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泰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从赵州桥到柏林禅寺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7月04号 04点 阅读 7763 评论11 点赞4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从赵州桥到柏林禅寺

——石家庄自由行随笔之十一

 

 

    赵州桥和陀罗尼经幢、柏林禅寺是河北省石家庄赵县的主要旅游景点。

    我游览赵州桥景区以后,原路返回至1101路公交车起点站,两站路就可以到达在赵县县城里的柏林禅寺。

    石家庄1101路公交车的服务很到位。从石家庄火车站到赵州桥全程票价六元。游客返程乘车到赵县县城顺路下车,去参观陀罗尼经幢、柏林禅寺这两个景点,只要拿出来时,在车上领取的特制车票,就可以免费乘车。

 

 

 

 

    柏林禅寺的前一站是石塔站。矗立在赵县城内南大街与石塔路十字路口,街心绿地的赵州陀罗尼经幢,始建于北宋景佑五年,即公元1038年。这里原是唐代开元寺旧址,经幢为开元寺的建筑物,后寺废而经幢仍存。因幢体刻有《陀罗尼经》,故称 “陀罗尼经幢”。其全部用青石雕琢叠砌而成,外观造型酷似塔,当地俗称 “石塔”。一般经幢高十米左右,陀罗尼经幢高度为十六点四四米。在我国现存的同类经幢中,赵州陀罗尼经幢是最高大、最精美、最杰出的一座,被誉为“中华之最”。赵州陀罗尼经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01路公交车的下一站名叫柏林寺。

    走近柏林禅寺,映入我眼帘的是庄重的红墙,古朴的黄瓦,门前石狮威严伫立,仿佛在守护一方禅境。山门上有赵朴初题写的“柏林禅寺”匾额。两侧是净慧法师撰写的对联 “寺藏真际千秋塔 门对赵州万里桥”。这对联道尽古寺与赵州桥的渊源,也为古寺蒙上一层历史文化交织的厚重面纱。

    进入柏林禅寺,庭院深深,静谧祥和。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径前行,两侧绿树成荫,古柏参天。据说寺内的古柏数量众多,且树龄久远,柏林禅寺之名或许便源于此。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落,光影交错间,给寺院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氛围。

    行至普光明殿,这是寺院的核心建筑之一。殿宇恢宏,飞檐斗拱,气势不凡。

    寺院中还有一处特别的景观——赵州禅师舍利塔。元天历三年,即公元1330 年,为纪念晚唐高僧从谂禅师而建。这座古塔矗立在寺院一隅。塔身的雕刻细腻精美,历经七百年风雨依旧挺拔,虽有些许风化,却仍可辨昔日精湛工艺。

 

 

 

 

 

 

 

 

 

 

 

 

    从谂禅师驻锡于此四十年,留下“吃茶去”等脍炙人口的公案,这些充满机锋的话语穿越千年,至今仍启悟着无数禅僧与访客。站在塔下,仰望其身姿,仿佛能看到禅师昔日弘法传禅的身影,感受 “赵州门风”历经岁月却依旧鲜活的禅意。

    这里古称观音院。据说有一天,两位僧人不远千里来到观音院,向从谂禅师请教禅的真谛。从谂禅师目光平和,先看向其中一位僧人,轻声问道:“你以前来过这里吗?”僧人恭敬地回答:“从未踏足此地。”从谂禅师微微点头,只说:“吃茶去!”

    接着,禅师将目光转向另一位僧人,重复了这个问题:“你来过观音院吗?” 这位僧人答:“我曾经来过。”出人意料的是,从谂禅师给出了同样的回应:“吃茶去!”

    站在一旁的监院,心中满是疑惑,忍不住问道:“禅师,为何来过的和没来过的,您都让他们去吃茶呢?”

    从谂禅师呼唤了监院的名字,监院本能地应了一声,禅师缓缓说道:“你也吃茶去!”

    这三声“吃茶去”,看似简单随意,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禅机。从谂禅师所说的并非单指观音院,而是参禅了悟的境界。在他眼中,无论是“曾到”还是“未曾到”的僧人,不管是了悟之人还是未悟之人,都在“吃茶去”中被平等对待,这体现出“悟了还同未悟时”的禅境,抛却了分别与执着,尽显诸法平等的智慧。

    此后,“吃茶去”成为禅门中著名的“赵州禅关”,引得无数参禅者深思。这一公案影响深远,使吃茶逐渐演变成参禅悟道的修行法门,进而衍生出独特的禅茶茶道。赵朴初先生曾题诗:“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道尽了茶与禅的妙趣。

    历经岁月变迁,“吃茶去”的典故在柏林禅寺的悠悠钟声里,在袅袅茶香中代代相传。它跨越时空,让后人在品味茶汤的瞬间,感悟当下生命情境,探寻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让这古老的禅意茶香,永远萦绕在人们心间。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45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45人点赞

本文作者

同泰

博客的原意即网络日记。“讲述”要努力做到耐看。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颜力2025-07-05 12:16:07

    赵老师笔触流畅,描述细致,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举报

    同泰 谢谢颜老师的好评和鼓励!问好颜老师! 举报

  • 人民卫士2025-07-05 06:37:30

    小小禅叶水上飘,千帆绿舟涛波浪,夫君深深尝一口,甘露滋润到心田。谢谢分享!

    举报

    同泰 谢谢人民卫士俞老师的美评,问好俞老师! 举报

  • 勤学苦练2025-07-05 06:29:20

    三声“吃茶去……涨知识了。感谢同泰老师的分享!天热高温请多保重!

    举报

    同泰 天气炎热休闲喝茶,谢谢勤学老师的分享和鼓励,多多保重! 举报

  • 月影2025-07-04 22:29:32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一语道尽了虚与实的深刻内涵,空持虚无,只有实品,才真正知其中味。谢谢分享同泰老师精彩博文。

    举报

    同泰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道尽了茶与禅的妙趣,衍生出独特的禅茶茶道。多谢问好月影老师! 举报

  • 郑鼎文2025-07-04 16:36:14

    都吃茶去,真好。

    举报

    同泰 多谢祝福郑老师! 举报

  • 岁月无情2025-07-04 15:39:25

    咱们也“吃茶去”去,能学禅否。

    举报

    同泰 经常听人们说“心诚则灵”,禅是心灵的境界吧。问好岁月老师! 举报

  • 占峰2025-07-04 14:02:35

    禅寺茶壶悬日月,经典图文载千秋。

    举报

    同泰 悬日月,载千秋。谢谢占峰老师精湛的点评!问好占峰老师! 举报

  • 杨克元2025-07-04 09:58:46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举报

    同泰 谢谢老杨老师挈领提纲的留言!这前两句是说:喝透七碗茶能尝尽深层滋味,一壶茶中可品出生活本真乐趣。后两句意为:空谈再多佛理教义,不如实际去喝杯茶 —— 强调实践与当下体验比空谈更重要。“千百偈”指大量的佛经理论、文字知识。问好老杨老师! 举报

  • 容锅2025-07-04 07:47:47

    拜读同泰老师的博文,总想说几句。今天外出前有点时间,说上几句。 这篇随笔写得太有韵味了!从1101路公交车的贴心服务,到陀罗尼经幢的“中华之最”,再到柏林禅寺的红墙黄瓦、古柏禅意,一路读下来像跟着你沉浸式逛了趟赵县…… 尤其爱你对“吃茶去”公案的解读,把禅机里的平等与通透讲得透彻又生动。赵朴初先生的诗一出来,瞬间把茶与禅的妙趣拉满了。感觉你不仅是在记录行程,更是在打捞历史里的文化密码,太有深度了!谢谢你的分享!

    举报

    同泰 容锅老师您的留言点评让我感动!谢谢容锅老师的鼓励和鞭策!问好容锅老师! 举报

  • 杂食/老牛。2025-07-04 06:11:31

    早啊!是的。多谢!多谢。多谢!老哥:多谢也。多谢!吃茶去。是的。在下天天/月月/年年/每时每刻/都是——在吃茶也。多谢!多谢。多谢!祝福您:吃与不吃均在吃/吃来吃去没有痴/痴心不改谁人在/在天在地在某迟也?多谢——祝福您:安度一夏也!

    举报

    同泰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吃茶去,好习惯。多谢祝福老牛哥!———— 举报

  • 白丁2025-07-04 05:12:29

    那您茶吃过冇?

    举报

    同泰 我一辈子没有喝茶的习惯。很长时间里在我的办公桌上连一个杯子都没有。我知道喝茶好,但是至今我做不到,尽管我家里有很好的茶叶,只能放在冰柜里。问好白丁先生!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