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5年05月07号 06点 阅读 11342 评论2 点赞1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值得欣慰的四个数字
谷 梁
对我来说,2025年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说有特殊意义,是因为这一年出现了我人生中四个难忘的数字,具体为:
2025年是我光荣退休20年
2025年是我从部队转业到家乡浦东40年
2025年是我光荣入党60年
2025年还让我成了80岁长者,正在享受快乐的人生
如此巧合的20、40、60、80,这么整齐的一组吉祥数字,书写了我的人生足迹,让人无比欣慰,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我清楚地记得2005年退休时的情景,那一幕难以忘怀的往事,历历如在眼前。都说退休后的时间可以自我支配,可以随时到国内外走走,享受不一样的人生。不过退休时的一件事,影响了我的退休规划,也让我从中获得了更多的快乐。那就是努力多年的《百年浦东同乡会》一书公开出版了。当史书面世后,不仅得到学术界老师的广泛好评,还被上海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评为优秀成果。更想不到的是,生活在台湾的浦东老乡亲奔走相告,争相传阅,成为传承乡音乡情、聊慰乡思的藏品。
《百年浦东同乡会》一书
《百年浦东同乡会》一书的成功,让我真正感受到浦东文史研究的价值,也让我看到退休后最大的人生乐趣,是仍然钟情于热爱的文史事业。但要搞文史研究,必须要有一个团队。经多方努力,2006年开创性地组建了上海地区第一个区级文史学术团体——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史学会。
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史学会成立
紧接着,学会依靠团队的优势,开始“认认真真做文章,扎扎实实办实事”,为浦东的文史研究作贡献。让人兴奋的是,志同道合的学会同仁,相互间以诚相待,犹如兄弟姐妹,在温馨热情的环境中,一起外出调研考察,一起深入研究探讨,共同提笔写作。当一篇篇文章刊登在报刊杂志,一部部作品走进上海书展,浦东土地上的珍贵史料应用于实践,服务于社会,文史学会在社会上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学会的朋友也共同享受到了辛勤付出后的人生快乐。
为撰写《辛亥革命中的浦东人》到革命首发地武汉实地考察
参观“赤脚医生史料馆”时合影
建党百年编辑的《百年浦东的红色记忆》
一晃20年过去了,对我来说,这20年是不平凡的人生岁月。能在亲历中感受到浦东文史研究的价值,即使来回奔波,十分辛苦,也无怨无悔,内心充满愉悦。文史研究中最值得珍惜的,是结识了一群对文史事业有共同语言的朋友,相互间的诚挚友谊,亦是一种缘分。可惜的是,曾为文史学会作出重要贡献的黄玉昌、陈伟忠、金全国等好友早早地离开了,朋友们都很怀念他们。好在后继有人,年轻的会长,有志于浦东文史的新鲜血液,展现出新时代一个有活力、有作为的团队。
而2025年的4月18日,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的这一天,我又接到了一份光荣,成为浦东新区关工委创建的“浦东记忆”五老工作室的一员。在一个新的平台。每星期推出一篇文章,为传承浦东的历史文化、红色记忆,为介绍浦东的开发开放尽心尽力。
“浦东记忆”五老工作室筹备会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