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旅居贵州避暑笔记之一:先礼后兵的迎客之道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7月16号 05点 阅读 4777 评论7 点赞3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旅居贵州避暑笔记之一:先礼后兵的迎客之道

 

繆新亚

 

 

 

       30多位年近八旬的老者,逃离火炉般的上海,乘了十个小时的高铁抵达贵州安顺西车站。

       刚踏出高铁车门,一股带着草木气的清凉就漫铺过来——像突然降落在被晨露浸过的森林,连空气都带着点湿漉漉的甜。明明是盛夏,身上的燥热被一股爽利的风卷走了大半,鼻尖萦绕着说不清的清新,大概是山雾刚散,又混着些田野的清香。

       抬头看时,天是透亮的蓝,云像被洗过似的白,连呼吸立马变得轻快起来,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清凉,将皮肤褶皱里由上海带来的暑气析出,感觉是一阵薄荷般的清凉——这是贵州给我们的第一份温柔见面礼。

 

 

       乘上酒店派来大巴时,还是蓝天白云,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日天边的云霞被夕阳染上了朦胧的血色。 不多时,变幻诡谲的晚霞像是失血一般似的,色彩渐渐消沉,接踵而来的是茫茫夜色。既有诗意般的柔美,也有震撼人心的诡谲。不久天完全黑了。

       汽车在山里盘旋,一场夜雨不请自来,在浓墨般的夜色中,暴雨如千军万马般倾泻而下,每一滴雨水都似铅弹般沉重,砸在车顶与车窗玻璃上,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让人感到不寒而栗,汽车在漆黑的山路上匍匐蛇行,一种原始的恐惧从骨髓深处蔓延开来,让车上的人心始终悬着,驾驶员把速度降了下来。

       蜿蜒的盘山路被雨雾笼罩,能见度极低,车灯只能照亮前方模糊的、高庄馒头般的山岚轮廓。公路的路面在雨中泛着青色的冷光,两侧魔鬼般树影张牙舞爪,不断穿行在一个接一个的山洞之间。

 

 

       车上的老人,原本都是闯荡过三关六码头,经历过大风大雨的人,许多人谈笑风生,但恐惧也是有的:希望大雨快点过去,祈祷平安抵达。有人在不断在念着“阿弥陀佛”。

       天从人愿,汽车拐过隘口,雨势骤弱。山脚下飘浮出几星灯火——那是酒店的灯光,暖黄缥缈,恍如隔世。方才的恐惧一下子变得不真实起来,像被暴雨冲进深涧的落叶。

       打开车门,一股湿润的夜风里混着蜂糖李的清香扑面而来。贵州——这多变的土地,总算在绝望处给这批饱经风霜老人们一颗带着甜味的糖果。

       这也许就是黔地的迎客之道:先赠你一捧沁凉的蜜,再教你尝尝夜雨泡发的黄连,山鬼们躲在漆黑的峰峦后窃笑,看旅人在清凉与恐惧间辗转,这般先礼后兵的迎客之道,倒叫人又爱又惧,永生难忘。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30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30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刚柔2025-07-16 19:52:39

    避暑笔记之一:先礼后兵的迎客之道 繆教授贵州避暑笔记图文并茂,谢谢分享,受益匪浅!

    举报

  • 136517303702025-07-16 08:56:41

    云贵高原雾茫茫,夏日旅居心欢畅。时雨时晴莫惊慌,迎客热情火一样。缪教授的佳作《旅居贵州避暑笔记之一:先礼后兵的迎客之道》忽然让我想起了当年的云贵高原之行!那种“车在云中行,触目又惊心”的感觉奇特无比,真的让人回味无穷历历在目,难以忘怀!老师的作品巧妙地将贵州独特的地理风貌奇观跃然纸上,给人以消暑纳凉的美妙的视觉感官。为缪教授佳作点赞!向缪教授致敬!

    举报

  • 霜木2025-07-16 08:30:50

    八旬翁乘10小时高铁到贵州避暑,凉在贵州,惊在贵州,爱在贵州。多姿的生活,多样的体验,多彩的人生!赞!!

    举报

  • 水晶之夜2025-07-16 08:21:03

    缪教授这篇旅居笔记以极其鲜明的感官对比,勾勒出贵州迎客的独特“仪式”。开篇沁凉如蜜的森林气息是温柔的馈赠,瞬间抚慰了逃离酷暑的旅人;然而紧接着,夜雨中山路盘旋的诡谲与恐惧,则如一道凛冽的“黄连”,考验着人心。这“先礼后兵”的体验,绝非刻意安排,却恰恰是这片多山多雨土地的天然性情——它以最直白的清凉拥抱你,又以最原始的磅礴震撼你,在温柔与威严的交织中,将一份关于敬畏与释然的深刻记忆,烙印在每一位风尘仆仆的抵达者心上,永生难忘。

    举报

  • 书虫2025-07-16 07:03:48

    赞缪老师佳作 从火炉般上海tao离/ 落入晨雾浸润的气息/ 清凉的风徐徐而来/ 黔岭送上的见面礼/ 汽车在山间盘旋着/ 夜雨铅dan般将窗击/ kongjv从骨髓里溢出/ 悬着的心不寒而栗/ 年近耄耋的一群人/ 皆有chuang荡码头的经历/ 谈笑风生里隐藏着/ 在默默祈祷的奥秘/ 拐过隘口终于望见/ 不远处的灯光迷离/ 暖黄色的那种温馨/ 扑进了每个人怀里

    举报

  • 张载养2025-07-16 06:46:43

    换一个视角看世界 大概只有在这个年代,才有这样的奢望,这样的品尝;30多位年近80的老者,在盛夏相约逃离算不上火炉的上海,去到可以避暑的远方;虽有高铁相助,还得10个小时的路程;其实,变化的不只是这些,还有很多、其他;刚刚听完已成绿州的荒漠,又开篇旅居贵州的凉夏。 中国之大,变化之大,国人早已习以为常;长居宝岛的“馆长”,绝非井底之蛙,也会忍不住发出惊叹;贵州是华夏的另一方山川,气候相异,不同景象;“先礼后兵”,真不是故意为难;有点惊艳,玩点心跳,也许更添生活乃至人生的灿烂;避暑只是一两个月的短暂,新奇的见识、美妙的感受会长久相伴。 换一个视角看中国、看世界,会有不一样的观感;将见闻、心得“笔记”,“之一”以后仍不停下,真是值得期待的分享。 为缪教授的游记佳作《先礼后兵的迎客之道》点赞!

    举报

  • 人民卫士2025-07-16 06:12:56

    拜读浦江思源老师博文,构起了我去年夏天贵州之旅回忆,贵州山美水美人更美,贵州非遗人文丰富是实得一游宝地,感谢老师博文图文并茂分享。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