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8月01号 22点 阅读 5275 评论4 点赞1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健康运动感悟:散步里的岁月安康
散步,是最朴素的运动,却藏着最实在的健康密码。它无需复杂装备,不必刻意场地,以温和的节奏唤醒身体的活力,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悄悄为生命注入能量——增强心肺、调节情绪、改善代谢、护佑骨骼,更在不知不觉间降低慢性病风险,成为性价比最高的日常养生良方。
今年八一建军节前的战友聚会,让我对健康有了更沉重的感悟。餐桌旁的身影比往年稀疏了许多,岁月在我们这群63岁左右的老兵身上留下了清晰的刻痕。1981年一同入伍的31人,退伍转业近41年,如今已有2人因心脏病在退休前离世,2人遭遇中度脑中风,2人因血管阻塞安装支架,1人正与肝病抗争,更有29人被“三高”等慢性“富贵病”缠上,需长期服药控制。看着战友们被疾病影响的生活,才真切体会到,人到老年,免疫力的衰退从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威胁生活质量的“隐形杀手”。
我算是幸运的,身体状态尚可,但“三高”也已相伴多年。除了每年体检、定期随访控药、严格饮食干预,支撑我维持健康的关键,是坚持了十二年的晚间散步习惯。每天晚饭后半小时,我总会和妻子一起踏上行程,在公路、公园、小区的塑胶步道或河边走道上,以每分钟120步的中速行走1到1.5小时,路程达8至10公里。散步时,我们会刻意放空烦恼,让心情随脚步轻盈起来,步速快慢交替,呼吸始终均匀,直到身体微微发热出汗。沿途的夜景是天然的调味剂,夫妻间的家常闲聊、时事分享,更让这段时光成为情感的粘合剂,既锻炼了身体,又滋养了感情,不知不觉间,两人的身心都在这份坚持中保持着平和与活力。
健康养生从无统一模板,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并以坚定的意志坚持下去。对退休后的我们而言,保持平常心、看淡世俗纷扰、懂得“取舍”的真意,与坚持锻炼同样重要。今晚读到一段关于健康与取舍的感言,让我豁然开朗:“琼瑶86岁的故事告诉我们,别等老了才谈享福——当身体衰败、病痛缠身,再多财富也换不来畅快的呼吸与自由的行走。珍惜当下,在有能力的时候爱想爱的人、做想做的事,才是最实在的活法。”
金庸、琼瑶的时代悄然远去,我们这代人也在慢慢变老。点过煤油灯、看过黑白电视、骑过二八自行车的童年仿佛就在昨天,却已成为遥远的回忆。小时候画在手腕上的表没走过一秒,却带走了最珍贵的时光;长大后物质不再匮乏,快乐却变得难得。就像高铁与火车的对比:高铁载着儿女奔向理想,快得记不清邻座模样;火车载着父母走向归途,慢得能听完一段人生故事。世人总把幸福定义为“有”——有车有房有钱有权,却忘了真正的幸福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
人生下半场,健康是1,其他都是0。坚持散步十二年,我收获的不仅是稳定的身体指标,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当下的珍惜。老年健康,既要靠锻炼防治疾病,更要靠“取舍”沉淀心境。走好脚下的每一步,珍惜身边的每一人,享受当下的每一刻,这便是散步教给我的,关于岁月安康的真谛。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