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6月13号 11点 阅读 8502 评论0 点赞2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5月16号下午近一点半,我们到达沙丘。车停在公路上,海上石油开采平台离得很近。一条“沙路”通向沙丘,有段距离,有的团友就留在公路上,眺望沙丘;有的走到沙丘前,拍照留念,到此一游。
记得写过《撒哈拉的故事》的三毛曾说过:“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啊!”其实旅游何尝不如此呢。既然出来了,又跑了这么远,漏掉个地方总是遗憾,“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啊!”所以,出游的项目,我尽量参加。游程的路要走到头,山要爬到顶。不过近年来,接受亲友和大夫的建议,悠着点,不逞强,毕竟八十多岁了。
区先生带头走在前面,早早上了山。刘导为他拍了张照片,沙成山,人如蚁,“1”字形和“之”字形足迹交叉向山顶延伸,有意境,很美。
我和朱老师随其后,而邹女士后来居上,很快超过我们两人。
在鸣沙山,铺有“木挂梯”,还好些。而这里就是踩在沙里,沙子很快盖住脚印,留下个沙窝。所以,不能称为脚印,只能是足迹。走一步,退半步,每一步都是艰难的。
朱老师也超过了我,前面的足迹是我的榜样,鼓舞着我奋力向上、向上、再向上。
从山根算起,我15分钟登顶。沙丘不高,但在广袤无垠的沙漠,视野开阔。举目四望,蓝天白云,浩瀚海洋,辽阔大漠,苍劲而宏伟!
沙山没有石山那样峻峭雄伟,可是更加俊俏柔美。在午后的阳光下,沙峰起伏,金光灿灿,跌宕有致。山脊上那条漂亮的弧形,旖旎委婉,妙趣横生。在阳光的映射下,两侧明暗分明,突显出一种粗旷的线条美。
金色沙丘的纹理,似条纹,似波浪,和蓝色大海的波浪,遥相呼应,都是风的杰作。
在纳米布沙漠与大西洋交汇之地,展现了沙海交融的自然奇观,令我印象深刻。
当时不熟悉,我们四位登顶团友没有张合影,颇为遗憾。
我们在沙丘停留的半小时左右,便去鲸湾港附近的泻湖观赏火烈鸟,这是南部非洲最重要的湿地。可惜前几天火烈鸟都飞走,无缘得见。
岸边的建筑很漂亮。而且能看到停泊在码头的邮轮。
不到4点,我们便回到船上。
大约6点半,我在鲸湾港领略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充满魅力的意境。度过首站登陆的美好一天。
信纸作者:尔东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