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7月03号 11点 阅读 11089 评论0 点赞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反腐败的思考
徐宪民
2025年7月3日
昨天下午,宝林一村党总支组织我们参观了宝山区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展览,一个个生动案例,很有说服力。作为最底层的党员干部(支部委员)也接受教育,说明党中央反腐倡廉已落实到基层。
一
我们党高度重视反腐败问题。
历朝历代,腐败问题都存在。国民党下台表面上是被打败,本质上是政权腐败,党、政、军完全背离人民利益,最终被人民抛弃。
共产党之所以赢得拥护,根本原因是为人民谋利益,党的干部为人民掌权,本质上是“人民公仆”。毛泽东时代在特殊环境下整个社会比较清廉,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腐败分子没有藏身之地。一旦暴露,“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执政党要为人民坐天下,必须解决两条:一是社会革命,走正确道路,带领人民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二是自我革命,清正廉洁,防止腐败,保证党不变质,国不变色。
第一条,历经艰难曲折,坚定不移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长期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我们确实走在正确道路上。
第二条,常抓不懈,坚定不移反腐败。中央已经查处500多高级干部,但上上下下腐败问题还是屡见不鲜。
能不能解决腐败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国民党没有解决,垮台了;苏联共产党解决不了,下台了。中国能不能解决好?这正是广大老百姓最担忧的难题。
中国社会可以步入现代化,中国政权能不能永不变色?
二
腐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说是因为有“滋生腐败的土壤”。什么是滋生腐败的土壤?能不能去除土壤?这个深层次问题不得不引发我的思考。
存在决定意识。
“滋生腐败的土壤”其实就是社会环境。一条鱼死了,可能只是这条鱼有问题,一批鱼死了,就要研究是不是水质问题。
我们党一直在反腐败,但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的高级干部还是不断出现,原因何在?根本原因是滋生腐败的土壤还在。
“滋生腐败的土壤”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组织、制度等方方面面,从大的方面看,起码有三条:
共产党长期执政,领导干部手中有权,容易以权谋私;
以发展为中心,搞市场经济,容易“一切向钱看”“权钱交易”;
对外开放,与资本主义世界融为一体,容易受西方各种不良影响。
这就是客观现实。我们的社会确实存在“滋生腐败的土壤”,能不能消除?不能。
凡事都有利弊得失。共产党执政、搞市场经济、对外开放,这三条都对人民有极大好处,为了人民利益,一条也不能取消。不能因为有以权谋私就放弃权力;不能因为有贪污受贿就取消市场经济;不能因为有不良影响就与世界隔绝。长期执政、搞市场经济、对外开放,这三条既为产生腐败提供了社会条件,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不能因为滋生杂草而怪罪土壤,土壤可能生杂草,更可以种庄稼。问题不在土壤而在生长什么,是种庄稼还是生杂草?
不能因为有可能滋生腐败而清除“土壤”。社会环境只有滋生腐败的可能性,并没有腐败的必然性。
为什么在同样的社会环境里,许多手中有权的领导干部“拒腐蚀永不沾”,发自内心地言行一致甘当“人民的勤务员”?这就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不是不敢腐、不能腐,而是根本不想腐。
为什么“出淤泥而不染”?因为泥土中生长的是荷花。
现实社会中到处有细菌、病毒,不能因为怕感染而生活在真空。共产党反腐败,不可能靠创造一个无菌环境,只能靠增强一亿党员的免疫力。
三
社会环境客观存在,怎样才能防止腐败蔓延?
一要改良土质,改善环境。搞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中国市场经济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不能以资本为中心,要纠正违背人民利益“一切向钱看”的种种社会乱象,推进社会文明,减少负面效应。
二要态度坚决,杜绝腐败。共产党为民掌权,腐败分子一经发现就铲草除根,不管地位多高,功劳多大,发现一个就依法惩处一个,绝不手软。党中央的态度是明确的,一贯的。
三要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利用大数据、信息化监督技术对权力制衡,通过政务透明等约束,形成“不能腐,不敢腐”的中国特色社会环境,发现问题,举一反三,及时纠正,绝不允许西方社会腐败现象在中国蔓延。
四要依靠人民,民主监督。宪法明确共和国政权属于人民,人民有权监督政府。人民群众对腐败深恶痛绝,要形成强大社会舆论,让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从上到下,从日常小事抓起,常抓不懈,永远坚持。
五要强化教育,警钟长鸣。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病毒、细菌存在是常态,预防感染,不仅要勤洗手,戴口罩,更要多锻炼,增加营养,增强抵抗力。防微杜渐,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六要选种育苗,把住进口。从娃娃抓起,高度重视培养下一代。从严治党要从入党、提干开始,组织部门要严格把关,选人用人发现问题一票否决,从源头上阻止杂草,比惩处腐败更有效。
七要控制舆论,明辨是非。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社会价值导向要拨乱反正,成功者的标准不是有名有利,而是为人民谋幸福,为社会做出贡献。要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以劳动奉献论英雄,不以权钱名利论高低。
八要依靠自觉,提高觉悟。防止腐败,最根本的是解决党员干部的价值观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践中磨炼,自觉经受时间考验,自我革命,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生一世。
我们的社会,始终存在可能滋生腐败的土壤。“一劳永逸消除腐败”愿望是好的,但想得太简单了。一亿人的大党,腐败不可能彻底铲除,因此必须不断自我革命,反腐败“永远在路上”。
我相信,只要党中央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全党共同努力,在土壤里生长的绝大部分都是庄稼,杂草一定还有,但会逐步减少。随着社会环境逐步改善,从量变到质变,党风、民风,上上下下,整个社会风气一定会根本好转。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