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城夕阳红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在桂林逛街之一:从西巷到东巷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7月28号 04点 阅读 5265 评论1 点赞2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茸耀(俞富章)

 

这回“二游桂林”,才发现,七年前初到桂林旅游时,除了看桂林的山水之外,竟没有逛过桂林的街。
这次我们在完成“跟团游”之后,留了两天“自由行”。这两天时间安排看什么?有朋友说就逛逛桂林的街吧。朋友的建议很好,桂林是一座建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城市,其历史和人文底蕴都非常深厚,到桂林旅游,除了看甲天下的山水之外,它的街区也是不可错过的。

桂林的街很多,逛哪条街?我们选择先逛桂林东西巷。           

东西巷,位于靖江王城正阳门前,分别又称“正阳东巷”“正阳西巷”。这是桂林明清时代遗留下的唯一的一片历史街巷,是桂林古历史风貌的观景区。
那天上午,我们走进东西巷时,天气正下着雨,我们是在雨中逛街的。           

站在王城正阳门前的广场上,看东西两巷的建筑,白墙黛瓦,尽显明清风格。以正阳门前广场为界,西侧为西巷,东侧为东巷。因为是雨天,又因为是上午,游人并不多,一些店铺还没开门,可以看到出,这东西巷的热闹与繁华应该是在晚间。
         

 

我们先走进西巷。西巷多音乐吧,还未到营业时间,巷子里静悄悄的。巷子深处有一天主堂。大门开着,我们在门口向内张望时,有教会人员微笑着向我们招手,欢迎我们进去坐一会。我们没有辜负教会人员的热情,在教堂内的椅子上安静的坐了一会,就这一会儿,感觉很奇妙,雨天的烦恼一扫而空,心中宁静了许多。
天主教于1901年传入桂林,并在西巷建了圣堂。抗战期间,圣堂被日机炸毁,1946年在西华里9号另建圣堂,1996年6月倒塌。如今人们看到的天主堂是重建的,2001年8月竣工的。           

 

逛过西巷,再进东巷。东巷热闹多了。这条巷子里,不仅有卖衣服的,卖小吃的,卖首饰的,卖茶叶的,卖桂花酒的,卖桂花糕的,还有各种文创店,名人工作室,名人故居等等。据介绍,这东巷是许多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老字号的发祥地。
               

见到一间江西会馆。会馆边上是一条仁寿巷,据说也称“江西街”,曾经是江西商人的集居地。这江西会馆原称建昌会馆,为赣商聚会联谊、扶助同乡、协调事物之地。会馆于抗战时被毁。如今的江西会馆是根据考古发现重建的。
           

一处老建筑为岑氏宫保第旧址。岑氏,为岑毓英,广西西林县人、官至云贵总督。为便于后代子孙读书教育:1873年在东巷购屋置地。病逝后,朝廷授命其弟岑毓宝接任云贵总督。晚清时、其子岑春煊被封为“两广总督”;人称“一门三总督”,是近代中国最显赫的家庭之一。2013年东巷考古,此地发现明代靖江王宗庙遗址,其上叠压岑氏家庙遗址。为供游人观瞻,还特意在东巷岑氏大院后建了一块遗址广场。
     

 

东巷20号是一处老宅,门框之上挂了块“穿青书院”匾额,门边还有块铜牌,上面有“张杰工作室”字样。我们经过此宅时,院内一名年轻工作人员邀请我们进去参观,允许我们拍照,向我们介绍,这座老宅原为阳朔县朗梓村覃姓望族所建,是族人进城经商和子弟读书落脚之处。此宅为目前东巷保护最完好的历史建筑,双开木门、二层砖木结构、花窗和榻扇门较为精美、清水封火砖墙、院内有天井、后院紧贴明城墙、为清代桂林城市传统民居的代表性建筑。
               

我在这里还了解到了一点新知识——穿青。我请教工作人员,这里为何叫“穿青书院”,工作人员告诉我,“穿青书院”因创始人张杰来自我国56个民族以外的未识别民族“穿青人”而得名。‌穿青人人口约67万,享有少数民族政策待遇‌。原来,在我国56个民族之外还存在一些未识别的民族啊!
       

 

东巷内还有一建筑为龙氏故居。因龙朝言、龙朝翊两兄弟和祖父龙献图而闻名。祖父龙献图于乾隆年考中庚子科举人,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三元及第的陈继昌就是其门生。龙氏两兄弟先后入光绪年间翰林院为庶吉士,“兄弟翰林”自此扬名天下。龙家还出了世界上唯一圆寂之后有舍利的女比丘,原名龙六纬,法号“释宽能”,曾任广西桂平西山洗石庵住持。
东巷2号也是一座老宅。此宅建于抗战胜利后,分前后两进,均为三开间,二层砖木结构,二合院格局,四周砌清水封火院墙,院墙东南拐角采用方角转圆角的做法,方便行人车辆通行,既富美感,也体现出人文关怀。传此宅解放前为张姓民国财政厅厅长家眷旧居。             

顺便记一笔,因桂林东西两巷就在靖江王府之前,所以,逛东西巷时很容易看到一座巍巍壮观的古城墙。这座古城墙称靖江王府城墙,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宫城城墙。其南北长555米,东西宽330米,基宽55米,高5.1米,用方整料石砌筑。东西南北辟有“体仁”“遵义”“端礼”“广智”四城门,其中端礼门为三券拱门。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一益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0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0人点赞

本文作者

茸城夕阳红

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