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泰宁采风(二)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7月30号 06点 阅读 3266 评论4 点赞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泰宁采风(二)

 

何秋生

 

 

惹人心醉的大金湖

 

       我确认所有的山水草木,都是有灵性有灵魂的。或许是自己的知识太浅薄,但我敢肯定泰宁的丹霞地貌与山水相连的地貌特征,其间的峡谷、洞穴数量、密度在全国也是居前的。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有资料显示,三百八十多年前的徐霞客就曾这样描述过泰宁的丹霞地貌。

       “碧水丹山情作画,甘露若兰意醉人。”当我回程的那天夜里,泰宁融媒体中心的记者电话采访我,问及“泰宁此行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景点”。我回答说,“印象都不错,尤其是大金湖。大金湖就像存放在闽西北的一坛陈年佳酿,就是一个天造的调色板,一个天然的艺术家。”

       无论中国画还是西洋画,一个艺术家最讲究的是色彩的调度。放眼望去,大金湖那种用色的技巧可谓无与伦比。其湖水就如一个巨大的碧池,池边四周腰带式的丹体,在碧池的衬托下,那种带有橘红色的色调,让人眼看上去柔而不艳,不抢眼,不张扬,只把暖暖的一条红色丝巾系在腰间。这时我开始自我发问:“三国中的赤壁”与“苏轼笔下的赤壁”,放在大金湖面前,会不会逊色许多?

       往上看,那张由香樟木、紫檀木、酸枝木、黄花梨等千年织成的绿色植被,葱葱荣荣。为了使大金湖这幅立体山水画的色彩更具丰富,在以绿色植被做底色的基础上,一座座形体各异的丹霞岩石,亦如一群名扬海内外的名角登台唱和一般,悉数纷纷登场,让这幅画卷色差拉大,更加灵动鲜活。

       素有“天下第一湖山”美誉的大金湖,婀娜多姿的丹霞地貌与清澈浩渺的湖水,交相辉映。甘露寺,水上一线天,天然摩崖石刻……造就了泰宁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罕见的水上丹霞奇观。

       我痴迷于那片水上丹霞。亦如那位挥墨作画的美少女,单等那位如意郎君上门。我想多年以后,再来会会大金湖这位“美少女”,我心里自是痴情地假扮着那位“如意郎君”……

       当我们的船行至那对鸳鸯崖的正前方时,雨,不失时机地跟着下了下来,雾,像一片仙女的纱巾,也跟着飘然而至,让你看看真正的“雨中情”。

       宣传部长刘娟带着我们上海来的几位作家 ,登上船体的顶层。雨雾中就见那对“鸳鸯”忽隐忽现,窃窃私语,让人亦真亦幻,浮想联翩。刘部长用她带点闽西北口味的普通话,讲解着这对雨雾中“有情人”的传神故事,讲毕,一阵银铃般灿烂的笑声,吹皱了一湖清水,弄醉了一对“鸳鸯”,弄醒了静谧的大金湖。

       回到船舱,我自嘲说,四十年前要是看到大金湖的美色,我就留下来不走了,托大金湖的这对“鸳鸯”说媒,做一名泰宁的上门女婿,把自己给“嫁”了……

 

“甘露”一滴润众生

 

       游甘露寺为什么要经过大金湖,我想到此你会发现,大金湖那种静静的美里,冥冥中就透着一股佛性与仙气。大金湖亦如一潭圣水,悬空于岩崖峭壁上的甘露寺,就好像是从这潭圣水中洗浴后缓缓伸展起来的一朵莲花,抑或是坐在莲花台上的玉佛观音。

        “一柱擎天生兰草,佛衣归念苍生福。”不是诗人的我,却被映入眼帘的甘露寺之气势所震撼,抑或是佛心使然,忽地诗兴闪现,由心而生,自云一句。

        去甘露寺途经一座“净手池”,尽管倒春寒的水冷得有些刺骨,我还是认认真真地浸泡了一会儿,且抽手时没有甩手,尽量将水留在手上,令其自然收干渗进体内,很快感觉双手呈现一种黏稠感。

        我们朝着崖间的圣地,随导游的指引拾级而上。女导游长得一脸喜气,举起手掌,招呼:“大家抬头看,都说独木难支,我们上方甘露寺就是由这样一根独木支撑着的,我们每位客人路过时可以抱一抱许个愿,每人一次只能许一个愿(意为一次许多愿即为贪心,贪心即不灵)。”

        按导游示意,我们一行每个人经由“擎天一柱”时都相继一抱,也应该都有愿许,许的什么愿,当然互不相告。我也一样,把双手尽全力伸展,尽管抱不完一圈,但我觉得我的那颗虔诚之心已经贴紧了这颗擎天柱子,同时我也许了个我或我和我的家人若干年来的最大心愿。

         登上甘露寺佛祖前方的平台上,万山空灵,整个世界竟在肃静中,一种圣洁感通心透体。我求上一炷香站在香案前,伫立,将香举过头顶,九十度鞠躬。此刻任何一个字都是多余的,亦如这座寺无须晨钟暮鼓一样,袅袅香烛与漫寺幽兰,足以净化你的身心,涤荡你的灵魂。

        拜毕转身,亭间一尼师手捧一把类似名片般大小的精致小纸片,让我抽一张把上面的文字念出来(此举应该就是代替过去的竹签了)。我刚一眼扫过纸片的文字,忽地仰头张开了大嘴,竟然惊愕不已!我差一点大声说出来“佛祖真的懂我所愿啊!”

         我痴痴地端着师父赠予的那张法师禅语,向高处的观景亭向上攀沿,走了最少有五丈之远,突然有一女子声音朝我喊:“师兄请留步,送您一本书。”就见那位师父快步登阶朝我追上来。

         我在感动之余,心想,或许真的我与佛有缘,与甘露寺有缘……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拜别“甘露寺”多日后,让我和我家人纠结多年的心事,竟传来佳音。瞬间,我自觉一滴伴着兰香的甘露滴入了我的心口。这时,我双手合十一遍遍默念:“托佛祖之福,我和我的家人永远感念甘露寺!”

        ……

         离“甘露寺”不远处有一“甘露别院”。因为之前的“甘露寺”有了“甘露”一滴慰我心的心向,于是当我走进“甘露别院”时,“甘露”二字就有了一种别有的亲切与神秘感。

         越往纵深走,越发觉得幽静神秘。尤其路旁一丛丛千姿百态品种繁多的兰花,幽幽的,没有半点张扬之气,只有沁人心脾的幽香。我的身心一时进入一种“净化”状态。甘露别院,依山傍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春”。那种万山空灵的静寂,仅能闻到兰花的生长与自己的心跳。

        “幽幽别院舍,禅房花木深。”人在这种境界中,外面世界那种躁动与喧嚣会离得很远。当我们一干人刚从“红尘”之世走进禅房,盘腿而坐,静观着尼师们一招一式的奉茶手势时,整个世界静到似乎只剩下禅房,心向脉动,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一种禅意境界。

        我注意到面前的这些尼师都挺年轻,但都已是剃度之人。即已剃度,又穿佛衣,我想应该是一心向佛了。我又听说,别院中的师父,不论年龄,既是修行之人,又多数为义工。这样就让我更感动了。

         在尼师请茶奉茶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得到了一次净化与升华。那种空灵的禅意感自上而下通体舒心,只恨时间太短,刚刚让身心进入一种境界,忽地起身转看外景山水,感觉一下又被拉回尘世。假定不是二十分钟而是两天两小时,那种灵魂洗涤后的“超凡脱俗”,或许就会在一个人的体内生成。

        我想,即便是短暂的禅意体味,也会像在峰崖云端的清泉中坐浴一回,让自己的凡体肉躯一直尊存着“甘露”所带来的香甜……

 

千里回眸九龙潭

 

       游完上清溪的当天,我发了“朋友圈”。上清溪千奇百怪、千回百转的九张拼图很快收获一片点赞。这时千里之外的一位好友友情提醒:“不要忘了九龙潭哦,到了泰宁不去九龙潭,一大遗憾!”

       无需多言,这说明“九龙潭已经声名远扬了”。

        形容九龙潭可用八个字“光怪陆离,惊心动魄”。九龙潭景区是由无数条山泉溪涧汇聚而成的泉潭,或因中国古人对“九”为阳数属最大,形容最多,最好,最吉祥的龙,因而称为“九龙潭”。

       九龙潭景区位于泰宁北部10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峡谷全长5000余米,潭面长约5公里,最宽处约百米。当我们的皮筏艇行至最窄处不足1米和行至潭深18~20米的水面时,内心带来的自然恐惧感油然而生。之前还有问有答谈笑风生的一船人,几乎全都屏住呼吸,鸦雀无声,只闻到自己的心跳和船体轻轻擦碰岩石以及崖体上纷纷扬扬的露珠洒在我们头顶与身上的声响。加上或蓝或红或幽的灯光与变幻莫测的山体,似乎前方有无数个可能留给我们……

        九龙潭属于典型的青年期丹霞地貌(洞穴和峡谷特别多的丹霞地貌,就叫青年期丹霞地貌)。水上丹霞景观非常集中,是泰宁世界级丹霞地貌的缩影,融合了湖、溪、山、谷、岩、峰、沟的精华,被誉为水上丹霞的精品,丹霞山水微缩的明珠。

         六年前,聪明的泰宁人善借上古资源,对九龙潭夜游项目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植入演绎性、趣味性、动态性的夜游特色元素,打造出了福建省首个“行浸式”水上峡谷夜游景点。在原有自然景区的基础上,以林深水美、奇峰异石等自然风光为背景,巧妙运用现代声光技术,增强景区整体游览性,让老项目形成了新的消费点和游客兴奋点。

        莲花朵朵在潭中盛开;彩蝶双双绕潭飞来;有了深潭活水,青蛇与白蛇姑娘即可在水上劲舞……

        “白天有看头,夜间有玩头。”置身其间,既可以欣赏梦幻一般的灯光秀,还可以静静感受九龙潭夜色的多姿与妩媚。这时,我似乎自问自答地说了声:“这完全可以开办一家影视基地嘛,绝不亚于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刘三姐》!”

         坐在船头的宣传部长刘娟瞬间回答说:“对呀,我们这里就是一个影视基地啊!”语气中,无不流露出一种自豪。

        ……

         回程后,九龙潭自然景观中的风韵之美,虽还依稀可见。但泰宁人的那份“人性化”的温馨之美,一直在我心里驱之不去。

        游九龙潭有两种玩法,一是白日游,看真实的九龙潭;二是夜间游,看惊险梦幻的九龙潭。我们的日程安排是夜游九龙潭。接待方强调说“夜游比日游观感更好”。

         或许是天公有意安排,亦如拍摄影视剧或写剧本,总要多设几个故事情节以强化感染力和可读性。就在我们这天夜游的时候,气温陡降,且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个不停。登船之前夜色中步行穿越森林的那段时间,天公短暂放晴,高高密密的树梢顶端,那片月牙伴着夜莺高高低低的叫声,时不时探出头来露一脸。我一时大有庆幸之感,以为今日夜游会有一个好天气。

         登船那会,三明市文联、泰宁县的宣传文化系统的同志,一齐上来,为我们穿雨衣、救生衣、递雨伞,最后还给每个人递上一只“暖手宝宝”,在空间窘迫的皮筏艇上,让无法自由伸展手脚的我们手忙脚乱不亦乐乎。心想,是不是过于繁琐了。

        当皮筏艇启动,缓缓地向深谷前行,山体的忽高忽低,水的忽深忽浅忽宽忽窄,灯光的忽明忽暗……这时,不知是泉是雨,嘀嗒嘀嗒,不停地往我们身上砸。这种奇观在给我们更多幻觉的同时,也越发让我们的身体飕飕的发冷发紧。

         好在他们发给每个人的“暖手宝宝”像贴身的小女儿一般,偎贴在自己的身上,从双手一直暖到心窝里。以至到上岸时间,那个“暖手宝宝”还给我们浑身带着热度。

         这时,我又想到了“甘露寺”,那股甜甜的黏稠感还在心中回味,夜游九龙潭,又在心头沁入一股温馨。“神”的人性化到人的“温情化”,似乎同一日在泰宁得到很好的体验。

       感谢上海市作协创联室副主任、著名女诗人杨绣丽“沙场春点兵”,让我参加“沪明情•泰宁缘”知名作家看泰宁文学采风创作活动。为我再次续上一段缘,从此,泰宁又会让我情不断,梦难绝……

 

     注:本文发表于2025年7月19日《上海纪实》。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相约爱晚亭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7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7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书虫2025-07-30 11:23:04

    转发浦江思源缪教授的点评:秋生老师笔下的 ‌大金湖‌ 、 ‌甘露寺‌ 和 ‌九龙潭‌ ,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绝美画卷。秋生老师的散文多聚焦自然景观与文化遗迹,擅长在清新活泼的文风中融入对人生、社会的思考。秋生老师散文的风格兼具清新抒情与深刻哲思。好看耐读,必须点赞![合十][玫瑰][玫瑰][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

    举报

  • 张载养2025-07-30 07:46:13

    美在何处,随心而去 在又泰又宁的地方,夏日也清凉,何愁不秋生;380年前的徐霞客到过此地,对难得一见的丹霞地貌,曾作这样的描摹:“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丹霞”之说,应该就是由此而来吧。 此地有个大金湖,被称作印象最深的景点;如一坛陈年佳酿,一块天然调色板;湖边腰带般的丹体,如一条红色丝巾系在腰间;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绘就一幅立体山水画;甘露寺与大金湖作伴,隐隐透着佛性和仙气,像是在圣水中沐浴之后缓缓伸展的莲花;拾级而上,意外发现该寺竟由一根独木支撑;途经一抱,暗许一愿,吉祥附身,阖家遂愿。 再美的地方,也难长留;再好的梦幻,也会醒来;身边也有无数的美好,寻觅到、沉浸中,一样会心花绽放,难以自拔。 为秋生老师的佳作《泰宁采风(二)》点赞!

    举报

  • 书虫2025-07-30 07:39:54

    赞秋生老师佳作 你是一颗星/ 当一颗星与另一颗星/ 擦肩而过时/ 你感觉她分外明/ 你是一处景/ 当一处景与另一处景/ 不期而遇时/ 你被她吸住眼睛/ 你是一座峰/ 当一座峰与另一座峰/ 比邻矗立时/ 总有意外的震惊/ 你是一条溪/ 当一条溪与另一条溪/ 源源相汇时/ 你只见她的水灵

    举报

  • 136517303702025-07-30 07:33:24

    大金湖畔景色美,丹霞奇观令人醉。秋生老师的佳作《泰宁采风》(二)将泰宁地标性的大金湖的美景,原汁原味地奉献给读者,美不胜收!作品集丹霞地貌特色与精到的写作手法,让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为秋生老师的佳作点赞!向秋生老师致敬!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