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一良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铭记历史使命 捍卫国土尊严——胡国征老师为基干民兵授课纪实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5年06月29号 04点 阅读 10153 评论0 点赞2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2025年6月25日上午,松江武装部培训基地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40余名身着迷彩服的基干民兵端坐整齐,目光如炬地注视着讲台上的胡国征老师。这位曾在边境线上用热血书写忠诚的退伍军人,今天带来的授课主题是"中印边界非公开性战役"。在这个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时刻,一场关于捍卫国土尊严的精神洗礼正式拉开帷幕。

胡老师以沉稳的语调开启了这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他首先将时间指针拨回上世纪初,用详实的史料揭开了"麦克马洪线"的荒诞面纱。那张在谈判桌上被英国殖民者用铅笔随意勾画的线条,如同悬在中印边界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他痛心疾首地指出,印度方面罔顾历史事实,将殖民者的野心包装成所谓"合法主张",屡屡越过双方实控线,在班公湖、加勒万河谷等地挑起冲突。当大屏幕上呈现出1987年桑多洛河谷事件的卫星影像时,在场民兵们的呼吸都变得凝重——那场被冠以"演习"之名的战役,实则是印度越界蚕食中国领土的又一次挑衅。

"我们不是演习,我们是在用生命丈量国土的边界!"胡老师的话语骤然激昂。他结合自身亲历的桑多洛河谷行动,为民兵们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在海拔5000米的雪山之巅,先遣分队背负着侦查设备,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徒步行军。氧气稀薄到每呼吸一次都像吞下刀锋,积雪下的冰裂缝随时可能吞噬生命。当队伍穿越被地雷与铁丝网封锁的"死亡线"时,胡老师的声音颤抖着:"每走一步,都可能成为最后的遗言,但我们没有一个人后退。"最终,他们成功抵近敌阵获取甲A级情报,这份用生命换来的情报不仅让上级掌握了谈判主动权,更让全体参战官兵荣获国务院通令嘉奖。

会议室的气氛在胡老师播放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视频时达到高潮。屏幕中,面对数倍于己的印军,中国官兵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祁发宝团长张开双臂阻拦来犯之敌的身影,陈红军、陈祥榕等烈士"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让在场民兵眼眶湿润。胡老师沉痛地说:"那些倒下的战友,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国土寸土不让。他们的鲜血,浇灌出了今天边境的安宁。"

授课接近尾声时,胡老师将话题转向民兵的责任与使命。他举起自己佩戴的军功章,光芒在勋章上流转:"民兵不是旁观者,而是人民战争的基石。在信息化战争的今天,你们要像当年的铁道游击队一样,成为守护家乡的铜墙铁壁。"他的目光扫过会场,仿佛要将信仰的火种植入每个人的灵魂:"当战鼓再次擂响,你们能否像先辈那样,跨过雪山与死亡线?能否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祖国的界碑之上?"

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老兵团朱渭民团长走上讲台。这位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老兵动情地说:"胡老师的授课不是历史的回顾,而是战场的动员令。看到新一代民兵眼中的斗志,我坚信我们的国土必将永固!"赵卫东老师则从国防教育的角度高度评价此次活动:"这种用真实经历点燃爱国情怀的宣讲,正是新时代民兵精神锻造的熔炉。"

当授课结束,民兵们整齐列队向胡老师敬礼。窗外的阳光洒在他们坚毅的面庞上,仿佛能看到无数个"桑多洛河谷"中挺立的英雄身影。这场授课不仅让历史与现实的硝烟在会场激荡,更在每位民兵心中种下了保家卫国的种子。在强国强军的征途上,这支由普通百姓铸就的钢铁长城,必将与人民军队并肩而立,为人民的幸福与安宁筑起不朽的丰碑。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司一良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5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5人点赞

本文作者

司一良

健康长乐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博主关闭了此篇讲述留言功能。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