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7月08号 07点 阅读 10746 评论8 点赞2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五十年践初心—— 党员大会上的感悟与坚守 赵妙娟
7月3日,我怀着一位老党员的责任与使命,参加了闵行教育局机关第一党支部的党员大会暨预备党员转正大会。这会议内容充实,既学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又围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集中整治违规吃喝的通知》展开研讨,还迎来了预备党员转正的庄严时刻。会前,党支部书记陆雪梅早早将学习材料发送给每位党员,倡导大家提前自学,这一安排本身便是对《条例》中“精简务实”精神的生动诠释与贯彻。
《条例》宛如一把精准的标尺,为会议活动划定了清晰的边界,对会议活动提出了细致严格要求:不摆花草、不设背景板,严控会议计划,杜绝形式主义的“凑会”“陪会”。这让会议真正回归本质——它不再是冗长空洞的流程,不再是浪费时间与资源的空壳,而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实战平台”。每一次精简的议程、每一场务实的讨论,都在诉说着作风建设的深刻变革。 当我逐字研读这部于2013年发布、2025年修订完善的《条例》时,我仿佛触摸到了党自我革新的坚定决心。它为经费管理、差旅安排、公务接待等关键领域立下铁律,这不仅是规范党政机关行为的“度量衡”,更是刀刃向内、整治作风顽疾的“手术刀”。 回望历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更是我们党一路走来的“传家宝”。革命战争年代,条件艰苦到难以想象,先辈们靠着“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的信念,冲破重重艰难险阻,赢得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一穷二白的困境,党和国家秉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理念,集中力量办大事,逐步构建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历史告诉我们,勤俭节约是党战胜困难、不断前行的关键力量。然而,随着经济发展,个别党员干部却沾染上“讲排场、比阔气”的坏风气,把铺张浪费当作“工作需要”,这不仅违背党的宗旨,还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动摇党的执政根基。《条例》的修订实施,恰似惊雷震响,直击这些作风顽疾,给所有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我常告诫自己和他人,要坚守思维、法律、情感、道德这四条底线,一辈子踏实做事、干净做人。 当会议进入预备党员转正议程,我的内心瞬间被激动填满。老党员们饱含深情的寄语,字字句句都是信仰的传承。我希望,每一位新入党的同志,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后,回首往事时,为自己始终能坚守入党初心、践行党的使命、不忘“一个党员一面旗”而无愧。新党员小杭坚毅的眼神和表态,满是对使命的向往和永葆初心的决心!当我高举右手,带领新老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时,铿锵有力的誓言里,满是激情。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自己入党的瞬间,那时便决心,要用一生践行“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辈子勤恳为人民服务,一辈子做好党的人,让群众看到身边有过得硬的共产党员。五十年后,这份初心早已融入血脉。我深知,“一个党员一面旗”不仅是口号,更是要用行动书写的答卷。
回想起不久前,我把为高中学生宣讲的“解码成长密钥,点亮青春星河”博文分享给朋友,她惊讶地问我:“你在小朋友群里,怎么也像他们一样年轻、朝气、充满活力!你是如何长久保持青春与活力的?”很多人都不理解,我退休18年了,为何还这般有干劲,做着数不清的好事,小小的身体仿佛蕴含无穷能量。当我抚摸着胸前熠熠生辉的党徽,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言,答案便呼之欲出。 1975年,24岁的我在教师岗位上光荣入党,如今已跨入五十年党龄。这五十年,我无愧于心。担任教师班主任时,我深爱每一个学生,为他们的成长倾注全部心血,成为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时,我是孩子们的知心好友,和少先队员们在队旗下欢笑,荣获上海市优秀辅导员称号;在工会主席岗位上,我全心全意为教工服务,获评上海市优秀工会干部;成为党支部书记时,我牢记“一个党员一面旗”,凝聚人心,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被评为上海市普教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校长书记“一肩挑”时,我坚持“教五年想五十年,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优质教育,为每一位学生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办学理念,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退休后,我更以“老骥伏枥”的姿态退岗不褪色,18年来一路奉献,一手牵老,为老年朋友送去关怀与服务;一手牵小,助力下一代成长,还成为老舅妈志愿调解工作的领头人。先后获得最美申城老干部、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荣誉。 很多人问我何时能停下来歇歇,可我心里清楚,共产党员的“退休”,从来不是奉献的终点。只要我还能为党和人民做事,我愿用我的余生,继续用行动诠释:初心,是一辈子的坚守!
|
信纸作者:杨克元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