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8月09号 10点 阅读 11176 评论0 点赞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中国终将超越美国
徐宪民
2025年8月9日
一
中国终将超越美国,这是必然趋势。
我们的目标不是要超越美国,而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但作为国际比较,与先进国家相比,就有一个超越美国的问题。
是的,美国是遥遥领先的超级大国,中国在许多方面还很落后。记得200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美国 GDP 总量约为 10.25 万亿美元,占全球 GDP 比重达 30.6%。而中国 GDP 仅为 1.21 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约 3.7%,约为美国的 11.8%。当时全球关键技术领域几乎被美国垄断,其核心专利、高端制造和科研创新占比高达 94%,而中国仅占 5%。 研发投入方面,2000 年中国的研发经费仅占 GDP 的 0.9%,而美国长期保持在 2.5% 以上。
短短25年,中国已经明显缩短了差距。最近,《纽约时报(5月19日)》发表文章《一个属于中国的世纪可能已经到来》,一贯贬低中国的外媒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
“多年来,理论家们一直在设想“中国世纪”的到来:届时,中国终将充分发挥巨大的经济和技术潜力,并围绕北京重塑全球力量。那个世纪或许已经来临。”文章说“中国已在多个行业引领全球生产,包括钢铁、造船、电池、太阳能、电动汽车、无人机、5G 设备、消费电子产品、活性药物成分和高速列车。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占全球制造业的近一半。与此同时,北京也着眼赢得未来:中国宣布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对量子计算和机器人等前沿技术进行长期投资,并增加公共研发预算。”文章说“多年来,怀疑论者一直预测中国经济将达到顶峰,随后必出现衰退,但每次都被证明是错的。”
我不看外文怕有误,问人工智能。豆包说:“文章来源于《纽约时报》,这是美国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其发表的文章通常经过一定的采编和审核流程,在信息来源和报道的规范性上有一定的保障。作者凯尔・陈是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有一定的研究背景和专业知识,其身份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数据,如中国在钢铁、铝、造船等 12 个关键产业中占据全球产量榜首,2024 年中国制造业全球市场占比达 31.6%,预计 2030 年将占全球制造业的 45% 等,这些数据大多来源于权威机构统计与可验证的产业报告,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看来文章还是比较靠谱的。
二
如何看待中国?
人类已步入智能时代,美国遥遥领先,中国紧随其后。美国的优势是基础研究,教育,芯片等部分高科技领域垄断,中国在应用技术,人才和基础设施方面,尤其是在实体经济的应用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机器人)等,已经拥有明显优势。
首先,中国高度重视并全方位规划和部署人工智能的发展,既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也能充分鼓励民营经济激发竞争活力,我们拥有独特的社会制度优势。
中国有全球数量最多的高素质劳动力,有大批既聪明又勤奋的劳动者,据说人工智能人才华人占比最高,这是最重要的人才优势。
中国拥有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相结合完整供应链,强大的制造业和电力等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全世界最好的发展条件。
中国是最大的竞争舞台,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发展条件,国内外资本都看好中国,愿意投资中国,许多外企表示“离开了中国就会落后世界”。
中国在应用技术领域得天独厚。虽然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在芯片等部分关键领域还有卡脖子现象,但中国正在努力克服短板,也一定能缩短差距。
三
外媒对中国经济与发展报道往往以偏概全。当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时,炒作 “中国威胁论”,将中国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解读为对西方主导地位的 “挑战”;当中国经济面临短期压力时,又渲染“中国崩溃论”,忽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纽约时报》文章部分观点如“AI 霸主之争将不会在美中之间展开,而是在深圳和杭州这样的中国高科技城市之间进行”“中国未来将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技术和经济大国,全球各地的中国工厂将以中国为中心重新配置供应链,而美国可能沦为实力大减的国家”等表述并不靠谱,可能另有目的。但中国终将超越美国,已经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
作为中国人,我们对自己的情况是了解的。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水平离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总体上看,中国发展比发达国家发展快,但大多数领域还处于低水平竞争,许多行业“内卷”(打价格战),同样的商品,主要靠价格而不是靠价值取胜。
发达国家为什么人均收入高?因为他们的商品附加值高。为什么附加值高?因为有技术优势、质量优势、服务优势、品牌优势。除了资本垄断外,发达国家主要靠商品价值取胜。
我们的人均收入为什么低?因为商品附加值低。为什么附加值低?因为缺乏技术优势、质量优势、服务优势、品牌优势。如果不能根本扭转这种局面,中国现代化不可能实现。
中央提出高质量发展,也就是要占领全球商品的制高点,要把价格战转变为价值战。要把价格“内卷”转变为价值“外卷”,用人工智能提升千行百业,拼技术、拼质量、拼服务、拼品牌。
我们正在制定“十五五”规划。“十五五”规划要靠发展新质生产力,靠高质量发展,彻底扭转各行各业低水平价格竞争的局面。
《纽约时报》的文章指出“中国体制能灵活调整、适时改变政策、调配资源,以服务于国家长远利益,其持久的韧性已毋庸置疑”。一旦看清问题,上上下下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落后局面,这就是我们的体制优势。
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富裕”。少数人富是容易的,多数人赶上发达国家,还需要一个相当长期的发展过程。
2023年底,美国家庭净资产中位数为19.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6万元。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不包括农村)家庭净资产中位数为141万元。
家庭净资产是包括房产的,中国老百姓大都拥有房产,上海等大城市衣、食、住、行,实际生活水平并没有汇率差距那么大。
当然,按照汇率计算,中国老百姓收入水平还很低。虽然中国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发展迅速,但美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强大的经济体,在科技、军事等领域仍具有很强的实力。
25年前,超越美国是不可想象的,但如今在许多方面已经成为事实。25年前,《纽约时报》发表这样的文章是绝对不可能的,25年后的今天,大多数人对中国的发展已经毫不怀疑。我相信,只要社会长期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再经过25年努力,中国多数人过上发达国家的好日子是完全可能的。
历史将证明:中国终将超越美国。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