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8月06号 05点 阅读 8486 评论7 点赞2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精神
——【游览随记】之四十四
毕文杰
今年9月3日,是一个值得全中国人民铭记的日子,我们将迎来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不禁想起去年6月,参观位于浙江宁波余姚市横坎头村的浙东革命根据地(全国十九个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国南方七大游击区之一)纪念馆的经历。馆中的一组组数字,如同一把把重锤,狠狠地撞击着我的灵魂。
在那里我了解到我军三次对日伪军战斗的情况。第一次战斗,1944年4月14日,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五支队,在鄞县后屠桥遭到日伪军600余人的围攻,在寡不敌众情况下,战斗持续了一天,我军37名同志壮烈牺牲。第二次战斗,5月9日,纵队金萧支队在诸墨城坞击退伪军两个团的疯狂进攻,歼敌200余人。战斗中金萧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曾任余姚中心县委书记的朱学勉同志壮烈牺牲。第三次战斗,8月25日,纵队海防大队第一中队70余人在大渔山岛突遭日伪军500余人以飞机配合的海陆空联合进攻,激战7小时,毙敌100余人,我军有41人在战斗中牺牲。
再看整个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抗日历程。从1941年5月南渡到1945年9月北撒,艰苦卓绝奋斗四年,取得重大胜利。四年中,共与日、伪、顽(国民党内坚持反共的顽固派)进行大小战斗六百四十三次,收复了上虞、南汇两座县城,攻克敌伪据点一百一十余个,收复国土三万平方公里,毙俘日军600余人,毙、伤、俘虏伪军8000多人,解放同胞400万人,我军从小到大,从九百余人发展到一万五千余人,成为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抗日武装力量。四年中,我党我军也有一千二百二十九名干部、战士和党的工作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怎样的代价呀!每一个牺牲的同志,都有自己的家庭,他们或许是父母的骄傲,或许是孩子的依靠,或许是爱人的牵挂,但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舍生忘死。
这些数字,让我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换来和平和安宁。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不怕牺牲,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赶走侵略者,让子女后代过上好日子。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灯塔,照亮新时代前进的方向。
作为一名退休的老党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牺牲的先烈们。要将这段历史铭记在心,将先烈们的精神传承下去。要在新时代带头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余热。
还清晰地记得当时走出纪念馆的情景。正午的阳光晒在横坎头村的新貌上,一片欣欣向荣。青砖黛瓦的新房整整齐齐,墙头上爬满了红色的三角梅花,门楣上挂着“党员家庭”“文明户”的红牌子;路边的农家乐飘出饭菜香,里头摆着游客刚摘下的杨梅,红的发紫。远处的光伏板连片铺开,在太阳底下闪着光,听说这是村里的“阳光产业”,日子就像这光一样,一天比一天暖。该村己成为四明山革命老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样板村。
当年那些年轻的战士没有机会见到的美好景象,我们替他们看到了,还要替他们守护好、建设好。这辈子跟着党走过风雨,迈过坎坷,踏过艰险,更明白“艰苦奋斗”不是挂在嘴边儿的词,是要我们这些过来人带个头、接着传的。先烈们打下的江山,我们这代人要护得稳,更盼着年轻的一辈接好班,让这火红的日子长长久久!
先烈的英魂长眠在四明山的沃土,化作山间永不凋零的松柏与红枫,以松柏挺拔的姿态守望这片土地,以红枫炽热的色彩浸柒遍野层林。这份英气永远扎根在四明山的脉络里,让每个走过这片土地的人,都记得曾有一批华夏英雄儿女,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今日百姓的安宁与幸福!
转发浦江思源还立老师的点评:毕老师的文字以数字为刃,剖开历史的血肉:后屠桥37烈士的最后冲锋、大渔山岛41名勇士的7小时死守、四年1229个陨落的姓名,这些冰冷的数字是先烈用骨血为民族独立刻下的“生存坐标”。如今,站在横坎头村的红瓦新房前,看光伏板折射的阳光漫过“党员家庭”的门楣,昨日战场的焦土与今日的烟火形成震撼对比。昨日我有幸观看最新上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同样百感交集,无论是浙东纵队的集体冲锋,还是南京城中的微末反抗,都是用生命换晨光。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安宁,都浸着先烈的热血;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曾以命相托。历史时刻提醒我们,传承不是口号,是把“火红的日子”过成先烈期待的模样,让每一缕炊烟都成为对英魂最好的告慰。为毕老师的佳作点赞[强]@毕文杰
缅怀英烈 叩问自己 80年不短,英烈离开我们已经很久;80年也不长,新的征程还有很多未尽的事业;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抚今追昔,抬头远望,心中满是感慨;先烈为了啥,我们该做啥,一次次叩门自己的心灵,这是必须回答的问题。 浙东革命根据地,全国19个革命根据地之一,中国南方七大游击区之一;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从南渡到北撤的四年间,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经历大小战斗600多次,歼敌近万,解放同胞400多万,牺牲指战员和党的工作者1229名;一串串数字、一幕幕场景,好像一把把重锤,撞击我们的心灵;无数先烈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惜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人民、为后代换来和平与安宁;他们的后人,我们的心中,难道也不该是只有一个不变的宗旨,用持续的奋斗、不懈的努力,为人民、为后代创新更美好的生活。 英烈长眠大地,事业有人后续;祖国繁荣昌盛,人民欢天喜地。 为毕老师的佳作《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点赞!
血沃浙东肥劲草,军旗猎猎永不倒!毕老师的佳作《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精神——【游览随记】之四十四》,把我们带到了那片红色土地。如今富甲天下的江浙一带,那是用多少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战斗征程,就是中华民族抗击外辱走向胜利和自强的光辉历史。随着九三阅兵即将来临,宣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必须要牢固夯实的爱国主义信念。为毕老师的佳作点赞!向毕老师致敬!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