲范围巳拓展到了全市八个区,中共四大会址,复旦大学和松江大学城所有高校都留下了他们宣讲的足迹。回首往事,老兵们深有体会说:“团队发展壮大离不党政部门关心支持,”“不怕苦、不畏难,是部队养成的优良作风,已成为团队前进的力量。
与时俱进地宣讲时政要闻,注重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故事中,使红色宣讲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时代新气息,是这支老兵团队常盛不衰的诀窍。为此,他们建立了集体备课机制、听课点评机制、新课件审核机制、还制作了团旗、团歌和团队纪律。他们把每月的第一天,设定为团队纪律学习日,进行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团队要求每年推出一批新课件,做到常讲常新。迄今为止,已出台了有六十则红色故事组成的精品课程菜单供各街镇各单位选择。今年初,党中央要求全党开展八项规定学习活动,下半年的学习重点是宣传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重大意义,老兵团闻风而动,迅速组织了一批与八项规定和抗战胜利相关的宣讲稿推向社会。他们把“向新而行”放在团队建设重要位置上,推出了新春大走访、共建出新招等系列举措,使红色宣讲进军营、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搞得风生水起,活跃非凡。
经过十年辛勤磨炼,松江老兵讲故事宣讲团在2020年获评“松江区最美退役军人集体”,2023年被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评选为“全国退役军人优秀志愿者团队”,获松江区委宣传部颁发的“感动松江、先进典型”,“基层理论宣讲十佳优秀团队”证书,获松江区委老干部局颁发的“老兵讲故事”特色奖牌,被上海慈善基金会松江代表处授予松江区第二届“慈善之星”荣誉称号。2024年,老兵讲故事宣讲团入列“松江区云间理堂宣讲联盟理事会理事单位”,他们的故事告诉人们:“信仰在心、老兵不老,咱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司一良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 未定义0条内容 你没有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