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7月04号 05点 阅读 6300 评论7 点赞2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沪剧声声庆华诞
庆祝老干部大学成立40周年
周雪芳|小草
四十年时光流转,老干部大学从满足广大离休干部的学习需求,到逐步面向机关退休的老同志,充分展现了老干部大学对老年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与社会文明发展的同步,作为老干部大学的一名“铁杆”学员,我有着如数家珍般的切身体会。从周一到周五,老干部大学总是热热闹闹的一片生机,走廊处教室里,随处可见前来上课的老同志。他们中有学画画的、有写书法的、还有顺应网络时代学剪影的。除此之外,塑造优雅的形体班、练就天籁之音的声乐班、还有去年四月刚刚组建的老干部“沪剧组”,浓郁的学习氛围活力四射无处不在,老干部大学俨然成了退休干部“继续教育”、“继续学习”的加油站、“充电宝”。
老干部“沪剧组”是一支新组建的兴趣团队,从破土的新芽,到舒展的枝叶、从呱呱坠地的稚嫩到今天的羽翼渐丰,我们始终从“人才、磨合、规划、发展”为抓手开展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虽然每走一步都是那么的不易,但我们始终得到了老干部活动中心以及老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沪剧组”成立初期因知晓率的原因,前来参加的老同志并不多,我向老干部活动中心王主任作了汇报,并和分管“沪剧组”的徐老师反复沟通和琢磨,徐老师也是尽力地在离退休干部中为“沪剧组”挖掘人才。张载养区长是我们“沪剧组”的铁杆粉丝和第一批学员,在得知这些情况后,张区长毅然决然地调整了自己的活动作息,并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一直以“满勤”的记录默默地给予我极大的支持和鼓励。随着“沪剧组”的不断扩容和发展,张区长也被老师们亲切地称为“沪剧组”的“定海神针”。其实默默关心“沪剧组”成长的感人事例很多很多,王局长和包老师在知道暂缺经费的情况下,亲自操琴无私奉献、小东门街道沪剧团团长吴老师用行动友情参与并给与指导、公安的蔡老师是沪剧票友,也是多个沙龙的台柱子,为了支持老干部“沪剧组”,他忍痛割爱坚持参加。最令我感动的是我们的乐队老师,他们担起了既是运动员(伴奏)又是教练员(辅导)的角色,在排练“老干部大学成立40周年文艺汇演”节目陶行知《小月亮》的时候,老师们不厌其烦地对每个节拍、每个细节逐一分解和指导,也就意味着分解一次就得重新伴奏一次,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却在老干部局“沪剧组”成为了经常性的“可能”。“沪剧组”从上到下“一股绳”的精神时常让我感动,也感动着我们组的每一位老师。
从 “摸着石头”到今天的“合力打磨”、从“寥寥无几”到今天的“人丁兴旺”, “沪剧组“在老干部局的关心支持下稳步前行、在时光的淬炼中慢慢成长。沪剧作为上海的地方戏,它以吴侬软语的优美旋律,深受着戏迷老师们的喜爱。老干部局为离退休干部量身定制的“沪剧组”,不仅满足了老同志的文化需求,更是传承和弘扬了沪剧艺术的博大精深。
值此老干部大学成立40周年之际,老干部“沪剧组”正以积极向上的姿态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中。我们走出去、请进来,认真琢磨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每一段唱腔,老师们正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甜美的沪剧旋律,为老干部大学成立40周年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信纸作者:茹歌
吴侬软语唱腔优雅,沪剧小组迎来芳华。德高望重豪情勃发,岁月如歌绽放新芽。小草老师的佳作《沪剧声声庆华诞,庆祝老干部大学成立40周年》用沪剧小组美满的唱腔,迎来了老干部大学40周年诞辰。从当初人选筹备,小试牛刀,直至现在誉满全区,成绩斐然。这篇文章就是一篇很好的老干部大学毕业论文!为小草老师佳作点赞!向小草老师致敬!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