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7月17号 04点 阅读 3568 评论4 点赞2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2025 内蒙之行
宁志超
2025年6月25日至7月6日,我和夫人及她的大学同学们一起,先后到了内蒙古的呼市、乌兰察布和赤峰地区,尽情领略那里的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这已经是我第十次回内蒙古了(其中有三次采风,没回到插队的地方赤峰)。
说来也真是的,已经游历全国34个省市区的我,虽然在内蒙呆了十年,返沪后又多次回访“第二故乡”,却竟然没有到过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所以这次我主要是去看中西部,参加了内蒙知青朋友精心安排的“草原六日游”,第二阶段是到我熟悉的赤峰,陪朋友们玩了几个主要景点。
26日大家乘火车到达集宁区。27日,游览乌盟的辉腾格勒草原的黄花沟景区。
观看大型情景剧《相会敖包》
晚上入住景区不远的“白骏马度假村”草原蒙古包。九对同行的夫妇合影。
晚上,举行了篝火晚会,许多游客一起载歌载舞。一群青年买了许多焰火,尽情地燃放,还请我帮忙拍摄呢。
28日,游览乌兰哈达火山群
29日,游览圣泉景区。观看了杂技和大型马术表演。
晚上到达乌兰察布的集宁区,观看夜景。
30日,参观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宫
7月1日,参观新扩建的内蒙古博物馆
7月2日,我们乘机转到赤峰。下午登门拜访了年近九十的拉老师(我们曾是海拉苏中学的教师和室友)。晚上,我的学生们设宴招待,照例奉献了蒙古族的欢迎仪式。
3日,我们包车北上,沿着“达达线”去往克什克腾旗的阿斯哈图石林景区,这是联合国在我国命名的第四块世界地质公园。
晚上入住白音查干。半夜三点多醒来,见天气变晴,很兴奋地起来想拍星空。可惜才不一会,天就发亮了。
4日,往南返程之前,我们包车“草原深度游”,离开公路,看了一个小时。
这里是白音敖包和沙地云杉林景区。这种天然的云杉林,地球上只有两块,另一块在美国的加州。可惜现在主要的原始云杉树已经被“保护”起来了!
这是翁牛特旗乌丹的蒙古王城(欢乐城)
5日早上,我们在曾主管宗教工作的格日图的安排下,参观了当地重要寺庙樊宗寺,并和主持合影。
离开乌丹,天下起了大雨。到达玉龙沙湖时,在室内躲了个把小时的雨,才乘坐景观车游览。司机还偷懒跳过了两个景点。
雨后的景区人特别少。小朋友兴致勃勃地爬上了巨石上面。
饭后,我们来到阿尔善沙漠旅游区。我的学生特意安排了两辆越野吉普,带着我们都七十多岁的老人体验一下冲沙滋味。
因为刚下过雨,沙地基本湿透了,上下沙包速度都很快,很是刺激!我坐在副驾驶座位,拍得了一组镜头,那些清晰的车辙印,十分漂亮,比前两次好多了。
这是5号傍晚返回赤峰的情景。
就这样,一路匆忙,赶路观景,会友斟酒。这是最近连续三年回内蒙了。珍惜过去,抓住今天,以后我还会在回内蒙古的。
信纸作者:相约爱晚亭
内蒙之行深度游,草原风光看不够!当年戍边汗血流,再踏北疆壮志酬!宁老师的佳作《2025内蒙之行》看点多多好戏连连,浩瀚草原,骏马奔腾,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壮景展现在眼前。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已经是第十次回第二故乡了,依旧满怀深情,这就是当年知青的赤子之情啊!令人动容!作品图文并茂,文采飞扬,是一篇很经典的草原风光实录游记。为宁老师的佳作点赞!向宁老师致敬!
第二故乡 深情牵挂 浓浓乡音、悠悠乡情、绵绵乡愁,这里的乡,首选原生故土,也包含第二故乡。 内蒙,一个曾经下乡插队的地方;在那里度过十个青春年华,俨然已是第二故乡;离开后又去了十回,这份情意可知可感;那位乡情满满的游子,又恰是摄影大家;每回返乡,相机横挎,总觉得美景拍不完;从熟门熟路的广袤草原,情景相融的《相会敖包》,到新辟、改建的博物馆,都是定格、回放的理想对象;虽已鬓发染霜,与年轻人同在的篝火晚会,仍会再现当年的浪漫。 故乡也许很远,仍象风筝那样不会飘散;回乡未必很多,心中那份情意,一直紧系牵挂。 为宁老师图文并茂的佳作《2025内蒙之行》点赞!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